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美国合众国际社7月7日报道,近日,美国弗吉尼亚州的15岁高中生约瑟夫 罗森菲尔德(Joseph Rosenfield)火了一把,因为他在著名的波士顿科学博物馆检查出了一个30年来无人知晓的错误。 据悉,约瑟夫当时正在数学文化馆欣赏那些记录数学史上伟大发现的展品,他在醒目地刻着黄金分割比方程式的展品面前参观时感到不对劲,仔细检查后竟发现三处本应写减号的地方写着加号。在反复确认后,他将这一发现告诉...
7月12日,成都市考古队宣布在成都通锦路一建筑工地,发现精美唐代园林遗址,疑为成都千年古刹万佛寺的园林一角。 这处园林遗址呈三面环水形态,水渠蜿蜒,设计精巧,造型典雅。在上世纪50年代,此处工地附近曾出土200多尊佛像,因此被疑同为万佛寺区域。从清光绪年间开始,成都便陆续在万佛寺遗址附近出土了大量佛造像,佛教中的阿育王像,迄今仅在成都才有出土,其中7件就来自万佛寺。 通锦路遗址的发现,可以佐证...
约翰·罗斯坎普声称,这些在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发现的文字符号证明,中国古代探险家早在哥伦布之前就已经发现了美洲(网页截图) 国际在线专稿: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9日报道,数百年来,美洲新大陆的发现始终被归功于意大利探险家克里斯多弗·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然而在美国多地岩石上发现的古代文字符号可能重新改写历史。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文字符号显示,中国探险家早在欧洲人之前就...
家藏的苯教经文 历经沧桑的苯教经卷 近日,记者对舟曲县憨班、坪定、曲告纳、博峪、拱坝等乡十个自然村逸散在民间的苯教经典进行了实地调查,在12户藏族村民家里共发现苯教经文180多函2500多卷21500多页,禳灾图符80余幅,各种法器30多种。 经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阿旺嘉措研究员从文字特征、书写形式、书头符号、遣词用句以及写本中的插图、绘画等方面初步鉴定,认为该文献属于早期斯...
多数人认为,丝绸之路因古人自东向西将丝绸从中原运往西域而形成;沪上学者则发现,丝绸之路的前身是“玉石之路”,“玉路”比“丝路”的形成早了2000多年。 昨天,上海交大人文学院叶舒宪教授团队公布其研究成果:“玉石之路”是古人自西向东将当时新疆地区产出的美玉运往中原地区而开辟的贸易通道,后来的丝绸之路则是“玉石之路”的衍生,目前我国境内丝绸之路的许多路段与“玉石之路”重合。 丝绸之路1877年由德...
文化古迹考察成果反馈会现场 文化古迹考察成果反馈会现场 记者9日从四川九寨沟县召开的文化古迹考察成果反馈会上获悉,该县文化古迹考察工作取得新发现,其中部分文化古迹初步判断可能为春秋晚期,这一重大成果可能将九寨沟县现有行政建制历史从公元前2年向前再推进110年。 据了解,此次考察主要由著名考古学家温玉成率领的工作团队承担,在经过近十日的实地考察、访民间老人、查阅地方文献资料,温玉成一行在九...
日前,嵩明县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工地发现一处古墓群。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嵩明县文物管理所对其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初步判断该墓葬群的年代为元明时期。 古墓群位于杨林经开区的桃园的缓坡上,在3000平方米的发掘面积上,墓葬分布密集,分为火葬和土葬两种形式交错呈现。 据了解,本次考古共发现并清理墓葬1566座。其中,火葬墓1348座、土葬墓218座,出土随葬器物1000余件。嵩明县文管所副所长赛波介...
在杭州淳安县郭村乡庄口村,有这样一个传言——“祖上的牌匾一直藏在村子里”。因为村里老人们模棱两可的表达,村民就只当这是一个神秘的传言,从来没有发现过任何牌匾的踪迹。但在7月7日,随着粮站老屋墙面的“破”开,几十块牌匾重见天日,传言成真了。 问题也随之而来:这里总共有多少块牌匾?这些牌匾分别制作于何时?是否保存完好?有没有研究价值? 老屋的墙体已经拆除了近一半,在目前发现的牌匾中,只有三分之一保...
