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巫山博物馆馆藏东汉庖厨俑 巫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物数量居库区之首。长江和大宁河的纵横交错,孕育了巫山美丽迷人的自然风光和色彩鲜明的地域文化,这里不仅是龙骨坡文化、大溪文化的发源地,还是巴文化、楚文化和巫文化的交汇点。204万年前的“巫山人”的发现,动摇了人类演化理论;5000多年前的大溪文化是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一颗璀璨的明珠。 2012年12月1日,巫山博物馆在巫峡江畔落成并对...
巫山博物馆馆藏东汉庖厨俑 巫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物数量居库区之首。长江和大宁河的纵横交错,孕育了巫山美丽迷人的自然风光和色彩鲜明的地域文化,这里不仅是龙骨坡文化、大溪文化的发源地,还是巴文化、楚文化和巫文化的交汇点。204万年前的“巫山人”的发现,动摇了人类演化理论;5000多年前的大溪文化是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一颗璀璨的明珠。 2012年12月1日,巫山博物馆在巫峡江畔落成并对...
宜宾高铁施工挖出四东汉崖墓 发现人形陶俑 “宜宾发现东汉崖墓”追踪 近日,在宜宾高庄桥附近的成贵高铁施工现场发现了四个疑似古墓的洞穴,其中一个洞穴中发现了一个人形陶俑。经宜宾市文管所初步判断,洞穴系东汉晚期的崖墓,距今已1800余年。 昨日,来自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5名专家到达现场,正式开始对古墓进行清理挖掘工作。 挖掘现场忙碌 洞穴已基本露出原貌 昨日上午8...
挖掘过程中考古队员与挖掘工人需要频繁交流 “宜宾发现东汉崖墓”追踪 近日,在宜宾高庄桥附近的成贵高铁施工现场发现了四个疑似古墓的洞穴,其中一个洞穴中发现了一个人形陶俑。经宜宾市文管所初步判断,洞穴系东汉晚期的崖墓,距今已1800余年(本报曾报道)。昨日,来自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5名专家到达现场,正式开始对古墓进行清理挖掘工作。 挖掘现场忙碌 洞穴已基本露出原貌 昨日上午8时,5名专家到达现场...
“宜宾发现东汉崖墓”追踪 近日,在宜宾高庄桥附近的成贵高铁施工现场发现了四个疑似古墓的洞穴,其中一个洞穴中发现了一个人形陶俑。经宜宾市文管所初步判断,洞穴系东汉晚期的崖墓,距今已1800余年(本报曾报道)。昨日,来自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5名专家到达现场,正式开始对古墓进行清理挖掘工作。 挖掘现场忙碌 洞穴已基本露出原貌 昨日上午8时,5名专家到达现场开始对古墓进行清理挖掘工作...
洞穴内发现的人形陶俑 位于坡地高处的洞穴已被警戒线保护 洞穴入口 8月15日,位于宜宾高庄桥附近的成贵高铁施工现场,发现了四个疑似古墓的洞穴,施工人员在其中一个洞穴中发现了一个人形陶俑。经宜宾市文管所初步判断,洞穴系东汉晚期的崖墓,距今已 1800 余年。目前,警方已对洞穴采取了24小时保护措施,等待省级文物部门到现场清理挖掘。 挖出洞穴和陶俑 在位于高庄桥小学...
最近几天,济南市济阳县白杨店村村西头意外挖到在整修水利时东汉时期的古墓,记者来到现场,附近的村民告诉记者此处原先是一处小水塘,由于最近干旱,村民在整修水利时,意外的挖到了几块带有画像的石柱。 随后文物部门赶到后,一处深十余米、长约8米、宽约7米的大坑逐渐被清理了出来。生活帮帮办在现场看到,深坑明显的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四周和地面都有青砖铺地,中间还有四根刻有特殊花纹的石柱矗立。据协助清理...
工作人员正在发掘中 村民求雨却挖出东汉古墓 事发山东济阳垛石镇白杨店村,发掘工作仍要持续十余天 近日,山东济阳县垛石镇白杨店村村民挖“龙窝”求雨,却挖出东汉古墓。 6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济阳县垛石镇白杨店村,在村子西侧1000米处的小路上满是前来观看古墓的村民。“听说挖出宝物来了,这不过来瞧瞧。”不少村民均抱有好奇心站在古墓周围,并拿出手机拍照。走近一看,地面有一...
上月下旬,龙游县博物馆考古专业人员在城东建材市场取土工地上发现了一座被挖掘机揭露的古代砖室墓葬,并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清理发掘。 墓葬为凸字形砖室券顶墓,墓朝向96°。墓总长为5.6、宽2.4米,墓后壁残高1.6米。墓墙用砖双层,墓底砖平铺二层,砌筑结构较为讲究,系我省同时期中型规格墓葬。墓葬曾经多次盗掘、扰乱,但仍出土了7件文物,为1件釉陶双耳罐、2件青瓷碗、1件青瓷簋、1件青瓷盘口壶和...
1日,河北涿州博物馆展出的罕见文物精品——能升降的东汉“彩绘陶镜台”。 河北省涿州市博物馆以展出东汉“彩绘陶神灯”和能升降的东汉“彩绘陶镜台”等2000件精品文物而吸引众多民众慕名参观,并创造了开馆一月参观人数破5万的流量纪录。 31日上午10时许,中新网记者在位于涿州市华阳西路的涿州博物馆门前看到,有约50名游客手持身份证自觉排队等候免费领票,取票后在入口处接受行李物品安检,依次...
古墓上的青砖都雕有花纹 7月30日骄阳似火,赣州市八一四大道与文明大道交界处水泵厂棚改项目工地上惊现一古墓,经赣州市文物局考古专家初步断定为东汉时期古墓,正在抢救挖掘中。 据现场赣州市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古墓是29日下午五时左右被现场施工人员发现的,但古墓后半部分已被破坏,现场没有发现棺椁,估计是因为年代久远,棺材腐烂化为泥土。今天一早开始抢救性挖掘,目前被泥土掩埋的古墓已挖出一米...
“突然挖出一拱形建筑,一开始还以为是下水道,等中午看到铭文砖,才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座古墓。”7月29日,赣州市文明大道原水泵厂棚改地块建筑工地发现一墓葬后,一肖姓经理立即向市博物馆报告。30日,赣州市博物馆研究员万幼楠告诉记者,经考古发掘,初步判断这一墓葬为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墓葬。 发现:初以为下水道 7月30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现场了解情况。此时,现场已经拉起了警戒线,考古人员...
赣州城区发现古墓葬 初步判断为东汉至南北朝时期所建 “突然挖出一个拱形建筑,一开始还以为是下水道,等中午看到铭文砖,才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座古墓。”7月29日,赣州市文明大道原水泵厂棚改地块建筑工地发现一墓葬后,一肖姓经理立即报告了市博物馆。30日,赣州市博物馆研究员万幼楠告诉记者,经考古发掘,初步判断这一墓葬为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墓葬。 7月30日10时许,记者来到现场了解情况。据工地建设方肖经...
墓葬现场 墓葬现场 为配合济南-祁门高速公路的建设,今年2月底,受安徽省文物局委托,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人员,对涡阳县西阳镇大葛楼村临近工程的区域,可能涉及到的墓群范围进行了考古勘探和抢救性发掘,历时3个多月,实际清理古墓葬6座,发现各类文物100余件(套)。目前,出土文物正在修复、整理,墓葬区域的高速公路工程已经完工。 六座墓葬东西并列 据了解,大葛楼墓群位于涡阳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