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汇集有丝绸之路沿线13个省区市43家博物馆的600余件精品馆藏文物9月10日亮相甘肃敦煌,这是内地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文物艺术品首次“相约”集中展出。未来近一个月展期内,世界各地的观众将欣赏到难得一见的丝绸之路上各具地域特色的古老文化盛宴。 主题为“丝绸之路对话与交流”的此次展览,为本月20日开幕的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重要组成部分。在大约1650平方米的展厅内,陈列的309件组...
由“丝绸之路(新疆)国际文化传播发展中心”主办、国广东方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参与组织的“2016丝绸之路——昆仑·河源道综合科考”9月1日在新疆喀什启动。本次科考活动为期10天,旨在对昆仑以及与昆仑有密切关联的河源文化等进行更科学的梳理分析,这也是迄今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次多学科综合田野科考。 近日,综合科考队在塔什库尔干一处2500年前的拜火教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参加科考的大咖们纷纷表示,...
2016年9月9日,参加2016丝绸之路·昆仑河源道综合科考的专家学者、新闻媒体工作人员等结束了历时九天的田野考察,从喀什返回乌鲁木齐。 2016丝绸之路·昆仑河源道综合科考于2016年9月1日至9日在帕米尔高原展开。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中科院新疆分院、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的近二十位一流学者参与,这是建国以来中国学术界对古丝绸之路昆仑河...
为探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的新模式,加强丝路沿线国家博物馆之间在文物资源整合、展览活动策划、科研项目协作、社会教育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务实合作。9月7日下午,首届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大会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物馆隆重召开。来自丝绸之路沿线14个国家、19个省市的59家博物馆(国内41家,国外18家)馆长,文博系统各级领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华文化促进会、丝绸之路国际总商...
由“丝绸之路(新疆)国际文化传播发展中心”主办、国广东方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参与组织的“2016丝绸之路——昆仑•河源道综合科考”9月1日在新疆喀什启动。本次科考活动为期10天,旨在对昆仑以及与昆仑有密切关联的河源文化等进行更科学的梳理分析,这也是迄今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次多学科综合田野科考。 近日,综合科考队在塔什库尔干一处2500年前的拜火教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参加科考的大咖们纷纷表示,...
“十二五”以来,在“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以及大数据、云计算、数字技术、虚拟展示等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文化遗产保护科技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文化遗产保护创新领域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孕育着新的突破。湖北省文物局积极发挥科技创新在弘扬传承荆楚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物强省战略中不可替代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随着“2016丝绸之路——昆仑·河源道综合科考”活动的启动,一些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科考专家对此次活动表示了极大关注。 埃及开罗大学考古系前主任阿拉·沙欣认为,中国拥有灿烂的文明历史,可以说古代世界文明都与中国文明有着各式各样的渊源。本次大型科考活动,将通过回望历史,加强不同国家和文明之间的了解和交流,促进务实合作的开展:“我觉得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这是一次再现历史的有益尝试。中国古代文...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唐陆龟蒙《秘色越器》诗中始见“越窑”之名,但越窑是我国古代历史最悠久、影响最为广泛的瓷窑体系,不仅是汉六朝中国南北瓷业之翘楚,亦为唐代六大名窑之魁首。越窑是对浙江东北部宁绍一带宋以前瓷窑的统称。 根据考古调查,上林湖东汉、三国时期的瓷窑址有11处,这表明自东汉时期起,遗址区域内的居民已经开始从事青瓷烧造。唐代上林湖越窑进...
由甘肃省博物馆主办,联合山东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福建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海南省博物馆以及这七个省区的40余家博物馆的海上丝绸之路精品文物,于8月31日在省博西一楼展厅展开“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精品展七省联展”。这是甘肃省博物馆继《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展》、《朔方翔鹰——草原丝绸之路文物珍宝展展》、《碧海遗珍——华光礁一号沉船特展》、《茶马古道——八省区文物...
2016年7月11日至7月21日,为了挖掘山西古陶瓷之美,中国文物网和老窑瓷博物馆与大栅栏琉璃厂非遗服务中心联合承担国家发改委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部级课题,对山西省古窑址进行了为期11天的调研工作。 山西省版图 从2016年7月11日调研工作正式启动以来,调研组先后走访了山西境内6处古窑址——八义窑、平定窑、怀仁窑、榆次窑、介休窑、交城窑。行走足迹贯穿山西省全境。调...
作为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重要展出部分之一的《丝绸之路对话与交流——十三省市区馆藏文物精品展》,经过甘肃省博物馆的筹划和努力,目前已经布展完毕,进入预展览阶段。该展览汇集了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精品文物299件(组),共计600余件。 作为文博会的参与单位之一,甘肃省博物馆自2015年11月以来,就开始了文博会的相关筹备工作。先后与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兄弟单位协商洽...
记者今天从甘肃省博物馆获悉,又有两大精品展览亮相该馆。其中,2016年8月31日至11月15日,甘肃省博物馆引进山东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福建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海南省博物馆主办并联合七省区的40余家博物馆的“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精品展七省联展”。 2016年8月30日-11月25日由甘肃省博物馆和北京民族文化宫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锦绣风华—中国穆斯林...
今年7月,一部凝聚十年心血的考古报告《越南义立冯原文化遗存发掘报告》正式出版。始于2006年,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在越南进行的田野考古发掘,可谓国内考古机构第一次在国外独立完成的田野考古,具有中国考古走出去的破冰意义。 从上到下依次为出土的陶釜、玉器、陶豆、玉器。资料图片 20世纪80年代,一批关注东南亚考古的中国学者就已经注意到...
大月氏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都极为重要,它和匈奴发迹、汉通西域、佛教东传有着密切联系。 据记载,公元前5世纪至前2世纪初,月氏人游牧于河西走廊西部张掖至敦煌一带。公元前177年至前176年间,匈奴冒顿单于遣右贤王大败月氏。公元前174年,匈奴老上单于又大败月氏。月氏大多数部众遂西迁至伊犁河流域及伊塞克湖附近。 月氏在河西走廊留下小部分残众与祁连山间的羌族混合,号称小月氏,而西迁之月...
昨日,为期一月的“西域遗珍——丝绸之路古国钱币展”在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开幕。 展览展出了156枚古丝绸之路上不同国家的货币,这些古钱币分别来自古罗马帝国、西突厥、古印度、伊斯兰诸王朝、蒙古可汗国等。其中,有多种钱币非常罕见,存世只有几枚,有的钱币上出现了二至三种文字,表明古丝绸之路各国贸易往来频繁。这些古货币如今成了记录古国文明的最好物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