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二号棺木墓主犹如"木乃伊" 古墓棺底以北斗七星图布局 南昌一工地于6月2日发现一座明代合葬墓。经过前期准备,6月12日考古专家对两具棺木开棺发掘。首先开棺的墓主是一名女性,随之出土了玉块挂饰以及金簪等随葬品。最让人惊叹的是第二具棺木,男墓主保存完整,面容清晰。其身穿金丝龙纹官袍,腰佩和田青玉腰带,说明地位显赫。考古专家推测,男墓主应该为明代王室后人。可能是曾经叛乱的宁王后人,所以未...
古老的弦乐器——瑟,极为罕见的金缕玉衣,形作鸡鸣状、流行时间非常短的“鸡鸣戟”,形态逼真、造型生动的错金银说唱俑,来自异域、且为国内首次发现的鎏金铜象,驯象奴…… 2000多年后,历史的大门再次被徐徐推开——2012年5月23日,“千秋比肩——汉家公主故乡出土汉代文...
网友、市民在现场参观。 条石砌成的古渡码头。 10日上午,镇江近百名网友和市民走进“玉山码头”考古工地,一探古代长江“大码头”神秘的地下文化和风采。 “玉山码头”,位于镇江人俗称的“小码头街”西边,是一座已被推平的小山——玉山附近新发现的一处呈半岛式千年古渡...
东岳庙出土大量商周器物 上世纪80年代,原沙市博物馆在沙市区立新乡太岳村四组附近征集到1件商代铜尊;2009年,荆州市文物局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根据在此地采集的陶片特征,结合附近出土商代铜尊,判断此处为商周时期遗址。今年3月21日至6月5日,荆州博物馆对东岳庙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一处相对独立的人类生活区。 东岳庙遗址位于沙市区立新乡太岳村四组,西距荆州古城东城墙约4公里,南邻荆...
6月9日是我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秦兵马俑博物馆今天也首次对外公布了一号坑第三次挖掘的重大成果。 记者来到秦始皇兵马俑的一号坑,身后的200平米的区域就是兵马俑一号坑的第三次发掘现场,记者也从考古人员那里了解到,经过三年的努力,从这里一共发掘出了300多件文物,其中出土的彩绘陶俑也是尤为的珍贵。 秦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的地点位于一号坑北侧中段,从2009年3月至今,这里一共发掘清理出土小件器物包括...
6月6日,记者从永济市文物局获悉,在该市一小区建筑工地发现清代家族墓葬群,经抢救性发掘清理,共出土玉饰挂件、明代瓷器、紫砂壶、青铜器等文物34件。 5月底,永济市翠竹苑小区工地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发现了古墓葬。该市文物局闻讯后,立即赶赴现场,对该墓进行保护,并配合运城市考古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截至目前,共清理墓葬21座,其中砖室墓4座、土洞墓17座。经文物部门初步鉴定,该处为一清代家族墓葬群,墓...
日前,新密市文物保护管理处在整修法海寺六祖殿时,在地平以下意外发现了两通古碑刻,分别为明洪武二年(1369年)《奉天诰命碑》和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密县城隍寝庙记碑》,两通古碑虽断为数节,但因长期埋于地下而字迹清晰,且一字不少。 根据史料记载,明朝初年,朱元璋做了皇帝,对城隍神非常尊崇,颁布圣旨令京城和各府州县建庙供奉本地城隍神。并把京城的城隍神封为王,相当于朝廷的一品官,府为威灵公,相当...
日前,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对该市市区内发现的一座唐代墓葬进行发掘、清理后,大批珍贵文物面世。 这批文物中有200多件精美的唐三彩,包括骑马俑、牵马俑、乐舞俑、胡人俑,还有成组的动物俑等。 该墓葬曾遭盗掘,仅留墓志一方,但这些藏在墓葬过洞和天井间壁龛内的唐三彩并未被盗墓者发现。出土的墓志显示,墓葬主人是唐初左骁卫大将军王雄诞的夫人魏氏。 新华社发(张晓理 摄)
5月29日,黑龙江省讷河市建华村一村民挖污水井时发现一个类似所料管的东西。经讷河市文物专家鉴定,认为这是一件一万多年前生存在此地的猛犸象门齿。现场测量,这颗猛犸象门磁全长2.2米左右,直径10余厘米,重19公斤,由此推测此象体重在5到10吨之间,如此完整的猛犸象门齿化石实属罕见。而且这次挖掘的猛犸象门齿相对完整,光泽度较好。据了解,讷河境内早就有猛犸象等大型股生物发掘出土的记录。1958年以来,该...
记者从禅宗二祖慧可大师圆寂地河北成安县获悉,在该县封边董村一家农户院中,近日发掘出土一石雕汉白玉“白龙马”,“马首”与“马身”已断裂。经邯郸市和成安县文物专家初步鉴定,这一出土文物为唐代石雕汉白玉“白龙马”,发掘地原是封边董白马寺遗址,与慧可有着密切联系。 封边董村白马寺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系东魏孝静...
200多年前,也就是1793年,英国国王派一个使节,叫马戛尔尼,来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他带来好多英国现代工艺产品和英国军队最先进的火炮,把这些作为礼物送给了中国。可是当时我们并没有去研究它,把这些火炮堆放在圆明园仓库里,后来被英法联军一把火烧了。如果我们当时开放一点,接受外来文化,我们也许就不会在鸦片战争中输得一败涂地。所以中国人走向现代化根本的改变是在文化上大力更新。 ——...
这是河南洛阳唐代墓中发掘出的三彩骑马俑(6月4日摄)。 日前,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对该市市区内发现的一座唐代墓葬进行发掘、清理后,大批珍贵文物面世。这批文物中有200多件精美的唐三彩,包括骑马俑、牵马俑、乐舞俑、胡人俑,还有成组的动物俑等。该墓葬曾遭盗掘,仅留墓志一方,但这些藏在墓葬过洞和天井间壁龛内的唐三彩并未被盗墓者发现。出土的墓志显示,墓葬主人是唐初左骁卫大将军王雄诞的夫人魏氏。新...
大渡口区跳磴镇石盘村发掘出的东汉墓群。 记者 熊明 摄 保存完整的汉代陶棺。 本报讯 一处平淡无奇的江边葡萄园,竟然藏着我市主城区今年的两大考古发现。6月5日下午,市考古所和三峡博物馆的考古专家,专程来到大渡口区跳蹬镇石盘村七组,实地查看这个“神奇”的葡萄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该地段出土了旧石器时代精美手斧、东汉陶棺,如此多重量级的文物相继出土,在我市考古界并不多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