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高技术仿品添加的典型化学成分有哪些?有识别的参考数据公布吗? 在现代瓷器仿品中,目前发现在瓷胎、瓷釉和色料中人为添加的元素有镍(Ni)、锌(Zn)、铷(Rb)、锆(Zr)和钡(Ba)等,最常见的是添加锌(Zn)和钡(Ba),是科学识别现代仿品的重要依据。添加化学成分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有在瓷胎、瓷釉和色料中单独添加锌(Zn)或钡(Ba)一种化学元素的;有在瓷胎、瓷釉和色料中单独添加数种化学成分的;...
古陶瓷胎、釉和色料中微量元素成分含量真的难以仿制吗? 古陶瓷一般就地取材,原材料经过粉碎、淘洗、混合和加工,成型干燥后通过烧制成瓷器。根据科学分析,古陶瓷胎和釉中的化学成分可分为主量成分和微量成分,按元素分为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古陶瓷胎和釉中的化学成分 主量成分 Na2O、MgO、Al2O3、 SiO2、P2O5、K2O、CaO、TiO2、MnO、Fe2O3 微量元素 As、Ba、B...
仅凭一个瓷釉测量点的数据能进行真品和仿品判断吗? 在任何一件完整器的瓷胎、瓷釉和色料中的化学成分是不均匀的,即在不同位置测量会得到不同的分析数据,同一件瓷器上各种化学成分存在一定的变化范围,只用单个瓷釉测量点的数据进行真仿判断,不同时间检测会得出不同的分析结论。 人为添加化学成分的方法有多种多样,瓷胎、瓷釉和色料中添加的化学成分都不能漏检,必须进行瓷胎、瓷釉和色料多点检测才能获得可靠性高的结...
《中国科学技术史¾陶瓷卷》公布的数据可以实现现代仿品的科学识别吗?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从事古陶瓷科学研究近80年(根据该所网站),分析了数千个样品的主要成分(Na2O、MgO、Al2O3、SiO2、P2O5、K2O、CaO、TiO2、MnO、Fe2O3),对中国古陶瓷的烧制工艺、生产技术发展、胎釉配方改进和技术发展史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得了许多成果。在《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一...
只用十个主要成分(Na2O、MgO、Al2O3、SiO2、P2O5、K2O,CaO,TiO2、MnO、Fe2O3)的数据能进行现代仿品的识别吗? 分析古陶瓷中10个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可以研究中国古陶瓷的烧制工艺、生产技术发展、胎釉配方改进和技术发展史,还可以用于古陶瓷窑口辨别即溯源。如果相距较近的窑口所使用的原材料有明显差异,也可以用主要成分的数据进行窑口识别。 目前,陶瓷原料厂家配备分析设...
具有实用价值的古陶瓷科学检测方法有哪些?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是什么? l 目前比较实用的直接年代测量方法有以下几种: 碳十四测年:通过测量碳同位素变化确定年代,由于瓷器中有机碳含量极低和半衰期限制,只适合测量史前陶器的烧制年代。 热释光测年:通过测量热释光量确定烧制年代,适合测定唐代以后陶瓷的年代。目前科学识别人工辐照作伪已取得进展,但还没有达到实用阶段。明显的缺点是要取样,为了识别人工作...
什么是科学的古陶瓷仪器检测? 应用成熟的科学方法和仪器设备,系统研究了大量窑址考古发掘和出土的、产地和年代明确的古陶瓷标准样品,掌握了不同窑口、时代和类型的古陶瓷内在变化规律,建立具有实用价值的识别产地、年代和真伪的量化科学标准,通过完整器的分析和数据比对,给出科学的分析结果。
12月21日,龙山县组织召开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保护规划中期成果汇报会。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开进、县政协副主席张健民出席会议并对编制保护规划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会上,县文物管理局负责人介绍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保护的基本情况。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研究所刘煜教授详细介绍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保护规划中期设计情况,提交了基本文本。龙山县发改、财政、规划、国土、交通、旅游、文化等...
法国科学家团队开发出名为“FlyVIZ”视觉装置,可让使用者看到周围360度 虽然大自然无法为人类提供360度的视觉感觉,但是我们能够再一次借助技术来弥补我们进化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法国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种头盔装置,借助头盔上高低技术的精妙组合能够给予使用者观察四周环境的能力。这一次他们真的是借助镜子完成这种装置,至少部分是这样的。 这个名为FlyVIZ的系统是由法...
在保存软体动物的化石中,大名鼎鼎的琥珀即将让位。水蛭茧成为可以数亿年保存软体动物化石中的新成员。 蚕茧通常是将许多类似于水蛭和昆虫幼虫的物种隐藏起来,就像是黏液覆盖的蛋形容器,它们非常坚硬,进而多会变成化石。大约在二十年前,挪威的科学家找到了一个被保存很好,完美无瑕的线虫类昆虫化石,这只昆虫被嵌入在一个已经成为化石的蚕茧壁中,不过当时没有人再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这次,美国堪萨斯大学古生物学家...
近日,一件“女娲遗骨”事件引起一片哗然。事情起源于23位专家达成的一项共识,认为日前在山西吉县人祖山娲皇宫女娲塑像下发现的“皇帝遗骨”,可能属于传说中史前“三皇时代”的“娲皇”遗骨。根据北京大学C14同位素测年,该遗骨距今约6200年。 曹操墓、女娲骨,西门庆、孙悟空故里之争,近年来,随着旅游经济的发...
据媒体报道,日前在山西吉县人祖删皇宫女娲塑像下发现了“皇帝遗骨”,据北京大学C14同位素测定,成人头骨为至今6200年前。23位神话、考古学专家考察后表示:可能属于传说中的女娲遗骨。但是北大考古学教授刘绪则称,三皇五帝只是传说,都很“玄”。 众专家考证发现了女娲遗骨,让人们享受了一回波荡诡谲的神话大餐。然而,激动之余,我们不由得思考,专家的R...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