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3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对外公布,温州苍南正一派科仪音乐、鳌江划大龙手龙舞潜江草把龙、泰顺木偶头雕刻、乐清首饰龙、泽雅屏纸制作技艺等5项入选扩展项目名录。至此,我市跻身“国遗”的项目共有35项,总量排名全省第二,仅次于杭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经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各153项,而...
温州博物馆藏刺绣精品展日前在韩天衡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温博馆藏近现代各民族刺绣精品,不仅有蒋雪英、郝淑萍、陈水琴等20多位重量级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也涵括了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以及瓯绣、汴绣、杭绣、绒绣、顾绣、晋绣等26个地区的刺绣流派,流光溢彩,意趣盎然。 温州是瓯绣故乡、发绣发源地,在中国刺绣史上曾留下辉煌印记。此次刺绣精品大展经一年酝酿与筹备,旨在促进刺绣艺术传承、保...
2014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进入第二阶段,即全面开展文物认定和信息采集登录工作。在温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经过全市各级普查办的共同努力,温州市普查第二阶段工作有效推进。 2013年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摸底调查中,温州市共调查各级各类国有单位5112家,反馈有文物或者疑似文物单位113家。按照省普查办要求,其中需要开展文物认定单位98家。截至10月31日,全市共完成文物认定工作单...
温州矾矿博物馆外貌。 温州矾矿矿区全貌模型。 游客在博物馆里参观“矾的发现”板块的介绍。 制矾车间的模型和矿工上班的大幅图片。 博物馆里还展出几件矾塑作品,这是其中之一“松鹤延年”。 温州矾矿博物馆坐落于苍南县矾山镇八一路1号,2012年6月对外开放。馆舍为温州矾矿原办公楼,建筑面积近600平方米。博物馆由上下两层展厅组成,楼下为临时展厅,有“矾山文化遗产图片展”,...
温州明代古建筑遇贼6个虎爪青石柱础遭窃成危房温州明代古建筑遇贼6个虎爪青石柱础遭窃成危房 前天中午,随着一声惊呼,瓯海区泽雅镇戈恬村像炸开了锅,根据该村的相关记载,该村有着400多年历史的“金氏宗祠”内6根柱子底下的“虎爪青石柱础”居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砖块和木头。坐落在泽雅镇戈恬村的“金氏宗祠”,是一座年代悠久的古建筑。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该祠堂时,大门紧闭,其中边上一扇木门已经挂上了...
市民发现古墓报告文物部门 该墓葬位于永嘉瓯北珠岙村东南方向的一座山坡上。半山坡坍塌,露出大片黄泥土,几日的雨水浸泡,泥土略显松软,山体还有铲车挖过的痕迹。古墓在东北角,上方种了一片茶树。 山坡下面是拆迁后留下的废墟,村民说这里将建近6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区。四五天前,市民曹先生前往此处收购钢筋。因为经常协助有关部门参与文物挖掘工作,曹先生看到裸露的山体总会上去瞄一眼,结果意外发现了露在...
昨天,温州市民曹先生拨打新闻热线反映,永嘉瓯北珠岙村发现古墓,挖出陶器、瓷器。经初步判断,为东汉到三国时期的墓葬,从陪葬品猜测墓主可能是个“读书人”。据悉,该古墓信息已上报省文物局,有关部门将对珠岙村近6万平方米空地进行勘探、发掘。 市民发现古墓报告文物部门 该墓葬位于永嘉瓯北珠岙村东南方向的一座山坡上。半山坡坍塌,露出大片黄泥土,几日的雨水浸泡,泥土略显松软,山体还有铲车挖过的痕...
近日,考古人员在对温州龙湾区永昌堡南城墙修复调查时,在原永昌电影院旧址下发现了深埋450余年的明代古城墙。 这段古城墙长约200米,分为里墙与外墙,里外墙间采用了瓦砾填充物。记者看到,墙面是由一块块丁头石整齐地堆砌而成,石头大头侧朝外,细头侧朝内,墙面呈现下大上小的形式。温州市考古所所长梁岩华告诉记者:“以前温州发现的古城墙填充物,外面是黄土,里面是青泥,遇水会软化,使得内侧墙体大面积坍塌...
浙江省温州市文物调查工作人员近日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昌堡南城墙修复工作进行调查时,发现了被深埋地下450余年的明代古城墙基址。 这次发现的古城墙基址位于城墙东南转角地下1米多处。墙面由一块块丁头石整齐地堆砌而成,石头大头侧朝外,细头侧朝内,墙面呈现下大上小的建筑形式。古城墙基址宽约4米,长约200米,分为里墙与外墙,里外墙间用瓦砾进行填涂。 据温州市考古所副所长梁岩华介绍,以往...
8月25日,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法》修订调研会在温州召开。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陈瑶主持。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浙江省文物局机关各处室、浙江省文物鉴定审核办公室、温州市文物系统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座谈会上,宋新潮副局长详细介绍了《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起草工作的有关情况及此次调研工作的有关要求。他说,这一轮的《文物保护...
核心提示:“温州旧城区成排成片的清末民初建筑,完整地保护下来,这在全省来看也是唯一的。”近日举行的温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讨会上,全国各地十余位历史文化专家受邀来温“摸底”,“点”出温州这一文化瑰宝。 “温州旧城区成排成片的清末民初建筑,完整地保护下来,这在全省来看也是唯一的。”近日举行的温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讨会上,全国各地十余位历史文化专家受邀来温“摸底”,“点”出温州这一文化瑰宝。有关...
瓯山越水,承载着怎样的历史文脉?文化留存与城市发展如何兼顾?借鉴福州的经验,我们的城市文化保护理念和行动都需要更大的改进—— 城市名片 福州,简称“榕”,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沿海外向型的区域特色和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孕育出了以昙石山文化、中国船政文化、三坊七巷文化、寿山石文化等为代表的闽都文化品牌。 在经济上,2...
温州白象塔发现的北宋阿育王漆塔,是目前仅见的一件阿育王漆塔。尽管佛塔发现的漆器数量较少,但是普遍制作精湛,尤其是阿育王漆塔和识文描金漆器的发现,使人们开始普遍认同温州的漆器工艺之精。文献记载,在北宋都城汴京和南宋都城临安的繁华大街,均开设有温州漆器专卖铺,且温州螺钿漆器曾经上贡朝廷。元代温州漆器不仅在国内声名鹊起,而且在国外享有盛誉,受到真腊(今柬埔寨)人的喜爱。 北宋描金花鸟纹檀木经函(内...
根据《浙江省文物局关于加强文物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浙文物发【2014】239号)后,温州市文物局于8月6日至8月20日在全市文物系统开展文物安全大检查活动。此次安全大检查以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开放单位、博物馆、纪念馆等文物收藏单位,文物保护工程和考古发掘工地等为重点,再分别重点检查人员安全、消防安全、盗抢防范、安全防护工程、自然灾害防范、安全事故查处等六个方面内容。 检查分为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