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6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获悉,今年绛州州署遗址Ⅱ区考古发掘成果丰硕,新发现了唐代至明清五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出土有明清时的取暖设施,类似现在的地暖,及青花釉里红小荷蜻蜓鸡纹杯等生活用瓷。 2014年7月,省考古研究所在结束了绛州州署遗址I区(现存大堂建筑前)的考古工作后,随即对位于现存二堂以北,绛守居园池以南的区域进行了布方和考古发掘。在1500平方米的发掘面积中,新发现了明清、元...
历时5年考古发掘,出土文物1万余件,墓主为距今2000多年的某一代海昏侯。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4日首次对外公布了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阶段性考古成果。考古学家认为,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 海昏侯墓园位于南昌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东南约1000米的墎墩山上,2011年,村民在发现盗墓情况后及时上报,避免了墓园被进一步破坏,使海昏侯主墓得以...
“中国古代‘千文一贯’钱币校量制度的史料文献记载可追溯到宋代(公元960—1279年),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证明这一校量方式最晚起源于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知名秦汉考古学家信立祥说,这一发现将以1000文铜钱为一贯的校量制度向前推了1000余年。 海昏侯墓葬的主墓坐北朝南,其中远离墓道口的北藏閤最为隐秘。今年3月份,考古工作者在清理北藏閣时发现...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近日对“丹东一号”水下考古调查项目进行了论证,确认黄海海域发现的“丹东一号”沉船为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的致远舰'致远舰,并期望在未来对其进行整体打捞展示。 2013——2015年,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组织实施“丹东一号”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在全面梳理甲午海战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经过物探调查、重点调查、水下试掘等工...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在5日举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上介绍,经过20年努力,我国科技考古已经由逐步开展新技术应用到全面推广阶段。 王巍指出,社科院科技考古中心成立20年以来,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中外合作课题50余项,制定行业学术标准4项,为完善我国学科体系做出了突出贡献。 据社科...
作为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信立祥谈起在墓园出土的青铜火锅,除了连连称奇之外,还表示这显示了当时高等贵族的地位以及生活习性。 11月5日,记者获悉,探究墓园出土的文物发现,当年海昏侯或拥有自己的军队。更值得称奇的是,主墓从发现盗洞到发掘的近3年间,一直弥漫着一股香气。香气来自何处?待解! 猜想:古人有我们未掌握的防腐秘籍 主墓从发现盗洞到发掘近3...
江西省考古部门负责人4日介绍,结合调查勘探和考古资料,基本可以确定南昌市紫金城城址为海昏侯国都城,由此弄清了以海昏侯都城、墓园区、贵族和平民墓葬区为代表的汉代侯国的基本布局,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10月25日至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公共考古·首师论坛”在京举办。来自部分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博物馆、高校的考古学者和热爱考古的学生一起参加了论坛,围绕着一些热门话题展开了交流与讨论。 专题报告亮点纷呈 论坛分为开幕式、公共考古演讲和公共考古研讨三个环节。在公共考古演讲环节,7位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考古专家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场深入浅出的专题讲座。 浙...
辕首饰件 瓦 车马饰件 江南都市报记者陈艳伟报道:11月4日,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新闻通报会上,考古专家表示具体是哪一代海昏侯还有待考证,不过本月10日左右墓园1号主墓或将开棺,如果棺内出土有证实墓主身份的印章、玉璧等,或解开疑团。 会上,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徐琳琳透露,该墓园的目标是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朝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方向努力。未来如果建成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面向公...
发掘出10余吨五铢钱约有200万枚。 航拍墓园 主墓内景 11月4日,我省召开新闻媒体通气会,向外正式公布重大考古发现——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取得的阶段性重大成果。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历时5年考古发掘,出土各类文物1万余件,墓主为距今2000多年的某一代海昏侯。考古学家认为,南昌海昏侯墓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也是保存最...
江西官方11月4日首次对外公布了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历时近5年的考古发掘,这座距今2000多年、中国迄今发现保存最完整的西汉列侯墓园,出土了各类珍贵文物1万余件。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供图 江西官方11月4日首次对外公布了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历时近5年的考古发掘,这座距今2000多年、中国迄今发现保存最完整的西汉列侯墓园,出土了各类珍贵文物1万余件。江西省文物...
10月11 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组成水下考古队,在前期细致探测的基础上,首次派遣水下考古专业人员潜入太平湖底探摸、拍摄、取样,为下一步水下考古发掘及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尽可能详细、可靠的信息。 本次水下考古第一阶段从10 月11 日到10 月14 日,主要进行物理探测,利用声呐对水下遗址和文物遗存的基本轮廓进行物理扫测;10 月15 日起,考古进入第二阶段...
中华门上的射击孔 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供图 70多年前的累累弹孔,是永远的痛,也是永远的警钟 刺眼的弹孔、已经发黑的弹片、镶嵌在城墙肚子里的射击孔……70多年前,在抵抗侵华日军的“南京保卫战”中,古老的南京城墙,最后一次展现了它的军事防御功能,在战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年4月起,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对“南京城墙抗战遗存”进行了调查,统计发现南京城墙上现存的射击孔有20余处,弹孔无数。目前,...
即墨大信镇乔家村的李大爷,正在自家的地里挖树坑,挖着挖着,挖出个意想不到的东西——古墓。 眼前这个直径和深度都约一米半左右的大坑,就是李大爷一家昨天挖树坑刨出来的。坑内用青砖垒的整整齐齐,而且还有门,有类似窗户和窗台的构造,像极了一间小屋。 突然冒出的白色石头,和用青砖垒成的圆形图案,吸引了张二龙,好奇的他继续顺势向下挖,渐渐地圆形墙壁漏了出来,类似门窗的造型也相继出现,挖到一米半左右,正当张...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