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我县文物普查队在横村镇后岭村陈相岭自然村进行调查时,根据村民提供的线索,普查人员在种植果树的石家前山一山凹处的地面上发现了磨石、红陶鼎足、黑陶碎片等器物,还有发现一些烧结土。据村民讲述,六、七年代在上山耕作时经常发现有石箭头之类的石器。这次调查还从村民手中征集了他们保存的石刀、石锛。 分水江自西北向东南穿横村镇而过,石家前山位于分水江的北面,与分水江南岸的县级文保单位新石器时代遗址大麦凸遥...
余杭区文物普查队在塘栖镇普查时发现一处近现代重要工业遗产——大纶丝厂旧址。 大纶丝厂旧址位于塘栖镇水北社区里仁路2号(里仁桥西北)的运河边上,距运河东北岸仅3米。由庞元济、丁丙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创办、开设,是当时浙江省三个工业企业之一。庞元济(1864-1949),字莱臣,号虚斋,湖州南浔人,出身于丝业世家,祖上均营丝业。丁丙(1832-1899),字嘉鱼,号松生,清末著名藏书家,杭州...
近日,平阳县文物普查队在钱仓镇普查时发现一处始建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的碧泉寺墓塔群。 该墓塔群位于钱仓镇白水村,座落在海拔306米的罗阳山山麓岩庵。这里青山连绵,林木葱郁,景色幽雅。墓塔共二组,沿着岩庵水库自东向西分布,一组位于碧泉寺正对方,另一组位于其东首,两者相距不过千米。它们造型做法相似,每组均包括三座墓塔。墓塔坐南朝北,平面为方形,由塔基、塔身和塔顶构成。其中位于东首的墓塔台基由下...
自绍兴市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市区三支普查队伍分赴各乡镇深入开展文物普查工作。截止2008年3月,第一普查队已完成了鉴湖镇的野外普查工作,并已对东浦镇的13个行政村进行了普查。从目前的野外普查资料整理来看,在鉴湖镇的普查中,先后普查了鉴湖镇11个行政村、29个自然村,行政村、自然村普查覆盖率达到100%,共普查文物81处,类型涉及古民居、祠堂庙宇、水井、桥梁等多个方面,其中民居建筑占多...
日前,天台县普查工作队在平桥镇张思村发现集多个完整的四合院、“三推九明堂”及宗祠建筑为一体,规模宏大的古民居群。民居群大多为清代建筑,保存完好,古迹众多。其中有三个宗祠建筑:陈氏上宗祠、陈氏下祠堂、龙光陈公耑祠。陈氏上宗祠里有明嘉靖年、清乾隆年碑记各一块。龙光陈公耑祠的门头上的额、枋、升、斗等全用石作,在天台已成孤例。雀替雕饰精美的梅、兰、竹、菊四君子,透着一股浓浓的文化味...
几个来自丽水的盗墓贼,趁着夜色多次到天台盗窃一明朝尚书的古墓,5月20日晚上,6个窃贼再次前来作案时,天台县平桥派出所一举将他们抓获,查扣了用于作案的轿车一辆和铁锹、锄头等工具。目前,公安机关正在追查参与第一次盗窃的其他人员和被盗文物。 经审查,这6人分别名叫曾明晖、曹建民、涂瑞良、张延林、林建军、郑全能,丽水人。4月中旬,曾明晖从老家来到天台,四处打听古墓的消息并进行踩点。4月23日晚上,经过...
日前,长兴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分别在夹浦镇太平桥村和月明村发现上无胥新石器至春秋战国遗址和月亮山汉代窑址,为环太湖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又一新平台。 上无胥遗址位于江浙交界的夹浦镇太平村上无胥自然村一凸起于平原水网的台地之西南角,这里东距太湖仅3公里。为春秋时期吴王夫概在长兴建城演练水兵、步兵的属地。现已初步探明遗址呈不规则长方形,面积约120×80平方米,文化层0.30—1.2米不等,采...
5月19日,由永康市人民政府主办,永康市文化新闻出版局、永康市司法局、永康市教育局和永康博物馆承办“永康市文物保护成果展”走进中学活动在永康中学隆重开幕,并将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走进永康市的24所中学。 该展览包含近年来永康市在文物收藏、文物执法、文物修复、文物考古及文博事业发展等成果;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和地方性规章;以及永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内容、意义、目的和工作安排等。...
5月14日,大运河(浙江段)保护及申报世界遗产工作会议在杭州市召开。省发改委、财政厅、建设厅、国土资源厅、水利厅、港航管理局等省级职能部门及大运河(浙江段)沿线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等3个设区市及余杭区、海宁市、桐乡市、南浔区、德清县等5个县(市、区)政府及文物、规划行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主持,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冯波声出席会议并讲话。 冯副主任从充分认识大...
今天,象山县文物工作人员在该县地处海岛的鹤浦镇大百丈村发现神秘岩画。经仔细勘察,专家初步推断为宋元时期作品。 我们在山体的岩石上看到,这些岩画线条简洁、流畅,造型生动,可辨认的有神像、鱼、船、驴等纹饰。岩画的纹路和岩石的色彩既一致,又有微妙的变化。 据象山县文管会办公室主任郑松才介绍,这些图案保存完好的岩画共有16幅。岩画在我国西北地区较多,距离现在都有6000年至1万年。南方地区的岩画普遍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