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僖山一号汉墓出土白玉玉璜 河南博物院藏 永城汉墓出土玉凤形佩 河南博物院藏 河南商丘永城芒砀山为西汉梁国诸侯王陵所在地。自西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文帝少子刘武始封于梁国始,至王莽国除(公元9年),历经九代王,延续长达170多年。目前已经确定西汉梁王陵墓主要分布在芒砀群山的保安山、李山头、夫子山、铁角山、南山、黄土山、僖山、窑山等八座山头上。墓葬为大型崖洞墓和竖穴石室墓。虽然这...
3月21日,记者从原阳县获悉,在该县新城区一建设工地,我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发现了一处由28座古墓组成的西汉时期墓葬群。目前,文物考古工作者对其中一座汉墓已经开始保护性发掘,并出土了一些陶瓷等珍贵文物(如上图)。 被发现的这处汉代古墓葬群,位于原阳县新城区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工地。该墓葬群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是我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在工程建设前期地质钻探中意外发现的。墓葬群由北向南、由东向西分别排列...
西汉中晚期铜镜的特色 这时期主要流行“日光镜”和“昭明镜”,镜名是以镜上的铭文内容而定的,常见的日光镜铭:“见日之光,天下大明。”昭明镜铭:“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日月。”从铭文内容不难看出,卖者在自夸铜镜质地精良、熠熠发光的特点,由此可推测出铜镜铸造业的商品生产的发展这一特征。也有的在一面铜镜上将“日光”、“昭明”铭文内容同时铸出,镜背内圈为“见日之光,长毋相忘”,外圈是“内清质以昭明,...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6日透露,最近根据位于鄂尔多斯市境内的霍洛柴登古城内出土的“西河农令”铜印以及古城城垣规模判断,此遗址应是西汉北方重镇西河郡的郡治所在。 霍洛柴登古城位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锡尼镇浩绕柴达木嘎查北约1.5公里。古城为西汉武帝至王莽时期所建,平面呈长方形,城内地表遍布陶片及砖瓦等遗物。2012年、2013年曾在古城内西北侧发现铸币?址4座。2014年继续对古城外西南侧的?址区...
2015年1月城东嘉溢鑫城第二期工期用地范围内发现了一座西汉中型竖穴土坑木椁墓,编号M41。墓朝向北,平面开口呈凸字形,墓圹长3.7、宽2.5米,墓埋藏得很深,底离现地表达4米多。墓葬营建考究,壁平直打入红石岩,前带斜坡墓道,后东南隅底部施排水沟并凿洞与外排水沟连通;墓底四角施对角线引水沟,沟内铺满鹅卵石,外逾30米的排水沟也铺以鹅卵石。这种墓葬形制颇具龙游地方特色。 由于红土呈酸性,故墓...
4日,记者获悉,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最近根据位于鄂尔多斯市境内的霍洛柴登古城内出土的“西河农令”铜印以及古城城垣规模判断,此遗址应是西汉北方重镇西河郡的郡治所在。 霍洛柴登古城位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锡尼镇浩绕柴达木嘎查北约1.5公里。古城为西汉武帝至王莽时期所建,平面呈长方形,城内地表遍布陶片及砖瓦等遗物。2012年、2013年曾在古城内西北侧发现铸币窑址4座。2014年继续对古城外西南侧的...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最近根据位于鄂尔多斯市境内的霍洛柴登古城内出土的“西河农令”铜印以及古城城垣规模判断,此遗址应是西汉北方重镇西河郡的郡治所在。 霍洛柴登古城城垣周长5000余米,遗址面积达4平方公里,城址规模宏大,发现于上世纪70年代。2014年,内蒙古考古工作者对古城遗址再次进行考古发掘。 霍洛柴登古城曾发现有“西河农令”“中营司马”等汉代官印。在古城的西部坡地上发现多...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最近根据位于鄂尔多斯市境内的霍洛柴登古城内出土的“西河农令”铜印以及古城城垣规模判断,此遗址应是西汉北方重镇西河郡的郡治所在。 霍洛柴登古城城垣周长5000余米,遗址面积达4平方公里,城址规模宏大,发现于上世纪70年代。2014年,内蒙古考古工作者对古城遗址再次进行考古发掘。 霍洛柴登古城曾发现有“西河农令”“中营司马”等汉代官印。在古城的西部坡地上发现多处...
可爱的牛马、小巧的猪圈、奇巧的铜镜、雅致的鼎……这可不是小孩子玩“过家家”的玩具,而是近日从湖州杨家埠三期考古发掘的西汉早期墓葬中出土的一批随葬品。 “这些随葬品材质样式很特别,在全国都很少见,而且,墓葬的结构也很独特。”昨天,杨家埠考古发掘领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胡继根带着记者参观了这批奇妙的宝贝,“这些高规格的随葬品说明这个墓主人比较富有。” 据专家介绍,浙江地区发现的西汉早期墓葬数量非...
经过近4个月的考古发掘,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长沙市青少年宫的建筑工地,发现了一段长约48.7米的魏晋南北朝至唐初长沙城古城墙,距今已有一千余年。专家表示,这是长沙首次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古城墙,也是目前保存下来的最早的长沙古城墙。 此次还发现了战国晚期至明清时期的古井71口,其中有几口古井出土了西汉时期的简牍近100枚。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将对简牍进行脱水脱色处理后解读上面的文字内容。 ...
为你还原二千多年前贵族奢靡生活 2014年12月26日至2015年3月15日,良渚博物院临时展厅将免费向公众开放由良渚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共同承办的“马王堆汉墓:长沙国贵族生活特展”。 马王堆汉墓,是新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1972年,当考古人员打开这座古墓时,看到接踵而来的珍贵文物,幸福得都快晕了。 大约五年前,科研人员复原了墓中女尸的原貌,其中有一张面容端庄的,被认为“长得像李湘”,...
12月10日,汉中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召开会议,会上审议通过了《汉中西汉三遗址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及建设规划》。对此,相关部门表示,该项规划既是建设历史街区,也是改造旧区环境,规划的核心点在古汉台、饮马池和拜将坛,预计明年正式开工。 规划面积约70公顷 打造历史、传统、新中式三类建筑 12月10日,汉中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召开今年第三次全体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汉中西汉三遗址历史街区保护规划...
2007年初,广汉小汉镇柳林村村民唐兴凤在石亭江边放牛,偶然发现一个“铁砣砣”,他和亲友用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这坨“废铁”搬回家。后经文物保护部门查证,这竟然是珍贵文物。 历时7年研究,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章泽带领他的团队于昨日公布了这一研究成果:雒江桥墩。权威专家称,这是我国发现最早的铁桥墩,汉代考古中发现的最大铁铸件,也是汉代考古首次发现的工程铁铸件,它再现了汉武帝西南大开发的历史...
2007年初,广汉小汉镇柳林村村民唐兴凤在石亭江边放牛,偶然发现一个“铁砣砣”,他和亲友用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这坨“废铁”搬回家。后经文物保护部门查证,这竟然是珍贵文物。 历时7年研究,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章泽带领他的团队于昨日公布了这一研究成果:雒江桥墩。权威专家称,这是我国发现最早的铁桥墩,汉代考古中发现的最大铁铸件,也是汉代考古首次发现的工程铁铸件,它再现了汉武帝西南大开发的历史场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