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市场星报报道,从本月初起,宿州宿马现代产业园区一直很“热闹”,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对一处墓群进行抢救性发掘。截至昨日下午,已发掘东汉墓葬10余座,出土了陶磨、陶井以及东汉时期的榆荚钱、铁剑等器物,为研究当时的墓葬形制和埋葬形式等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惊奇:产业园发现古墓群产业园出土“千年古墓”?昨日,记者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不久前,宿马现代产业园区一处工地上,几个工人正在进行推土机平...
12月26日消息,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专家日前在西安北郊发掘并清理完成8座古墓。经鉴定,分别为东汉和北朝时期墓葬。古墓出土铜钱、陶器、铜器等多种器物。 从古墓中,考古专家清理发掘出出土器物,共计120件,其中铜钱50余枚。陶器数量最多,器类有罐、壶、灶、樽、井、砚、盆、甑、案、盘、碗、耳杯、猪、狗、鸡等,铜器主要有五铢钱、博局镜、铜釜、小铜环等。 经专家确定,从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组合及...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专家日前在西安北郊发掘并清理完成8座古墓。经鉴定,分别为东汉和北朝时期墓葬。古墓出土铜钱、陶器、铜器等多种器物。 从古墓中,考古专家清理发掘出出土器物,共计120件,其中铜钱50余枚。陶器数量最多,器类有罐、壶、灶、樽、井、砚、盆、甑、案、盘、碗、耳杯、猪、狗、鸡等,铜器主要有五铢钱、博局镜、铜釜、小铜环等。 经专家确定,从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组合及器型特征看,这8座墓的...
凤翔文物旅游局副局长董书泰端详出土的长剑 本报记者 赵航 摄 近日,凤翔一座封存地下的汉代古墓被打开,3把凌厉的铁剑,一副沉重的战甲,多枚货泉币、五铢钱拂去尘封泥土,穿越近2000年出现在人们眼前。考古队员兴奋了,在历来兵家必争的雍城故地,汉代武将墓葬的出土尚属首次,这些发现无疑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凤翔首次发现汉代武将墓葬 11月16日,位于凤翔县范家寨镇双冢村的宝麟铁路项目凤翔段进行文物...
重庆三峡库区近日考古发掘了5座东汉墓葬,出土陶武士俑等珍贵文物。 记者从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获悉,本次考古发掘的上河嘴墓群和槽房沟墓群位于重庆三峡库区丰都县,属于三峡库区消落区地下文物保护项目。此次考古发掘了600平方米,共计清理墓葬5座,均为东汉时期墓葬,形制有长方形和刀把形等。其中,上河嘴墓群的2座墓葬保存较好,出土器物丰富。2号墓墓室用菱形纹砖垒砌而成,墓室底为黄色生土,出土了陶罐、陶钵、陶魁...
11月8日傍晚,东三环高架快速路建设工地发现东汉古墓。9日,博物馆考古人员对现场进行勘查后,决定协调工地暂时停工,将进行抢救性发掘。 发现古墓的现场位于刘锦记大酒店对面、东三环高架快速路建设工地内,目前正在开挖一条排水大沟的基坑。11月8日傍晚,负责挖土工作的周师傅像往常一样驾驶挖掘机施工时,铁爪挖出一块块青砖。 “咦,怎么这么多青砖?”周师傅心生疑惑但没有停下施工。...
重庆三峡库区的上河嘴墓群、槽房沟墓群考古发掘近日取得重要收获,出土了80余件文物。 记者从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获悉,上河嘴墓群和槽房沟墓群位于丰都县名山镇镇江村一组,地处长江北岸的一级台地上,属于三峡库区消落区地下文物保护项目。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对这两处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完成发掘面积600平方米,共清理墓葬5座,出土陶、铜、铁器等文物共计80余件。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考古专家介绍,本次...
新华网重庆10月30日专电(记者张琴)重庆三峡库区的上河嘴墓群、槽房沟墓群考古发掘近日取得重要收获,出土了80余件文物。 记者从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获悉,上河嘴墓群和槽房沟墓群位于丰都县名山镇镇江村一组,地处长江北岸的一级台地上,属于三峡库区消落区地下文物保护项目。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对这两处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完成发掘面积600平方米,共清理墓葬5座,出土陶、铜、铁器等文物共计80余件...
今年7月初,广州动物园在施工时挖出墓砖,即停止施工,并报告文物部门。这一区域位于广州历史城区东北郊,属广州地下古墓葬重点埋藏区。1956~1958年,配合广州动物园建设,抢救发掘古墓葬20余座,此外,近60年来,在其周边地区发掘汉至明清墓葬数百座。 接到报告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立即对工程范围进行抢救性考古勘探和发掘,现已清理4座砖室墓,分属东汉、南朝、隋和明代。其中一座东汉砖室墓,是...
近日,渠县文广局与渠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渠县青神乡发现一尊东汉石人像。该石像是渠县境内发现的第一个汉代石人像,它不但丰富了渠县汉代石雕的内容,而且也是渠县继汉阙后最重要的汉代考古发现之一。此外,该石像作为汉代陵墓前石人像,目前在四川境内为首次发现,在全国也极为少见。 据介绍,前段时间,渠县览阙路群众工作组到青神乡平碾村七社开展群众工作时了解到平碾村石人场有一石人像后,考虑到石人场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解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13日对外宣布,该所9月在广州动物园清理出4座砖室墓,分属东汉、南朝、隋和明代。其中一座东汉砖室墓是近年广州地区考古发现规模较大、结构保存最完整的东汉砖室墓。 【解说】据悉,该东汉砖室墓结构分为甬道、横前堂和并列双后室,墓坑平面略显“中”字形,墓室内部总面积接近30平方米。墓室砖室墓的封门保存完好,甬道、横前堂和双后室的券顶也保存完整,整个墓室...
图片资料 《中国瓷器——东汉青瓷》藏书票日前面世,该藏书票志号为2012-7(T),发行量5000枚。 东汉青瓷是中国东汉时烧成的青瓷器。常见的器形有碗、盘、盏、耳杯、钵、洗、壶、盆、钟、瓿、坛、斗、唾盂、砚、五联罐等。 东汉青瓷在造型和装饰上与原始青瓷很相似,但是在胎釉的化学组成以及烧成温度等方面则有本质的不同。东汉青瓷胎质致密坚硬,胎色...
石人像前胸图纹 2012年9月4日,四川渠县青神乡东汉墓前石人像。图为石人像前胸图纹。 石人像平躺在地边 2012年9月4日,四川渠县青神乡东汉墓前石人像。图为当地村民介绍石人像的传说。 (余俊华) 石人像前胸图纹 2012年9月4日,四川渠县青神乡东汉墓前石人像。图为石人像前胸及底部。 (余俊华) 石人像平躺在地边 2012年9月4日,四川渠县青神乡东汉墓前石...
重庆大渡口区大树林东汉墓抢救性发掘清理工作近日完成,这也是第二例东汉陶棺墓。 据了解,大树林东汉墓位于重庆大渡口区跳蹬镇石盘村七组,地处长江左岸的三级阶地之上。该墓是当地村民修建临时道路时发现,重庆市考古所与大渡口区文物管理所近期联合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考古专家介绍说,该墓形制为砖结构券顶单室墓,平面呈“凸”字形,由甬道、墓室两部分组成。墓室出土一具陶棺,除棺盖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