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新石器时代晚期,发祥于北方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和发祥于南方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等,共同构成了原始社会晚期中国玉器制造的高潮。 处于奴隶制社会初期及鼎盛期的夏及商朝,由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青铜制工具的使用,形成了中国文明史上玉器制造的又一高潮。夏商玉器,就玉材的选择而言,略有不同,而形制、纹饰、砣玉方法等则大同小异,本文将这两个朝代一并讨论。 夏商玉器的材质 夏商玉器的选料,除包括新石器诸文化已见...
宋代玉器的鉴定是古玉器鉴定的难题之一。很多风格相似的旧玉器,在今天我们仍然难以准确断定它是唐代的、宋代的,还是地名代的,甚至明初的。但是笔者认为这没什么关系,我们可以暂且仍然按照老方法将其笼统地称为宋玉。而重要的是一定要将宋玉与明朝中晚期以后制作的玉器区分开来。因为宋玉是十分珍贵的,宋玉鲜明的时代风格既是它的价值所在,也是鉴定宋玉的主要依据。 玉器一经制成即被珍藏,但说到古玉的鉴赏研究,在过去则...
中国玉器源远流长,民族特色鲜明,在长达七八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连绵不断,相沿不衰,这在中外古代雕塑艺术史中是独树一帜的。 殷墟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上承夏及商代早期玉器的优良传统,下启西周玉器的先河,经200多年的生产实践,提高了设计水平和雕琢技术,创作了很多精美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殷墟是商代后期盘庚至帝辛八代十二王的王都遗址,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部,横跨洹河南北两岸,...
30日上午,国家文物局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组长、秦汉考古专家信立祥公布:“在主椁室现场清理,存在极大的隐患和不安全因素。为确保文物万无一失,我们决定整体套箱提取,进入实验室清理。” 早晨8时过后,记者来到墎墩山上的海昏侯墓考古工地,工作人员已经进场。公安和武警的力量比往日增强,公安人员至少多了一倍。9时许,专家入场,随即进入主墓内,在主棺旁开会讨论接下来的操作方案。 经过现场勘查和三次激烈的讨论...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公布,天门石家河遗址近日出土250余件距今4300年的精美玉器,代表了史前中国玉器加工工艺的最高峰,激发了学界对于石家河文化的新思考。 石家河遗址群占地面积达8平方公里,是目前国内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史前聚落群。石家河文化的玉器代表了江汉平原史前玉雕的最高水平。 据了解,这一大规模的遗址群于1955年起先后进行过10余次系统考古挖掘。本次考古挖掘的核心是谭家岭遗址,于201...
《北京市朝阳区地名志》记载,北石家村,曾用名北石家坟村。因村落内原有清代福州将军石文炳墓,为与其父定南将军华善墓所在地南石家坟相对应,故名。 已故学者冯其利所著《京郊清墓探寻》中记载,石文炳墓没起墙圈,树也不多,看坟户也姓石。选择墓穴时,风水先生一句“凤凰不落无宝之地”的原则,找凤凰落脚之地,正赶上两只喜鹊吵架,墓址就这样选定了。石文炳墓园破坏较早,久已无存。 当地村民证实,被挖开的位置,正是...
24日,中华玉文化中心第五届年会暨第七届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杭举办,来自故宫博物院等文物部门的近50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良渚玉器玉文化”等进行探讨,助推良渚文化的传播及良渚遗址的申遗工作。 同位于长江流域的湖北,也是中国玉器的重要出土区域之一。湖北省博物馆给良渚带来了一件特别的“礼物”:“玉魂国魄——湖北枣阳九连墩楚墓玉器特展”24日在良渚博物院开展,展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1...
日前在湖北天门召开的纪念石家河遗址考古60年学术研讨会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公布,该遗址近日出土250余件距今4000多年的精美玉器,代表了史前中国玉器加工工艺的最高峰,激发了学界对于石家河文化的新思考。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面积最大、等级最高、延续时间最长的史前聚落遗址。从距今6500年开始有人类在此生活居住,至距今4300年左右达到最鼎盛时期。整个遗址群占地面积达8平方公里,是...
日前在湖北天门召开的纪念石家河遗址考古60年学术研讨会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公布,该遗址近日出土250余件精美玉器,代表了史前中国玉器加工工艺的最高峰,激发了学界对于石家河文化的新思考。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面积最大、等级最高、延续时间最长的史前聚落遗址。从距今6500年开始有人类在此生活居住,至距今4300年左右达到最鼎盛时期。整个遗址群占地面积达8平方公里,是目前中国发现的规模...
出土连体双人头像玉玦。 沉寂20余年的天门石家河遗址考古,有了重大新发现!昨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纪念石家河遗址考古60年学术研讨会上正式对外披露,该遗址近日出土240余件距今4000多年的精美玉器,专家认为代表当时中国乃至东亚琢玉技艺最高水平,并且改写对中国玉文化的认识。 石家河遗址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迄今发现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重...
体双人头像玉玦。(视界网 余乐 摄) 沉寂20余年的天门石家河遗址考古,有了重大新发现!昨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纪念石家河遗址考古60年学术研讨会上正式对外披露,该遗址近日出土240余件距今4000多年的精美玉器,专家认为代表当时中国乃至东亚琢玉技艺最高水平,并且改写对中国玉文化的认识。 石家河遗址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迄今发现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被评为“中国20世纪...
12月20日,考古人员们开启了南昌西汉大墓主棺的第一层棺板,在其中发现了马蹄金和玉器。备受关注的南昌西汉大墓15日进入主棺清理阶段,在进行了几天的主棺椁板的拆卸工作后,目前已进入到棺柩核心部分的清理工作。据专家介绍,经过目前分析,这个棺至少是两重棺。郭晶 摄 考古人员在其中发现了马蹄金。郭晶 摄 12月20日,考古人员开启了南昌西汉大墓主棺的第一层棺板,在其中发现了马蹄金和玉器。郭晶 ...
刚出土的连体双人头像玉玦 沉寂20余年的天门石家河遗址考古,有了重大新发现!昨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纪念石家河遗址考古60年学术研讨会上正式对外披露,该遗址近日出土240余件距今4000多年的精美玉器,专家认为代表当时中国乃至东亚琢玉技艺最高水平,并且改写对中国玉文化的认识。 石家河遗址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迄今发现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