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经过文物普查员紧张有序的工作,截止2015年1月13日,商丘市夏邑县文化局圆满完成了我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文物数据录入、上报工作。夏邑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共登记、上报各类文物630件/套,在商丘市文物普查工作中数量和质量上遥遥领先,受到上级文物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正在推进中。我省根据全国普查要求,按照普查范围和内容,深入细致开展全省可移动文物普查,新发现一批珍贵文物。这些文物的价值,并非仅仅因为承载着时光的积淀,其特殊的经历或者背后隐藏的丰富故事,能让人倾听到历史前进的脚步声,更能让人感悟到文化的价值和文脉的传承。青岛市市南区普查办郭静介绍说,当地在这次文物普查中,收藏于青岛观象台的天图式赤道仪、童第周用过的显微镜、最古老的电话机等...
按照河南省文物局、濮阳市人民政府、濮阳市文物局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相关文件要求,本着早启动、早推进、早完成的思路,濮阳博物馆认真做好可移动文物普查各项工作。一、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全体工作人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可移动文物普查当成主要工作来抓。成立了以馆长段兴亚为组长、分管副馆长赵红为副组长的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协调实施文物普查工作,明确保管部承担文物普查主体责任。针对时间紧、任...
记者从甘肃省文物局获悉,截至目前,甘肃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信息采集登录文物信息数据已达11.3万余条,文物信息采集登录数量全国排名第三。 据悉,截至2014年10月底,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登录藏品总数超过百万件。全国在平台上已注册登记各类收藏单位4584家,共登录藏品1027407件(计430799件套)。其中,陶器、瓷器、钱币、铜器、书法绘画等类别藏品登录数量较多,分别占登录...
王蔚波先生亲临睢县博物馆拍摄指导 徐泽源 摄 日前,河南商丘睢县博物馆通过文物摄影、数据汇总、录入上报等各项工作,已圆满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化任务。 特别是睢县博物馆紧密结合“三区”人才支持计划,作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受援单位,还聘请了该院专家王蔚波先生亲临现场拍摄指导,为这项工作保质保量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对睢县文物建档与研究等方面的一次促进和提升。 ...
①重庆市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文物 资料图片 工作人员进行文物普查。 资料图片 工作人员进行文物普查。 资料图片 如果有一天,您所在的单位收到一张“文物登记表”,请不要奇怪,这是您单位所属地区的文物管理机构在进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普查,涉及150余万家国有单位。本次普查重在现状调查和文物基本信息登记,不改变文物权属现状。 在集...
白玉莲藕荷叶形花插(首都博物馆藏品) 唐三彩三花马(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品) 红陶袋足鬶(上海博物馆藏品) “文物”这个词在生活中很常见,但说到“可移动文物”,却让人有些陌生了。 日前,国家文物局通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最新情况,让“可移动文物”成为近期的热词。 涉及上亿件藏品 什么是“可移动文物”? 据悉,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
近日,东营市组织专家组对全市文化(文物)系统外的文物收藏单位开展文物初步认定工作。据前期调查摸底掌握的情况,东营共有文物收藏单位收藏4435件(疑似)文物需要进行统一认定。 按照《山东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文化(文物)系统外的文物收藏单位收藏的文物必须经过认定、区分类别,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文物信息登录流程。据前期调查摸底掌握的情况,东营共有12家文化(文物)系统外国...
自2013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开展以来,成都市青白江区普查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截止2014年12月22日,已完成全区314家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摸底调查和清真寺34件文物的认定工作,录入文物基础数据1600条,为下一阶段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综述: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登录平台建立,旨在系统掌握国有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及基本状况,建立国家可移动文物登录体系和管理机制,实现国有可移动文物管理及社会服务平台体系。“一普”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盘点文物数量及保存情况,而且要实现文物的动态管理,并依托管理平台提供相应社会服务,因此,建立可移动文物数据库是极为重要的环节。普查登录的文物要完成文物名称、类别、保存状态等14项信息的记录,相当于给文物上...
12月12日上午,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副局长罗文利带领省文物局办公室主任戴岗、文物处处长呼林贵、博物馆处处长蔡理华一行到陕西历史博物馆,再次对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和陕西数字博物馆建设工作进行慰问检查。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成建正、副馆长程旭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检查工作。 赵荣一行首先赴文物修复实验室、文物库房现场查看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工作情况及文物清查现状,对陕西历史博物馆目前普...
12月12日,贵阳市召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推进会。市委常委、副市长李作勋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对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工作和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进行部署。 李作勋指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抢抓机遇补齐基层文化设施短板,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要对国家督导组提出的意见逐...
近日,沿河自治县已全面完成了22个乡镇文物实地调查任务,共登记文物点180处,完成率达100%。 2011年至今,该县经过普查准备、普查启动、全面普查、整理汇总四个阶段,组建了普查机构,并对业务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截止目前,先后参与田野调查队员达30余人次,共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点172处,登记文物点180处,其中新发现156处,复查16处,消失8处。录入文物点172处,其中古遗址10处,古墓...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进入第二阶段后,新安县文物局高度重视,认真安排部署,县博物馆和千唐志斋博物馆积极开展工作,普查人员按照省、市普查办的要求,对馆藏文物的定名、类别、级别、年代、质地、外形尺寸、质量、完残程度、保存状态、包含数量、来源方式、入藏时间、藏品编号、收藏单位名称等14项基本指标项,11类附录信息以及照片影像资料,收藏单位基本情况等认真详实,细致地进行信息采集、登记录入。普查人员克...
截止10月底,嵊州市普查办已完成了对系统外收藏单位的文物认定工作,11月初普查办意外获悉谷来镇中学收藏有一块清代书院碑,于上周对谷来镇中学又进行了一次实地走访,并进行了文物认定、信息采集等工作。 该石碑保持的相当完好,字迹清晰,石碑为光绪四年(1878年)的《北山书院碑记》,长217、宽85、厚9cm,据了解,石碑发现地嵊州市谷来镇中学前身即为“北山书院”,据民国《嵊县志》载:北山书院在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