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用铁架支撑后的扇柄 扇柄局部 最近,记者走访香港路古玩市场,一件精美的清朝黄杨木雕扇柄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据店主说,这把扇柄是他从淘宝市场上花8000元钱买回的。 在记者的询问下,店主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这把扇柄。 扇柄采用黄杨木雕刻而成,高19.8厘米。柄的上半部分由两面构成:一面刻着一对祖孙站在松下,爷爷手指天上,与孙子仰首望天;一面是青年在树下读书。两面图案将深浮雕与圆雕相结合,空间感强...
中新网太原7月7日电(胡健)山西省文物局7日发布消息,近日,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的夏县胡张乡如意下晁村,发现墓志铭一合。经实地勘查,是明末清初当地名宦张慎学的墓志铭,也是迄今该县发现形制最大的墓志铭。 该墓志铭是继三普发现的张氏宅院、张氏祖茔之后张氏家族的第三件实物,墓志铭上记载了张慎学的家族史及其生平事迹,填补了县志的空缺,为进一步研究夏 县明末清初历史人物及史实提供了更加详实的资料。现已迁至司马...
6月1日,深受两岸瞩目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馆举行。在本次合璧大典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富春山居图》前段“剩山图”与后段“无用师卷”实现360年来的首次合璧。《富春山居图》前段称《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段较长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两岸再度大合作,让元朝知名作家黄公望的历史大作“富春山居图”史上首次合璧,这幅有660年历史的“富春山居图”故事曲...
清代男子的官帽,有礼帽、便帽之别。礼帽俗称“大帽子”,其制有二式:一为冬天所戴,名为暖帽;一为夏天所戴,名为凉帽。暖帽的形制,多为圆型,周围有一道檐边,材料多为皮制,也有用呢制、缎制及布制的,视其天气变化而定。颜色为黑色为多。皮毛之类也有分别。最初,以貂鼠为贵,其次为海獭,再次为狐,其下则无皮不用。由于海獭价格昂贵,后用黄狼皮染黑代替,名为骚鼠,时人争相仿效。康熙年间,一些...
清代补服、补子 清朝补服,也叫“补褂”,为无领、对襟,其长度比袍短、比褂长,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清朝补子比明朝略小,是清代主要的一种官服,穿着的场所和时间也较多。凡补服都为石青色。方形补子所绣的纹样不同是区分官职品级的主要标志。圆形补子为皇亲贵族所用,方形补子为文武官员所用。文官绣飞禽,武官绣猛兽。 一品麒麟补,朝冠顶饰东珠一颗、上衔红宝石;吉服冠用珊瑚顶 二品...
清晚期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前期,宜兴窑区的集市贸易仍很繁盛。相传今汤渡镇附近的建墩和台墩两处废窑,即是当时的窑址。但在太平天国后期,因遭焚掠破坏,曾一度衰退,到同治后期恢复,产量持续上升,但在紫砂工艺水平方面却停步不前,制壶名手亦寥寥无几。少数水平略高的艺人,如周永福善制鹅蛋壶,主要是学习邵大亨的技法。 据说,其佳者可以夺真。邵赦大以杨彭年的作品为准则,“心摹力追,尽传其妙”。还有蜀山人蒋德休,壶艺...
4月13日,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清代御路”保护修缮试验工程的驳岸修缮已进入扫尾阶段,摆渡、御路工程正在施工中。全部工程预计今年五一前全部竣工,届时避暑山庄将换回“清朝古装”。据悉,该市以史料研究、考古勘探和价值评估为基础,按清代原有做法对道路、驳岸进行全面整修。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始建1703年,是中国清代皇帝的陪都和第二个政治中心,是中国现存最大的...
皇帝冬朝冠:冠体为圆顶呈斜坡状,冠周围有一道上仰的檐边。冬用薰貂制作,十一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用黑狐毛皮制作,冠体上缀朱纬,长出冠檐,顶上加金缕丝镂空金云龙嵌东珠宝顶,宝顶分为三层,底层为底座,有正龙四条,间饰东珠四颗,第二、三层各有升龙四条,各饰东珠四颗;每层间各贯东珠一颗;共饰东珠十五颗。顶部再嵌大东珠一颗,梁二,在顶左右,檐下两旁垂带交于项下。 皇帝夏朝冠:冠形作圆锥形,下檐外敞呈双层喇...
