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法制建设—— 简政放权促发展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经过20余年的发展,具备文物拍卖资质的企业已达400余家。市场的繁荣、拍卖公司的不断涌现、拍卖形式的持续创新等,都对市场的制度建设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法律法规的完善首当其冲—— 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新修订的《拍卖法》,将设立拍卖企业的前 置行政审批程序改为企业设立后...
据英国《独立报》1月10日报道,近日在英国《自然》杂志推出的期刊《科学报告》上发表的研究指出,考古学家近日发现,汉景帝墓所出土的茶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中国古代皇室好饮茶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2150年前。 研究指出,科学家们运用质谱分析法检查了附着于叶子表面的微小晶体后,推断出这些叶子的确是茶叶。汉景帝的墓发掘于上世界90年代,但直到现在墓中所发掘的有机物才被科学鉴定为茶叶。随茶叶出土的还包括一些...
科学家发现茶叶至少在1800年前就已输送到西藏阿里地区。由此推测,当时丝绸之路有一个分支穿越了青藏高原。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科学报告》上。 茶起源于中国。最早的茶叶实物发现于我国北宋时期的墓葬中。长期以来,人们推测茶叶、丝绸和瓷器沿着丝绸之路,从中国古都长安传送到中亚及更远地区。但迄今在丝绸之路上,没有茶叶在唐朝以前进入新疆或青藏高原的任何证据。一般认为由于古代茶叶多已腐烂或碳化,难保存难发...
继去年获评“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后,湖北省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再出重大考古发现!近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传来消息,郭家庙三个不同地点发掘清理出墓葬88座、车马坑一座,出土各类质地文物一千一百余件。 郭家庙墓地隶属于枣阳市吴店镇东赵湖村一、二组,坐落在汉水支流滚河北岸。2008年被批准为第五批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地所在位置是随枣走廊的入口处,为古代南北文化的碰撞之地。墓地中心位置为东经11...
图为现场挖掘的建筑遗迹 图为小芝镇南丰村遗址 小芝镇是位于临海东部的美丽乡镇,2014年,有考古爱好者在当地发现古人类遗迹,初步追溯到8500年前,比河姆渡遗址还要早了1500年。 新闻的热度散去,考古发掘工作并未停歇。近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临海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对小芝峙山头遗址及周边地区进行了考古调查工作,并发布了《临海市峙山头遗址考古勘探试掘报告》,再一次确定了遗址的年代、面...
预计今年结束船内考古发掘工作羊城晚报讯记者黄宙辉、郑迅,实习生吴大海,通讯员张晓斌摄影报道:著名的南宋沉船“南海I号”保护发掘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9日,记者从该项目方获悉,经过两年的保护发掘工作,截至2016年1月5日,“南海I号”沉船共出土文物14000余件套,其中不乏珍品。专家预计,船内考古发掘工作将于2016年基本结束。 “南海Ⅰ号”发现于1987年,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尺寸最大的宋代沉船。其...
9日,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山西传习所在山西省图书馆成立,并启动山西省国家珍贵古籍修复项目,修复金代皇统九年山西榆次雕版印刷的《大方广佛华严经》(120卷)其中一卷等21件国家一级珍贵佛教古籍。 据山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张健介绍,山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包括大量珍贵典籍文献,山西的古籍总藏量约100余万册,其中有264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在这100余万册古籍中,破...
在水下沉睡八百多年后,满载船货的“南海一号”古沉船历经整体打捞和考古发掘,目前已出土文物超过1.4万件套。专家推测它是属于南宋中晚期一艘“福船”类型的古船。9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物局等单位在广东海陵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发布“南海一号”保护发掘项目最新进展,公布沉船类型、船货发掘最新发现以及推测的沉船年代等重要考古新发现。 “从已发掘暴露的船体结构和船型判断,‘南海一号’...
过去这一年,市场在拍卖、拍品、买家等方面都呈现出两级分化:拍卖行在作品征集上精耕细作,努力挖掘生货、好货;与此同时,收藏家越来越挑剔,他们宁愿跨界掐尖儿,也不买普通作品。2016年,拍卖行将迎来生死之战,也会在这一轮调整中完成转型。2016年的市场依然在调整中,只有那些难得一见的生货,或是流传有序、有故事的作品才会被市场认可。 关键词之一:抢生货 经过这几年的消化,好的作品卖一件少一件,已被藏...
1月10日,记者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现场了解到,考古人员正在加紧进行吊装棺柩的各项准备。专家组初步决定,主棺柩和现场遗留的五铢钱都将于14日前后吊运至文保房。 主棺吊运延迟至14日前后进行 10日上午,记者从考古发掘现场了解到,目前针对主棺柩的吊装工作已在做最后的准备。 据专家介绍,在各项棺柩吊装运输指标达到要求的情况下,本次吊运将有多个环节,首先是将整体打包好的棺柩航吊至运输轨道上,...
图为“南海一号”挖掘现场。本报记者 王 珏摄 图为龙泉窑系青釉菊瓣纹碟。本报记者 王 珏摄 目前最大的宋代沉船已出土文物14000余件套,从中可一窥当时的陶瓷技艺和海外航运 南海一号,带你阅千年 沉船,是一条人们了解过去的隐秘通道。数年前,宋代沉船“南海一号”成功实现整体打捞,吸引众多目光。如今,经过发掘保护,沉箱(特制的钢结构箱体,用来固定船体和文物)内的“南海一号”已经浮出水面,随...
杭州植物园里的桃源岭上,2015年底挖出了一座古墓。墓是南宋时期留下的,年代不算久远。墓里葬的是一个男人和他的两任妻子。一样样出土文物看过去,就像是在翻看南宋一户普通人家的家族史。 杭州市考古所考古一室的考古队员李坤,负责桃源岭宋墓的挖掘。他说,这个墓一穴三室,虽然每个墓室的大小一样,但中间那个墓室,要比旁边两个凸出去一块,显得更高一些。因为中间墓室葬的是男人,一家之主,以前“男尊女卑”根深蒂固...
南宋杭州的水沟水井里发簪耳环筷子全是故事 昨天,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举行了一场年度大盘点——“发现杭州2015·杭州考古工作年度盘点”的发布会。2015年一年,市考古所完成了各类考古项目有67项,出土文物标本982件(套),但昨天,专家们还是忍痛割爱,选出了“八大”。 记者看了看, 3个萧山区,1个余杭区,还有4项都在杭州城区。巧的是,这4项,解密的全是南宋人的生活细节,其中三项集中在上城区。...
中国人才研究会书画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萧瀚致辞 黑龙江省画院名誉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院创作研究员于志学致辞 中国文物网讯 2016年1月6日下午,“中华民族一家亲 盛世丹青中国梦——2016书画艺术家新春交流会”在民族文化宫隆重开幕。本次活动届以新年之际,以画会友,新老朋友相约相会,共同探讨艺术,畅聊人生。 本次活动由中国人才研究会书画人才专业委员会、国家民族画院、山花工程慈善...
2015年12月28日至29日,河南省 2015年全省考古工作会在郑州召开。来自 18个省辖市、10个省直管县(市)文物(文化)局、各省辖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所、队)以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的负责人参加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驻洛阳、 安阳工作站各考古队,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单位的负责人应邀参加会议。大会总结了 2013年以来河南省考古工作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