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灵宝市阳平镇黄帝铸鼎原景区“轩辕黄帝铸鼎碑铭”碑刻封碑保护工作近日圆满完成,同时封闭保护的还有黄帝铸鼎原历史遗存一对汉代门墩。 经考证,荆山黄帝铸鼎原景区保存着一通唐贞元十七年(公元801)“轩辕黄帝铸鼎碑铭”碑刻,此碑是全国迄今发现的最早记载黄帝功绩的碑刻,也是唯一一通记载黄帝采铜铸鼎的碑刻,对研究黄帝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黄帝铸鼎原悠久历史的见证。封闭保护的汉代门墩,雕有鸟兽花饰,又为...
作为民族始祖的黄帝起于何时? 拜祭黄帝究竟应该在陕西还是在河南?这一争议最近爆红网络,使得人们重新关注“拜祭黄帝”这个话题。其实,拜祭黄帝,自古有之。历史上的大一统政权中,不独汉族政权公祭黄帝,少数民族政权也从不缺席这一活动,其中清代尤甚。清代一方面承前朝之制,设黄帝神像于帝王庙中,皇帝多次亲临致祭;另一方面常派专员致祭黄帝陵寝,规格隆重,一般是三年一次,若遇特殊事由,随时致祭。 那么问题来了...
9月7日下午,省委书记赵正永、省长娄勤俭在西安会见了来陕出席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文化部部长雒树刚。 双方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视察重要讲话,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共同做好黄帝陵祭典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筹备等工作,努力推动陕西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 文化部副部长丁伟,省委常委刘小燕、梁桂,副省长姜锋一同会见。
近日,中国侨联确认了首批22个“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其中我市的仙都黄帝祠宇和青田华侨历史博物馆榜上有名。 据了解,作为华夏民族的共同始祖,黄帝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崇拜,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重要的精神纽带。作为中华文化的源泉,黄帝文化经过不断兼收并蓄和发扬光大,已成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内在动力。而青田华侨历史博物馆则是青田县第一座以弘扬华侨精神、传承华侨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全面、细致地记...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摘要】千百年来人们从未放弃对《史记》中记载的黄帝涿鹿之战真实性的探讨和论证。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大量考古新发现,黄帝文化逐渐被学界所认知,而考古揭示出的黄帝文化迁徙与发展的历程,又让人们看到黄帝文化在涿鹿的存在。因此,黄帝涿鹿之战不仅仅是古史传说,而且是有其考古学依据的。 【关键词】黄帝;涿鹿之战;冀西北;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新...
关于“三皇五帝”,古代典籍多有记载,但在考古发掘中鲜有实证。历史学者、辽宁省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雷广臻教授,多年来通过对红山文化玉器的悉心研究,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古文献记载的黄帝图腾,有红山文化玉器与之对应。 图腾:最早的社会组织标志和象征 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意思为“它的亲属”“它的标记”。 在原始人的信仰中,通常认为本氏族人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大多数情况下,...
印章文化是我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自我国陶器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起,便有最原始的制陶即模制法,受此法启发,先民们直接在陶胚上拍上刻纹,这成为我国装饰图案和中国印艺术的渊源。玺印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以出现,到了秦始皇一统天下,印玺成为了证明当权者权益的法物,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 印玺陪伴着我国历史走过你征我伐,见证了历史文化的浮浮沉沉,而田黄石在漫长的印章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历史地位,明代的田黄...
黄土高原上的石峁古城周围发现十余座“卫星城” 上古神话里,居于五帝之首的黄帝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故乡在哪里,由于没有考古学上的证据,始终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并没有定论。 最近,黄土高原上,黄河支流秃尾河和它的支流洞川沟交汇处山梁上一座正在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超级古城——石峁古城,让人们对揭开黄帝的历史之谜,有了新的期盼。 石峁遗址坐落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高家堡镇洞川沟附近的...
今日,华商播报记者获悉,陕西省继丝路申遗成功后,黄帝陵、陕西汉唐帝王陵等文化遗产也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8月28日,陕西省政府在西安召开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会议,总结表彰全省丝绸之路申遗工作,部署全省今后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申遗工作。目前,陕西省除了西安城墙、韩城党家村古建筑群、榆林统万城列入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外,丝路申遗成功后,陕西省还将加快编制丝绸之路拓展项目,如明德门遗址、含光...
记者从省祭陵办获悉,国家文物局近日已决定,将联合国家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黄帝陵保护行政法规,将黄帝陵保护上升为国家法规,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这笔丰厚的物质和精神遗产。 多年来,在全社会的支持下,陕西在黄帝陵保护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2010年颁布的《陕西省黄帝陵保护管理办法》,为保护黄帝陵提供了进一步的法制保障。 黄帝陵冢位于我省黄陵县桥山之巅,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
人面四方鼎上的黄帝面容 “黄”和“鲧”的上古发音惊人的相似,这是十分古怪的事情。夏人总共只祭拜两位大神,而其名字的发音居然一样,在完全依赖语言进行交流的前文字时代,这种现象完全不合逻辑。唯一能加以解释的理由,就是它们为同一个神祇,而在历史传播中被人施行了分身手术。黄帝是有熊氏信奉的大神,正如此前已经论及的那样,这有熊氏之“熊”,并非大型哺乳类熊科动物的图腾,而是卵生爬行动物“三足鳖”——“能”的...
近日,国家文物局决定联合国家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黄帝陵保护行政法规,这是陕西省2010年颁布《陕西省黄帝陵保护管理办法》以来,国家首次将黄帝陵保护上升为国家法规,为保护黄帝陵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法制保障。 国务院1961年公布黄帝陵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世称“天下第一陵”。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亲自批示,请周恩来总理部署对黄帝陵进行维修保护,并委托郭沫若同志为...
记者从陕西省祭陵办获悉,国家文物局近日已决定,将联合国家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黄帝陵保护行政法规,将黄帝陵保护上升为国家法规,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这笔丰厚的物质和精神遗产。 多年来,在全社会的支持下,陕西在黄帝陵保护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2010年颁布的《陕西省黄帝陵保护管理办法》,为保护黄帝陵提供了进一步的法制保障。 黄帝陵冢位于我省黄陵县桥山之巅,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1961年...
记者昨日上午从陕西省公祭黄帝陵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日前,陕西省已全面启动“黄帝陵祭典活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桥山之巅,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第一号,世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祭典活动最早见诸史料的是周威烈王四年(前422年)秦灵公专祭黄帝。汉代...
9月23日,陕西省政府法制办全文公布《黄帝陵保护条例(草案)》(简称《条例》),面向社会各界征集《条例》的修改意见,标志着自2010年2月1日生效的《黄帝陵保护管理办法》将被《条例》所取代,以提升黄帝陵保护管理的法规要求。 《条例》指出,黄帝陵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黄帝陵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文物主管部门依照文物保护法、本条例和其他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负责黄帝陵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