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此件玉雕瑞兽,宽7厘米,青白色玉质,沁斑间饰其中,古朴盎然。圆雕天禄瑞兽,身姿作伏地低吼状,突鼻、方口、剑眉,鼻上翘,口稍张,露出獠牙,下颌长须垂下;前爪趴卧,后爪微立,四爪遒劲有力。背部弓起,尾巴卷耷,前腿肩上带有两小飞翼,独角修长,延伸背后,点缀沁色,增添一抹神秘威严。在嘉德香港2015秋季拍卖会中,该器以38.8万元人民币成交。
【摘要】两汉时期,社会厚葬之风兴盛。人们除了以陶罐、陶井随葬之外,还创造出一种陶制的建筑明器——“陶仓楼”来随葬。从河南出土的汉代陶仓楼中我们还发现了许多装饰艺术,如彩绘、雕塑等。有些陶仓楼的墙体上,常常绘有色彩鲜艳的壁画,直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及人们的生活状态。 【关键词】陶仓楼;彩绘;斗鸡图 【来源】《美与时代(上)》2015年10期
记者21日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所已完成对位于辽宁省阜新市高林台城址的发掘和科考工作,出土300余件文物。 辽东长城沿线发现十三座边关,作为长城的一部分,关城除了防御设兵屯守外,还在其附近设有堡城。 据考古专家介绍,长城高林台城址共发掘三个区域,历时近一年,发现房址2座、灰沟4条、灰坑63座、土墙1道、石圈1座。出土陶器、建筑构件、铁器、铜器、石器等300余件不同时期历史文物。 通过...
《九成宫醴泉铭》局部 《梦奠帖》局部 一千多年前,唐代的楷书正式代替汉代的隶书而成为书写汉字新的典范。时至今日,人们练习书法最普遍的入门手段就是楷书了。 唐代是楷书最为繁荣鼎盛的时期,书法史上常习惯说“唐人尚法”。“法”这一个字或许可以理解为“法度”、“结构”、“间架”,也可以理解为“基本功”的严格,而对此最好的例证就是欧阳询。 活跃于唐初的欧阳询应算是建立楷书典范最早的人物之一,他的...
古人在地下挖掘通道,大多用于战争,但也有一些通道具体用于什么,在历史上仍然是个谜。 汉代未央宫面积达5平方公里,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宫,比现今保存完好的清代紫禁城面积还要大。在对汉长安城进行考古挖掘时,考古学家最先在皇后居住的未央宫椒房殿发现了地下通道。最初这并没有引起考古学家的注意,以为可能是通往地下储藏室的甬道。随着对未央宫椒房殿挖掘的深入,通过飞机航拍,考古学家惊奇地发现,数条地下通...
日前,记者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日前在和林格尔盛乐古城南城和北城处首次发现了58座汉代时期的瓮棺葬,扩大了瓮棺葬的分布范围。 盛乐古城遗址分为西城、南城、中城、北城四大部分。从目前对盛乐古城遗址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盛乐古城周边墓葬及出土的器物自春秋晚期至辽金元,没有缺环,且自成序列,与盛乐古城的历史沿革相一致。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强说,考古人员在南城的考古发掘中,首次...
瓮棺葬是中国古代墓葬形式之一,以瓮、盆为葬具,一般用2件或3件较大的陶器扣合在一起。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在位于和林格尔县的盛乐古城发现58座汉代瓮棺葬,为了解中国古代儿童墓葬制度提供新实物资料。 瓮棺葬是中国古代墓葬形式之一,以瓮、盆为葬具,常用来埋葬幼儿和少年,一般用2件或3件较大的陶器扣合在一起,多数埋在居住区内房屋附近或室内地面下。 考古人员在盛乐古城南城的...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1月8日专电(记者勿日汗)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在位于和林格尔县的盛乐古城发现58座汉代瓮棺葬,为了解中国古代儿童墓葬制度提供新实物资料。 瓮棺葬是中国古代墓葬形式之一,以瓮、盆为葬具,常用来埋葬幼儿和少年,一般用2件或3件较大的陶器扣合在一起,多数埋在居住区内房屋附近或室内地面下。 盛乐古城遗址面积约4平方公里,墙体保存基本完好,是中国规模较大、沿用历...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7日对外披露,日前在和林格尔盛乐古城南城和北城处首次发现了58座汉代时期的瓮棺葬。 闻名于世的盛乐古城遗址分为西城、南城、中城、北城四大部分。根据目前对盛乐古城遗址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盛乐古城周边墓葬及出土的器物为春秋晚期至辽金元时期,基本没有缺环,且自成序列,与盛乐古城的历史沿革相一致。 考古人员此次挖掘的地点是位于和林格尔盛乐古城的南城和北城。 据内蒙古文物考古...
铜押印 铜押印 古人遇到交易买卖、借贷典当、公堂作证或担任中保,当事人都要在文书上签字,表示同意担责,文书才具有法律效力,称之为“押”。然而,古代的民众受教育程度又很低,不识字的人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可是他们对契约及信用担保又有着同样的需求,很多时候都必须押字代名,于是就有了可作为签字凭证的押印。 最早使用押印的是汉代官员,他们审批完公文后,于末尾加盖押印表示同意,因简化了工作程序,很快...
日前,由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和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秦汉考古视野下的汉代海昏侯墓地考古及其意义”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南昌召开。 来自全国各考古文博机构的学者、新闻媒体记者等 80 余人参会。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信立祥宣读了 《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关于增补副主任、委员的决议》。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领队杨军分别对海昏侯墓地考古工作进行了总体介绍和详...
由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河南封丘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相思文化起源考古发现暨河南封丘“相思之乡”规划发展新闻发布会12月24日在北京举行。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主任姜生发布了“中国相思文化起源汉墓考古研究成果”。 相传在战国时期,宋康王驱车出游,在黄池(今河南封丘)遇到中书舍人韩凭之妻息氏。他慕息氏之美貌,遂命人筑青陵台以望之。后来,宋康王掳息氏至青陵台上,软硬兼施逼她就范。息氏...
图一 日光连弧铭带镜 图二 四乳四虺镜 图三 博局镜 图四 盘龙镜 铜镜,又称铜鉴。古人常以鉴盛水以照容。铜器发明以后,铜水盆扁平化而成鉴,青铜镜由此而生。铜镜铸造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所承载的人文内涵,成为历史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铜镜的发展,从齐家文化开始历经了战国、两汉、唐代三个最重要的发展时期。每一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合江古称符县,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置县,距今已有二千多年。迄今为止,合江共发现了近100多座汉代墓葬,其葬具有石棺、陶棺、木棺、石函四种。合江县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自2005年正式成立,收藏各种珍贵文物4000余件,其中收藏石棺34具,陶棺碎片5具。约占全国出土汉棺的四分之一。 陶棺在合江镇魏家祠村密溪沟(M4、M6、)、桥凼村(现四转盘M1)、白米乡碾子旁村崖墓(M1)等墓地均有出土,...
因发现古代聚落遗址,贵州赤水河谷旅游公路项目4标段的“转盘”工程停工近10个月之久,最近重新动工。其间,针对考古发掘进程,两次更改设计为遗址让路。 今年1月25日,中建四局承包的154公里赤水河谷旅游公路项目开工。由四局三公司路桥分公司负责施工的4标段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河滨大道开发区”路段,要将旅游公路与S303省道相连接,要在一个名为黄金湾的地方修建至大桥的道路及回头“转盘”。施工过程中,2...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