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烧造白瓷,质地洁白细腻,造型规整纤巧而驰名。定窑的瓷器烧造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宋金时期发展达到鼎盛,元代以后逐渐衰落,至明代宣德年间终至落幕。定窑白瓷的驰名始于北宋,而定窑白瓷的烧造则始于唐代。定窑在宋代以白瓷为主,也烧制酱、红、黑等其他名贵品种,如黑瓷(黑定)、紫釉(紫定)、绿釉(绿定)、红釉(红定)等,这些彩釉品种都是在白瓷胎上罩上一层高温色釉而烧成。元朝刘祁的《...
定窑白釉双系罐 定窑白釉双系罐底部 定窑白釉双系罐,五代,高13.5cm,口径8.3cm,足径11cm。 罐口外撇,短颈,溜肩,直腹,浅圈足。器里外施白釉,圈足无釉。颈下凸起弦纹一道,肩部刻划弦纹二道,两侧各塑贴一兽面衔环耳。 此罐釉色洁白纯正,造型虽小,但端庄气派,双耳设计尤为精巧,犀利的刀工将青面獠牙的瑞兽刻画得极为生动。显示出皇家用瓷风度,是五代定窑白瓷中的精品。 五代定窑的烧...
定窑白釉“官”字款碗 定窑白釉“官”字款碗底部 定窑白釉“官”字款碗,五代,高6.6cm,口径17cm,足径6cm。 碗敞口,斜壁,圈足。胎体轻薄。碗里外及圈足内均施白釉,釉色纯正。足中心刻划“官”字。 此碗是五代时期河北曲阳定窑产品,属同一时代白釉瓷器中的精品。 据考证,晚唐至北宋定窑瓷器铭款中以刻划“官”和“新官”者居多,仅1985年陕西西安北郊火烧壁出土晚唐定窑“官”字款白瓷就...
定窑白釉刻花花卉纹梅瓶 定窑白釉刻花花卉纹梅瓶底部 定窑白釉刻花花卉纹梅瓶,宋,高37.1cm,口径4.7cm,足径7.8cm 。 瓶小口折沿,短颈,丰肩,肩下渐收敛,圈足,俗称“梅瓶”。通体施白釉,釉色柔和洁净,白中闪黄。肩部刻划菊瓣纹一周,腹部刻缠枝莲纹,胫部刻上仰蕉叶纹。 此瓶造型挺拔,是宋代定窑梅瓶的标准式样,使用时应配有木座。釉质滋润,刻花清晰婉转,深浅不一,特别是所刻莲花...
定窑白釉孩儿枕 定窑白釉孩儿枕,宋,高18.3cm,长30cm,宽18.3cm。 枕作孩儿伏卧于榻上状,以孩儿背作枕面。孩儿两臂环抱垫起头部,右手持一绣球,两足交叉上跷。身穿长袍,外罩坎肩,长衣下部印团花纹。榻为长圆形,周边模印花纹,四面开光,其中一面开光内凸起螭龙,开光外为如意云头纹,相对的一面光素,其余两面亦为如意云头纹。枕身釉呈牙白色。底素胎,有两孔。 定窑匠师独具匠心,将瓷枕塑造成一...
定窑白釉刻花直颈瓶 定窑白釉刻花直颈瓶,宋,高22cm,口径5.5cm,足径6.4cm。 瓶平口外折,颈细长,圆腹,高圈足外撇。腹部刻螭龙穿花纹饰。 此瓶造型优美,胎体洁白,螭龙纹刻划得矫健生动,刀工遒劲有力,线条自然清晰,为定窑的上乘佳作。
定窑白釉盒 定窑白釉盒底部 定窑白釉盒,唐,高6.9cm,口径9.8cm,足径5.4cm。 盒呈圆形,上下子母口扣合,直壁,盖顶隆起,腹下内收,圈足。胎壁较厚,胎质坚硬。里外施白釉,釉色洁白,釉面莹润。 此盒为典型的唐代定窑产品。定窑遗址位于河北省曲阳县,烧瓷始于唐而终于元,时间长达六七百年之久,产品尤以白瓷而闻名。 唐代瓷盒以圆形为主,多为素面,至晚唐、五代时盒面多刻划花纹,器足渐...
