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古阳关镇如今已经被埋在十米沙土之下。 有着丰富历史遗迹、文物资源的地区如何进行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近年来,这是个争论已久的问题。单纯学理性的探究,恐怕不能涵盖一切。 对长安文化溯源的本质,是梳理历史文明发展的轨迹,达到对历史文脉的深度认知,增强保护和传承的自觉性。回望长安,要从丝绸之路、历史的角度,审视长安的辉煌。本次西咸新区重走丝路的活动,则让我们有了一些非常直观的收获。 西咸新区丝路溯源活...
2012年6月27日上午,“走进青城”采访团来到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博物馆进行采访。中国首座鲜卑历史文化主题博物馆――博物馆分为盛乐古城春秋史、鲜卑民族历史与文化、小板申东汉壁画墓复原陈列展等3个展厅,向人们集中展现了鲜卑这个北方游牧民族历经14帝140年的辉煌历史。 公元260年前后,鲜卑族拓跋部落迁居盛乐(今和林格尔县);公元...
在1933年的德国,纳粹焚烧“非雅利安”出版物的场景随处可见。 焚书时产生滚滚浓烟,宣告了知识分子和革新者写下的文字彻底毁于一旦。 1933年5月10日,在柏林等地,德国学生成群结队地销毁了两万多部所谓的“非德国人”(Un-German)著作。这不仅表明纳粹政权要从物质层面销毁书籍,更要发动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战争。 海明威、海伦·凯勒...
秋风壶 海峡艺交会 祥龙壶 海峡艺交会 一鹤斋造 灵芝摘望月形汤沸 上海泓盛拍卖 铁釜在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唐宋时期,经茶圣陆羽的推广介绍,煮茶式开始流行,铁釜(时名为汤釜)正是当时中国茶道里十分流行的一种煮水器具。在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中,日本僧人将制釜工艺及绿茶树种、制茶方法、茶道带回本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日本人并没有对铁釜进行改造,只是遵循他们在中国学到的...
首次由中国举办的“世界考古·上海论坛”26日在上海落幕。就“如何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所具有的独特价值”,记者专访了76岁高龄的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著名考古学家科林·伦福儒勋爵。 “在最重要的考古学期刊上,很少看到中国学者的文章” “谈起中国,我们往往会想起在安阳殷墟的伟大发现和甲骨文震...
南京宝塔根与大报恩寺 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发生于19世纪中期的太平天国运动长达14年之久,反清烽火遍及全国,声震中外。毋庸讳言,太平天国运动致使江南的文物和名胜古迹遭受到空前的浩劫。 由于太平军的主要活动范围在江南,因此对江南的影响尤甚。据史料记载,太平军所到之处,文物、文献大多难逃灭顶之灾,“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不准...
河北赤城县龙关镇内,一座八角五层、重檐楼阁式砖塔蔚然屹立在镇中。24日,天朗气清,记者探访了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重光塔。 走进赤城县龙关镇,远远地就可以看到挺拔的重光塔,在阳光的笼罩下更显清秀,由于龙关镇的四周房屋建筑属低矮型,更加凸显了重光塔的身姿,周围不时有老人和小孩玩耍。 据《龙门县志》(龙关镇旧制为龙门县城所在地,后划归赤城县)记载,“重光塔原始建为唐代华严寺,元代颓于兵戈。...
屏南双溪古镇,位于屏南县北,是屏南县旧治,现为镇所在地。双溪又名紫城,因南北两溪绕村交汇后西流而得名。古镇背靠三峰,面对文峰,玉柱峰倚于左,长老岩居于右。白水洋、鸳鸯溪、刘公岩、太堡楼、鸳鸯湖都在其境内,四周奇峰竞秀,风景优美。有三台拥翠、两涧回澜 、文峰挺秀、杰阁凌云、印山积雪、钟岭残霞、南桥春霁、北寺秋声等八处景点。 双溪古镇的人文历史可上溯自唐末,五代后梁乾化二年(913年)陆氏始祖到此肇...
如今很多人喜欢染发,除了把黑发染成彩色头发,更多的是把白发染成黑发,让人看了感觉年轻。实际上,染发并不是民间的“专利”,也不是现代“产物”,早在古代,皇帝也染发。历史上第一个染发的皇帝是王莽。 出生于公元前45年的王莽,是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公元9年,王莽代汉而立,国号“新”,建元̶...
8月17日,由考古学、历史学、历史地理学、交通史学专业的专家学者组成的秦直道考察团结束了5天的野外考察后,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专题研讨会。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直道考古队队长张在明教授介绍,秦直道起于陕西咸阳市,止于内蒙古包头市,在陕西境内共498公里,占总长的3/4。其中,陕西富县段保存最完整,平均宽度30-40米,最宽处58米。 秦直道示意图(在史学界,秦直道有东线说和西线说)(资料图:来自网络)...
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的《巧手良医——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展》将于8月20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展览的内容和形式突破传统理念,创新模式,邀请公众全程参与体验文物保护修复工作。 据了解,除常规展览外,此次还将推出“传统壁画制作工艺展示”“体验工作坊”“博物馆之友活动”“展览讲座”...
8月15日,张兴华向记者展示侵华日军使用过的军号。 8月15日,张兴华向记者展示侵华日军从军记章。 8月15日,张兴华向记者展示侵华日军步兵纪念瓷碗。 在安徽省合肥市西园街道光明社区内,67岁的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退休教授张兴华,利用自家的地下室建起“抗日文物陈列室”,摆放侵华日军使用过的军号、钢盔、纪念瓷碗等百余件藏品。这些藏品是张兴华在7年间四处奔波搜寻而得...
描绘日军投降场景的邮票。 20年 华人收藏二战邮票 铁证日军侵略史实 1945年的今天,中国经过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终于取得胜利。在这个特殊的纪念日里,加拿大籍华人收藏家邵子林向本报展示了在国外通过竞拍、交换所得的日本天皇签投降书等珍贵邮票和实寄封。他说,因为日本战败,日皇下命毁灭所有证据,存世的实寄封非常少。“有史为证,铁案如山,我希望通过展示这些邮票,让大家能够铭记历史。&...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