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被追回的“八面立佛”幢体。 12月26日零时许,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井陉矿区“天护陀罗尼经幢”顶部“八面立佛”幢体被盗。27 日,失窃文物被追回。当日,河北省文物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全省各级文物部门对文物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尤其要重点排查田野文物和馆库藏文物。省内文物专家将研究经幢整体修复方案,而警方追查嫌犯的行动仍在...
在与考古研究所的老杜考古勘探完毕后,我们还走进老杜的文物修复室,见证出土陶器的修复过程。老杜说,出土的陶器文物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各类历史遗址、文物修复保护工作中,陶器文物标本数量最大、种类最多。”古代陶器在墓葬内外遭遇到的损坏 、侵蚀等破坏千差万别,情况非常复杂。所以,工作人员在修复保护流程中需要运用清洗、拼对粘接、修补缺损等各种手段...
意大利驻华大使严农祺12月14日表示,中意两国将加强在文化领域尤其是文物修复领域的合作。 严农祺在出席中意合作文物保护修复培训中心的结业典礼时说,中意两国间相互的支持至关重要,18名学员在本年度的培训,加强了学员在文物修复领域的技能。 中意合作文物保护修复培训中心在意大利外交部发展合作司的协助下于2003年建立并设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该中心的建立有利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开展文物保护项...
7日,在甘肃省城兰州举办的“纸之路”第四届东亚纸张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来自东亚五国中、日、韩、朝、蒙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约180余名专家和学者围绕传统造纸术与纸质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展开了交流和探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培训中心主任詹长法在会上呼吁,对纸质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官方应倡导其多样化发展,鼓励“百家争鸣”。 作为“四...
2010年10月22日,四川省文物管理局会同青川县发改局、财政局、文化局、文管所等单位,组织专家对 “青川县灾后馆藏文物修复项目”进行了验收。“青川县灾后馆藏文物修复项目”是5•12地震灾后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的重要项目之一,该项目含青川县文管所地震受损馆藏文物120件。其中青铜器7件、银器1件、玉石器1件、瓷器11件、陶器100件。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是该项目的承接单位,该院从2010年5月承担该...
作为幕后英雄,神秘的文物修复专家用一双巧手,为人们呈现了一件又一件的修旧如旧的文物。古墓中出土的千年漆器光彩依然;深埋在黄土中的薄如蝉翼的丝织品居然能修复如初……这些,文物专家是如何做到的?昨日,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在成都华通博物馆举行,来自全国的文物保护修复专家从幕后走到幕前。昨日,记者专程采访了这些神秘人士,为读者解开文物保护之谜。 漆器保护 &...
修复完成的荒帷。 穿越时空的故事,不断发生在中国丝绸博物馆的角角落落——每一件文物,都有自己的故事。作为出土文物被发掘时,那一件件衣服经常是破破烂烂,和泥土混成一团。中国丝绸博物馆的修复师,用自己的妙手绝技,化腐朽为神奇,将从古墓发掘的纺织品文物奇迹般修复还原。 中国丝绸博物馆在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的资助下,协同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完成的《东周纺纺造技术挖掘与展示——以出土纺织品为例》项目,...
圆明园罹劫150周年前夕,包括康熙二龙戏珠碗、康熙青花龙红海水纹盘和康熙釉里红龙缠枝花纹碗在内的多件圆明园文物,在经过修复后首次向游人展露真容。一同展出的还有从圆明园出土的瓷器、玉器等完整文物,其中较为珍稀的有青玉老人山子、“花甲联芳”玉扳指、铜鎏金“金刚”等。为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3月25日与圆明园管理处共同举办了&ldqu...
中国文保基金会理事长马自树相关链接:叶廷芳:圆明园已被人杀死 复建是对文物的破坏10月18日,圆明园将迎来罹难150周年纪念日,在本次的纪念活动中,由中国文物基金会主持修复的150件圆明园文物将首次展出。那么在这次的文物修复中,有哪些技术的运用,克服的难点,以及有关圆明园外流文物的回流的问题都具有极大的意义。为此,我们请中国文保基金会理事长马自树先生来谈一谈本次文物修复的一些情况。瓷器、石雕与青铜...
马自树理事长正在接受中国文物网的采访 2010年10月12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马自树应约接受了中国文物网的采访,马理事长很亲切和蔼,理事长要去香港出差,时间很紧张,但依然依约等待记者的前来采访。采访中,对记者的问题耐心地解答,对圆明园文物修复及回流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中国文物网记者正在采访马自树理事长 马理事长为中国文物网题字
鲍玉珩教授 随着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系列活动的开展,圆明园也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的参观,对于一直以来圆明园存在的争议问题,例如圆明园兽首回流事件、圆明园文物及遗址修复等焦点问题,各方人士都表达了不同的呼声,其中不乏爱国的海外华人华侨。 圆明园兽首不值得用这么大量的资金买回来 爱国华侨美国北卡洛莱纳A&T州立大学艺术系终身教授鲍玉珩向中国文物网记者说对于中国海外文物的回流问题,比如说圆明...
中国文保基金会理事长马自树 10月18日,圆明园将迎来罹难150周年纪念日,在本次的纪念活动中,由中国文物基金会主持修复的150件圆明园文物将首次展出。那么在这次的文物修复中,有哪些技术的运用,克服的难点,以及有关圆明园外流文物的回流的问题都具有极大的意义。为此,我们请中国文保基金会理事长马自树先生来谈一谈本次文物修复的一些情况。 瓷器、石雕与青铜器的修复技术是工作重心 中国文物网:圆明园罹...
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纪念活动系列展览之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将把圆明园的绘画、景致以及一些老照片集中起来进行展览,第一站将抵达南京,随后将会在各大高校巡回展览。 今年10月18日,圆明园将迎来罹难150周年纪念日,系列纪念活动27日正式在此间启动。修复半年之久的150件圆明园文物将首次展出。这150件文物是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持修复的,拟于明年对这些修复文物进行全国巡展。 文保基金会理事长...
上佳的品相、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一件件文物珍品风采宛然,几乎让人忘了它们出土时的破败不堪。 9月25日,在省博物院文物保护技术研究中心,十几位文物修复师正忙着为文物做“手术”、“美容”,杜安就是他们中的一位。 一只秦代青铜熏炉上锈迹斑驳,它患的是青铜器的“癌症”——粉状锈,“不及时...
上佳的品相、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一件件文物珍品风采宛然,几乎让人忘了它们出土时的破败不堪。9月25日,在省博物院文物保护技术研究中心,十几位文物修复师正忙着为文物做“手术”、“美容”,杜安就是他们中的一位。一只秦代青铜熏炉上锈迹斑驳,它患的是青铜器的“癌症”——粉状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