定窑白釉印花缠枝牡丹莲花纹盘 定窑白釉印花缠枝牡丹莲花纹盘盘心图案 定窑白釉印花缠枝牡丹莲花纹盘,宋,高5.4cm,口径30.4cm,足径13.6cm。 盘侈口,浅腹,圈足。里口凸起弦纹2道。盘以印花为饰,以回纹将盘内壁与内底界开,内底饰莲花、荷叶纹各5组,内壁饰缠枝牡丹2周,两层牡丹上下相错,排列有序。盘内外施白釉,口沿因覆烧无釉而镶铜口,外壁可见旋痕及因釉水下流而产生的泪痕。近足...
定窑白釉刻花折腰碗,高5.5cm,口径16.8cm,足径9.4cm。 碗敞口,浅式,斜腹,近底处内折。通体白釉,口部镶铜。碗内、外壁及里心划刻莲花、莲叶纹。 此碗白釉纯净,所饰莲花线条自然流畅。碗之内、外壁均有刻划纹者较为罕见,此碗是定窑瓷器的精美之作。
定窑白釉盏托,宋,高6.5cm,口径8.6cm,足径8.2cm。 盏托上呈杯形,口沿无釉,托镶铜口,圈足外撇。里外施白釉,杯口与托口沿各饰回纹一周。 此盏托造型规整,釉色温润,纹饰简洁,具有美观而实用的特点。
定窑白釉刻花牡丹纹盘 定窑白釉刻花牡丹纹盘底部 定窑白釉刻花牡丹纹盘,宋,高3.1cm,口径26.7cm,足径18.1cm。 盘折沿,浅腹,浅圈足。通体施白釉,器口无釉,镶铜口。近口沿处刻划卷草纹一周,内底刻划缠枝牡丹纹,其上结两朵牡丹花,花心相对。 此件作品所刻主题花卉枝干矫健,花朵丰满,配在温润晶莹的白色釉面上典雅优美,是定窑刻花白瓷的代表作品。 定窑烧造白瓷始于唐代,虽然唐...
定窑白釉刻花花卉纹唾盂 定窑白釉刻花花卉纹唾盂上的刻花 定窑白釉刻花花卉纹唾盂底部 定窑白釉刻花花卉纹唾盂,宋,高7.4cm,口径17.8cm,足径4.6cm。 唾盂上部形状如盘,口内敛,中部束腰,下部形如圆盒底部,浅圈足。通体施白釉,釉呈牙白色,底部无釉。器盘部位刻划折枝花卉。 此器造型端正,胎细腻坚硬,釉质,细润光滑,是定窑瓷器中的佳品。 目前所见唾盂多为宋代品种,...
定窑白釉印花菊凤纹盘 定窑白釉印花菊凤纹盘底部 定窑白釉印花菊凤纹盘,宋,高4.3cm,口径19.2cm,足径12.7cm。 盘敞口,坦底,弧壁,圈足,口沿露胎无釉处镶铜口。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外壁明显见到拉坯留下的旋痕以及蘸釉时留下的“泪痕”状垂釉。器里口沿模印回纹一周,内壁模印荷花纹饰,盘心模印双凤菊花图案。外底镌刻清代乾隆皇帝御题诗一首。诗曰: 古香古色雅宜心,宋定名...
钧窑月白釉出戟尊 宋,高32.6厘米,口径26厘米,足径21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 华夏收藏网讯 尊的造型仿古代青铜器式样,喇叭形口,扁鼓形腹,圈足外撇。颈、腹、足之四面均塑贴条形方棱,俗称“出戟”。通体施月白色釉,釉内气泡密集,釉面有棕眼。器身边棱处因高温烧成时釉层熔融垂流,致使釉层变薄,映现出胎骨呈黄褐色。圈足内壁刻划数目字“三”。 此尊为官窑的产品,造型古朴端庄,形体...
在古代瓷器工匠眼中,月光好比瓷器胎色般,皎洁,温润,是其手中承载对月亮各种幻想的器物。 月亮元素在历代瓷器中均可见一二。尤其是以“月白釉”闻名天下的钧窑,其釉色较天青釉较淡,犹如月光般洁白清透。钧窑被誉为“钧与玉比,钧比玉美,似玉非玉胜似玉”,多数钧窑均呈月色而非玉色。月白釉釉色丰富,有多重釉白色,如皓月、如美玉一般,既有白中泛青者,也有白中泛绿者,有的白中透着微微的金黄色。无论是哪一形色...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