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长兴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根据当地村民提供的信息,在林城镇石英村龙山脚下的牌坊沟东南侧发现一处西周时期烧制印纹陶的古窑址,成为继12月12日在荆竹关发现战国时期印纹硬陶古窑址后又一重大新发现。 该窑址位于牌坊沟东南侧距地面15米的土坡上,山坡坡度约15度,东北向。与先前发现荆竹关战国窑址相距约1.5公里,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老坟山商周遗址、高门楼商周遗址相距在1—1.5公里之间。因后期垦荒造...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文物局《关于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12月22日—23日,龙湾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对全区21处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进行了地毯式的大检查。此次检查重点是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和使用单位是否按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消防安全措施,日常管理是否到位等情况。 这次文物安全大检查重点突出了三个方面:一是督促各文物保护单位负责人要充分认识目前文物安全形势,增强文物安全的责任感...
12月18日,丽水市莲都区文物保护管理所举行了隆重的成立挂牌仪式。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伯军,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纪检组长陈建敏,区人大副主任程敬群,区政府副区长张军,区政协副主席阮小荣,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体育局)局长汪强华等领导参加了挂牌仪式。市文物处、市博物馆以及各乡镇、街道的领导、嘉宾共100多人到会祝贺。叶伯军部长和陈建敏纪检组长为丽水市莲都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授牌,张军副区长授印。 莲...
虽然,刚刚结束的西泠秋拍成交额2.524个亿,但是浙江拍卖资深业内人士依然对浙江的拍卖行情很是担忧:“仅以‘西泠秋拍’而言,乍眼看去会觉得浙江艺术品拍卖市场仍是繁华一片,但浮华背后却藏不住整个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低迷,其中书画领域尤为突出。”据悉,今年整个浙江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成交量、成交额估计较去年降低了三成,主要原因是参与该领域的民间资金不足,而这一颓...
一条千年古道,在德清县经济开发区龙胜村被发现。古道全长1120米,文物工作者初步鉴定为宋代古道。 德清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于12月7日全面启动,在10天左右的普查时间里,普查队新发现37处文物。这条古道是12月19日文物普查队在进行地毯式普查时的又一新发现,古道位于德清经济开发区龙胜前埠自然村“绞丝岭”。该古道是古时德清通往湖州的陆路要道,现保存尚好的路段有200多米,古...
历经十二年的不懈努力,今年3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列金华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为更好地做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利用,着力解决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和难点,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全面促进经济、文化、社会的谐调发展,近日,金华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原金华市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指导委员会更名为金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委员会。市委书记徐止平出任主任,市长陈...
旁边一处的古城墙遗址发掘现场,因雨水浸泡已经塌方。 今天上午,雨过天晴。位于杭州余杭区瓶窑镇葡萄畈村的良渚古城考古现场,管理人员正忙碌清除坑内积水防止考古现场塌方。面对风吹雨淋的古城遗址,不少前来参观的市民纷纷建议给“古城”搭个雨棚。 良渚古城遗址的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位于良渚文化核心区域。2007年11月29日,浙江省考古研究所考古发掘对外公布。有关专家称古城是...
浙江保利秋拍传来消息:明代杰出画家、有“明四家”之誉的沈周巨幅真迹现身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沈周,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生于明宣德二年(1427),卒于明正德四年(1509)。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沈周的学识渊源,除少年时代受祖父,父亲的影响外,又拜陈宽、赵同鲁为师,此二家均善诗文、山水及鉴赏。后又得到著名书画家杜琼、刘珏的指导,诗文、书画修养...
“南海一号”上的胭脂盒和胭脂瓶 沉睡八百年的南宋古船要重见天日。昨天,记者从广东省文化厅了解到,由于天气原因,原定于本月24日出水的南海一号极有可能提前到23日出水,这意味着,事关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南海一号”将提前揭开神秘面纱。 南海一号发现于1987年,当时,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广东阳江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时,意外发现一艘宋代商船...
据河北日报消息良渚文化一向被誉为“文明的曙光”。在中国史前文明的各大遗址中,浙江良渚遗址(前5300———前4000年)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考古人员11月29日在杭州宣布,一座290多万平方米的古城在良渚遗址的核心区域被发现,其年代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具体的建筑年代,有待进一步考古确定。 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这样评价古城:这是目前中国所发现同时代古城中最大...
盘山古道,温岭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浙江省温岭市大溪镇盘山岭。盘山岭是古代台州、温州之间的门户,盘山古道遂成旧时商旅要道。古道曲折盘旋,铺砌石阶,遇水则置石碇或桥,道中设路廊遮风挡雨,供人休憩,建筑形态多样,富有特色。岭脚路廊建于盘山岭之岭脚,由南来北往的行人及当地民众集资所建。路廊为木、石、砖结构,五架抬梁式,共用柱16根。其梁架因陋就简,不避曲木,一切以满足功能、简便实用为宗旨,古朴大方。石...
12月5日,安吉县文物普查小组对递铺镇双溪口村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海拔317米高的烽火山上,发现了10余座烽火燧遗迹。 烽火山位于双溪口村关上自然村的东北面,距南宋关隘独松关直线距离约1000米,与独松关所处的独松岭之山体连成一片。 烽火燧分布在烽火山两侧近山脊的竹林和柴草中,由于竹林间的植被被当地村民清理干净,所以,烽火燧的形状和砌筑很明显:一种是在一处相对平坦的地方用块石四周呈正方...
近日,湖州市文物监察支队联合公安、消防、宗教、房管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在有关乡镇(街道)和旅游部门的配合下,对市本级30多处(含吴兴区、南浔区)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进行了专项检查。 此次检查重点是古建筑类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和使用单位是否按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消防安全措施,日常管理是否到位。4天内检查文物保护单位、文保点和历史文化街区共计36处。 检查期间,联合检查组针对部分...
近日,经过市城管、城建、文物等部门联合整治,定海中、西大街的古街面貌得以恢复。 定海中、西大街是定海古城的中心地带,自清末民初以来便是商贾云集、人文荟萃的繁华地区,历经百余年的历史流传,沉淀了独特的文化底蕴。2002年,政府投入500余万元资金,对临街的112间店面进行整修,恢复原有的老式木结构二层楼房结构。但商业现代化不断蚕食着古街的风貌,店面色彩鲜艳,装饰风格各异。灯箱、彩绘等充斥其间。为保...
12月5日,笔者从文化部门获悉,江山市将对市区西塘古民居进行修缮。 西塘古民居群建于清末至民国年间,地处市区西塘巷,四幢相邻的古建筑占地面积为188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420平方米。作为一处遗留下来的古迹,西塘对于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价值。但长期以来,西塘因缺乏规划,景观与功能都不能满足当代城市景观的基本要求。此次设计修缮的目的是将其改造成一处雅致的休闲空间,提高该地区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