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8月2日下午,“新时代 新思想 新作为 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聚焦德阳”采访团来到四川广汉,走访三星堆博物馆,近距离探秘和感受古蜀文化的魅力。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摄影 廖志全) 据悉,三星堆古遗址分布面积12平方公里,文化延续时间从距今4800年到2600年,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春秋早中期,这是目前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现...
1999年秦兵马俑二号坑G18中段北壁附近发现的绿面俑。 张天柱摄 2013年6月29日,90岁高龄的基辛格博士第五次来陕参观兵马俑。 张天柱摄 1991年11月5日,时任法国总理雅克·希拉克第二次来到兵马俑博物馆参观。 资料图片 秦兵马俑一号坑早期发掘现场。 资料图片 秦兵马俑一号坑全景图。 张天柱摄 第一位探访秦俑的外国元首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曾意味深长地说:“一个伟...
第29届香港书展7月18日至24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今年的书展以“爱情文学”为年度主题,聚集全球37个国家及地区约680家参展商,规模为历年之最。今年的书展共吸引104万人次入场,打破历届纪录。 680家参展商 规模破纪录 书展一个展位的付款台前排起了长龙。(来源:中新网) 今年书展共吸引39个国家及地区的约680家参展商参与,其中奥地利、希腊、捷克及爱尔兰的书商首次参展,...
(原标题:探寻民俗文化魅力 乐享暑期生活) 7月25日,一名小朋友和家长在广东省博物馆的广东历史文化展厅内参观。 7月25日,一名小朋友和家长在广东省博物馆的广东历史文化展厅内了解广东客家人的农耕文化。 7月25日,小朋友们在广东省博物馆的广东历史文化展厅内参观。 暑假期间,不少孩子来到广东省博物馆,通过参观文物,学习广东地方历史、民俗文化,丰富暑期生活。新...
作为庆祝中毛建交45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第二届中国文化周暨第十二届龙舟节20日至26日在印度洋岛国毛里求斯举行。在此期间举办的南京非遗文创展、“南京之夜”文艺晚会、海上龙舟赛等活动精彩纷呈,吸引了大批毛里求斯民众及各国游客参与。 在南京非遗文创展上,来自南京的6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南京剪纸、秦淮灯彩、绳结等6项非遗传统工艺。观众们在每个展位前久久驻足,赞叹传承人精湛的技艺,感受中国传统...
宝石之所以千百年来为人们衷爱是因为它们的材质自身不但稀有而且美丽。人们常说“珠光宝气”,其实“光”和“气”在宝石上是一个意思,就是指宝石的光。那么宝石的光到底有什么特别呢?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宝石的几种光泽。 根据宝石光泽的不同,可以分为金刚光泽、玻璃光泽、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等。对于宝石矿物来讲,绝大部分为玻璃光泽,金属光泽和半金属光泽极少。另外,由于反射光受到宝石矿物颜色、表面平坦程度、集合...
图1 图2 图3 图4 ■安徽望江 宋康年 1986年,“安徽省文物普查暨珍品展”曾展出了怀宁县金拱公社杨家牌出土的一组春秋晚期青铜器。这组青铜器造型奇特、制作精美,1982年3月1日出土于安徽省怀宁县与桐城县交界处,因农民掘土时发现。1985年冬,怀宁县开展文物普查工作时被征集入藏在怀宁县博物馆,经鉴定为一级文物。现将这组青铜器介绍如下: 青铜蝉纹鼎(图1),...
打造文创“瞪羚” 绽放时代魅力 ——“2018北京文化创意大赛”北京赛区初赛顺利收官 光明网讯(记者袁晴)这个夏天,热闹非凡。俄罗斯世界杯来了,“华夏银行杯”2018北京文化创意大赛也来了……有人说,论精彩程度,这个文创产业领域的“世界杯”毫不逊色于俄罗斯世界杯。当然,如果你关注了本届文创大赛的初赛环节,你就会明白此言非虚。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也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文化创意产...
《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个节目火了,相信大家一定都看过吧,节目里各种奇珍异宝,都能卖出天价,想想都让人心动。看完以后都感叹为什么自己家里没有一件这样的宝物呢。有宝物的人说了,有是有,但是破损了,那和没有又有什么区别呢。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文物修复这个行业将破损的宝物修好,修复后价值翻十倍。不信?那就一起看看吧。 ▲文物破损时的照片 ▲文物破损时的照片 看上去是不是很厉...
纱绣女袍、刺绣女龙袍、对襟女褂、刺绣高跟小脚鞋、刺绣船鞋、刺绣枕顶……真实的清朝女子服饰到底是什么模样?今日,“清朝闺秀服饰展”在东华大学纺织服饰博物馆正式开展。30件清朝上流社会,尤其是贵族、官宦家眷中的女性穿用服饰集体亮相,向观众展现了清朝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 红色锻地刺绣披肩领女龙袍(清代) 清朝是由满族建立的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特殊的历史背景赋予了满、汉民族融汇互补、丰繁...
5月20日是第28个全国助残日。今年的主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如何让残疾人与正常人一样可以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浙江省博物馆早有这方面的意识,并且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服务,让残疾人在博物馆里能找到适合的学习体验。 5月17日下午,杭州聋人学校14名九年级的学生走进浙江省博物馆,在讲解员与手语志愿者的带领下进行了体验学习。通过这段特殊的博物馆之旅,他们在体会到文化...
4月17日下午,由大栅栏街道妇联主办,大栅栏琉璃厂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中心承办的大栅栏街道“魅力巧娘”非遗小课堂第四期扎染艺术技法在93号博物馆开课。来自延寿、石头、三井等社区的20余位巧娘参加了本次课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扎染的知识以及各种扎染的方法。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国...
图为展出的珍贵的带有文字的纸质文物 图为展出的彩陶人俑 图为展出的彩陶器物 “汉唐火州丝路风采——吐鲁番汉唐文物精品展”11日在广东东莞市袁崇焕纪念园综合展厅开展。来自新疆吐鲁番的50多件汉唐文物精品集中亮相,展现古丝绸之路灿烂文化。 新疆吐鲁番地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遗址1491处,被誉为“世界上最富有的露天考古博物馆之一”、“中华灿烂文明的活化石,西域丝路精妙绝伦的...
盲人在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引领下,用指尖感受石刻文化。记者 武亦彬摄 昨日,4位盲人走进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用手“摸”读历史。市文物局希望此次尝试,能帮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感受文物的魅力。 展厅里,一尊北魏太和造像静静矗立,这是北京仅存的最完整、最古老的石佛。讲解员李晶鼓励着参观者:“这是一尊复制品,一比一等大。大家不妨亲手摸一摸,感受一下。” 王志华伸出双手,轻轻触到...
4月10日下午,由大栅栏街道妇联主办,大栅栏琉璃厂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中心承办的大栅栏街道“魅力巧娘”非遗小课堂第二期绳结艺术技法在火神庙开课。来自延寿、石头、三井等社区的20余位巧娘参加了本次课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传统中国结作品及创意生肖狗作品。 “今天编制的中国结需要用到同心结和盘长结”,授课老师一边讲解如何编制,一边开始指导巧娘们,先用彩钉把中国结的线固定到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