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8月5日消息,国家发改委、文化部联合编制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方案》指出,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开拓创新,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演化规律,选择一批具有较好传承潜力、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紧密、但目前面临一定突出困难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其改善保护、传承、利用的设施条件,...
记者5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根据国家发改委办公厅、文化部办公厅联合编制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我国将开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 据了解,这项建设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开拓创新,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演化规律,选择一批具有较好传承潜力、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紧密、但目前面临一定突出困难的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部办公厅日前公布了《关于公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告》,富平石刻名列其中,入选传统美术扩展项目,这是该县继2006年阿宫腔申报成功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富平石刻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遍布关中各地,浑厚拙朴的南北朝造像、威武高大的陵墓雕像、刻工细腻的历朝墓志等,充分反映了富平石刻技艺的精湛造诣和历史内涵。中国最大石刻艺术宝库的西安碑...
外国友人穿汉服逛七夕园,体验中国传统七夕节。 广州乞巧节举办乞巧作品义购活动。 天河区正在准备和策划,专家建议与外地“打包”申请 “乞巧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本来已经濒临绝境了,是天河区将乞巧文化抢救出来,如今又得到发扬光大。”刚刚落幕的第十届广州乞巧文化节可谓硕果累累。乞巧节期间,前来参与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透露,广州乞巧文化将申请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
7月16日,文化部办公厅网站发布了《关于公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告》,在全国各地申报的1111个项目中,素有“中华百艳,华夏一绝”美誉的丰宁滕氏布糊画成功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滕氏布糊画是河北丰宁民间艺术家滕腾先生发明的新画种,创作技法集绘画、雕塑、堆绣、唐卡、剪纸等工艺之大成,用料讲究、色彩绚丽、操作细腻、画面逼真、取材广泛。一画作成,...
日前,文化部向社会公示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入选项目名单。山西共21项入选,其中新入选项目5项,扩展项目16项。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申报于2013年启动,今年文化部组织专家按照评审标准对从全国各地申报的1111个项目进行了审议,最终确定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298项,其中新入选151项,扩展项目147项。本次推荐的项目名...
7月16日,文化部向社会公示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山东省共有18项入选,其中,孟母教子传说、德州扒鸡制作技艺等8个项目为新入选项目,此外还包括山东落子、螳螂拳等10个扩展项目,本次公示期为20天。 山东省18项目入选名录 去年,文化部启动了第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申报工作。经评审委员会评定,提出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298项,其中新入选151项,扩展项目1...
近日,记者从文化部门获悉,岚县面塑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 近年来,岚县大力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面塑这一濒临湮灭的非物质文化得到了重生。在2005年成功申报为市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该县对此项民间艺术进行了保护和抢救,每年下拨专门的经费用于民间面塑艺术的保护和开发,并成立组织机构和奖励基金会,对优秀艺人进行奖励和培训。特别是2013年,该县制定了《特殊人才奖...
近日,文化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公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告》,杨继洲针灸入选该名录。 杨继洲是廿里镇六都杨人,明代针灸学大家。他行医40多年,临床经验丰富,尤其精通针灸,治病时常常针药并重。杨继洲将《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神应经》、《古今医统》、《针灸节要》等医药典籍中关于针灸的内容一一摘录编册,汇成了《针灸大成》。《针灸大成》共10卷20余万字,是我国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内地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交流,郑州市组织以文化展览、展示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志愿服务项目走进呼伦贝尔。7月19日上午,“春雨工程—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暨书画作品展”在额尔古纳市启动。此次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共展出郑州市文化志愿者的书画作品100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10件,为边疆群众送去文化大餐。 书画...
随着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拉孜藏刀和拉孜堆谐好似两颗明珠“包了浆”,愈发晶莹剔透。 普达瓦是拉孜藏刀锻制技艺的第六代传承人。13岁跟随舅舅多吉杰布学习藏刀锻制的他,如今已近六旬。“舅舅曾在扎什伦布寺为十世班禅锻制藏刀”。说起这件事,普达瓦嘴角上扬,透着一丝骄傲。 藏刀锻制技艺已传承五六百年之久。“在清光绪年间,西藏江孜人民抗击英军入侵时,拉孜藏刀就是最好的兵器。”...
文化部办公厅日前公布的《关于公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告》显示,陕西省有12个项目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目录,陕西省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总数至此达到74个。 据了解,本次陕西入选的12个项目中,有3项入选新入选项目、9项入选扩展项。新入选项目中,渭南市白水县、商洛市洛南县联合申报的仓颉传说入选民间文学项,安康市旬阳县申报的旬阳民歌入选传统音乐项,陕西省...
拥有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金华将有望再添4项。在文化部刚刚公示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中,金华的婺州窑烧制技艺、诸葛后裔祭祖、红糖制作技艺、寿仙谷中药炮制技艺榜上有名。 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李军说,这次推荐项目共298项,浙江省有30个入选,金华入选的4个非遗项目,在地方上均有较大的影响力。 婺州窑传统烧制...
记者从山东省财政厅获悉,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建立更为系统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山东省下达2014年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1500万元,比上年增加500万元。 据了解,上述资金中,903万元用于项目保护,以第三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为重点,共保护88个项目;194万元用于资助传承人,共资助324名省级非遗传承人收徒传艺;140万元用于补助7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