甘肃舟曲县9日对外通报,在该县境内的憨班、坪定、曲告纳、博峪、拱坝乡十个自然村里12户藏族村民家里发现苯教经文180多函2500多卷21500多页,禳灾图符80余幅,各种法器30多种。 苯教文化是藏民族远古文明的“活化石”。公元11世纪以后,苯教文献的原始写本基本绝迹。流传于民间的极少数苯教文献多以家藏形式世代传承,其内容以古藏文文字呈现,以乡间苯教法师融合文本与仪轨、口耳相传的唱诵方法为传播渠...
人们收藏书画作品时,大都知道要收藏有艺术个性和发展潜力的艺术家作品,但每每问到什么作品才有艺术个性和发展潜力时,许多人都会一时语塞。笔者也常被人问及,往往也是一时间不知如何作答,总觉得这其中靠意会多于言传,但由于询问的人多了,也就不得不作一些思考。 从艺术形式中发现个性 事实上,艺术品的高低和艺术家的发展潜力通常都是难以一时见分晓的。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定论往往有一个相对的滞后期。不过,个中大...
据日媒报道,日本一调查组近日称,2014年秋季在该国发现的一艘木质沉船为中国元代时期的军船。该船发现于日本国家历史遗迹“鹰岛神崎遗迹”附近深约15米的海底,是迄今为止该国发现的第二艘可以判断出构造的元代军船。 据报道,该调查组由日本长崎县松浦市教育委员会和琉球大学考古学教授池田荣史组成。在进一步发掘调查时发现船内及周边散有约20件白瓷碗等,这些物品被认为是12至13世纪中国所制。 目前,可确认...
近日,笔者和市、县文物考古专家应邀前往雷州北和镇朱家村考察时发现了一座清代古墓。墓前立着一米高的石碑,碑上刻着“皇清成均进士朱(讳)元贵二公之墓”。此碑为其二子礼部贡元朱子荣、钦赐仕郎朱子绪所立。朱元贵为清嘉庆年间进士,其二子分别在京城为官。 据了解,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院试童生范围是州县,秀才二乡试叫举人,“贡生”四殿试,皇帝提问共有三甲叫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进士朱元贵...
这几天,远安花林寺宝华村一组有点热闹,不少人慕名前来看这挖出的石龟。 原来,宝华村搞建设开发,村民在平地时,意外挖出石龟。施工就此停止,经上报,宜昌市文物部门到现场勘察后,发现此处系一明代遗址。 而昨天,记者在考古发掘现场了解到,此处系宝华庵遗址,据现场资料看,地下有地宫,其中埋葬物含“舍利子”,但碑文上的记载却充满谜团…… 7日,宜昌市文物部门对远安县宝华村的宝华庵遗址进行抢救性清理发...
7月3日下午,眉县营头镇第二坡村在镇政府指导下进行汛期排险工作,在消减村民住宅后的高崖时,发现一座汉代古墓葬。 出土的文物 宝鸡眉县营头镇第二村坡村民在进行汛期排险工作,削减村民住宅后的高崖时,意外发现了一座汉代古墓,眉县文物部门接到群众反映后,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陶罐、陶灶、铜镜等10余件文物。 记者从眉县博物馆了解到,7月3日下午,眉县营头镇第二坡村在镇政府指导下进行汛期排险...
前段时间连续的降雨,使宝鸡眉县营头镇第二坡村的一些土崖出现松动,存在安全隐患。天晴后村民在取土排险时,却意外发现了一座古墓。村民们及时向有关方面上报了这一情况,随后文物部门工作人员从墓中取出了十几件组保存完好的汉代文物。 当天下午,几名村民开着挖掘机在村内排险修整土崖时,在挖掘机挖出青砖的地方突然发现有一座古墓,考虑到这有可能是一座具有文物价值的古墓,在场的村民就将现场保护起来,并向当地文物部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