清代皇帝服饰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皇帝朝服及所戴的冠,分冬夏二式。冬夏朝服区别主要在衣服的边缘,春夏用缎,秋冬用珍贵皮毛为缘饰之。朝服的颜色以黄色为主,以明黄为贵,只有在祭祀天时用蓝色,朝日时用红色,夕月时用白色。朝服的纹样主要为龙纹及十二章纹样。一般在正前、背后及两臂绣正龙各一条;腰帷绣行龙五条襞积(折裥处)前后各绣团龙九条;裳绣正龙两条、行龙四条;披肩绣行龙两条;袖端绣正龙各一条。十二章...
新华网巴黎3月24日电(记者 江珍妮)法国南部城市图卢兹将于26日举行两场中国艺术品拍卖会,其中包括中国清朝宫廷画精品《乾隆大阅图》第四卷和一方乾隆玉玺。 据法国媒体24日报道,法国文物专家皮埃尔·安萨斯介绍,《乾隆大阅图》第四卷《行阵》是一卷达长24米、宽69厘米的巨幅绢绫手卷,图中所绘人物多达9000个,虽不及半截指长,却面貌分明、神情宛然,所绘衣饰仪仗、车马枪炮、旗鼓等描绘也十分精细,一丝...
内地收藏风气炽热,一纸结婚证书也有投资价值,内地婚书收藏家张祖仁所藏的清朝婚书,便在10年间以原价20倍售出。张祖仁与另一婚书收藏家洪伟昨日获邀来港,分享其藏品及多年收藏心得,二人建议本港市民考虑收藏婚书,张祖仁更扬言:“未来婚书可再升值数倍至数十倍!” 珍贵邮票、钱币等向来有升值潜力,随着近年内地经济起飞,奖状、报纸、证书甚至照片均有人收藏,善价而沽。收藏家张祖仁昨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80年代...
清代皇帝后妃们的书画作品、衣鞋纸样,各种宫廷用的地毯、枕头、幔帐、门帘,官员觐见皇帝时戴的红绿头签,清宫警卫制度中用的腰牌……这些清朝宫廷生活遗物,85年来第一次被登记在了故宫博物院的文物账本上。日前,故宫博物院宣布,经过7年地毯式的全面清理核对,故宫的“家底”首次全面摸清,藏品数量由过去笼统的“94万件”变成了1807558件。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陈丽华说,这是故宫博物院建院85年来在藏品数量上第一...
故宫博物院所藏清宫廷用碗 清代皇帝后妃们的书画作品、衣鞋纸样,各种宫廷用的地毯、枕头、幔帐、门帘,官员觐见皇帝时戴的红绿头签,清宫警卫制度中用的腰牌……这些清朝宫廷生活遗物,85年来第一次被登记在了故宫博物院的文物账本上。日前,故宫博物院宣布,经过7年地毯式的全面清理核对,故宫的“家底”首次全面摸清,藏品数量由过去笼统的“94万件...
故宫博物院所藏清宫廷用碗、火锅、燕窝(从上到下)相关链接:故宫现有藏品1807558件 将公开电子档案 清代皇帝后妃们的书画作品、衣鞋纸样,各种宫廷用的地毯、枕头、幔帐、门帘,官员觐见皇帝时戴的红绿头签,清宫警卫制度中用的腰牌……这些清朝宫廷生活遗物,85年来第一次被登记在了故宫博物院的文物账本上。日前,故宫博物院宣布,经过7年地毯式的全面清理核对,故宫的“...
龙虎网讯 昨天,有市民向报社反映,有两个疑似文物的石狮子被丢在露天贩卖,记者随即赶往现场探访。 店家称是朋友寄卖 在瞻园路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斜对面的南京古玩城,记者看到了市民口中的两只石狮子。这两只石狮子被摆放在古玩城墙角的背阴处,旁边还有几块景观石,离这些石雕不远处就停着一辆环卫保洁车。在南京城瑟瑟寒风中,两只石狮子相对而立。从外貌来看,这两只石狮子应该是成双成对的,其中一只应该是雄狮子,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