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烟台市博物馆馆藏金属胎珐琅器精品展9月20日在博物馆一楼西侧特别展厅开展,展览将持续至10月30日。 在中国数千年的工艺美术发展史上,有一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身影,它就是珐琅器。中国传统珐琅工艺是在本土传统工艺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与融合,经明、清两朝和近代以来的兴衰,如今又绽放出新的光芒。 烟台市博物馆馆藏金属胎珐琅器集中于掐丝珐琅和画珐琅,尤...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9月1日援引法新社报道,考古学家8月31日表示,从吉萨金字塔旁挖掘地点发现的一块木头,首次显示古埃及人曾使用金属制造船只。 根据报道,上述木头长8米,宽40厘米,厚4厘米。考古学家在一艘船的组件中,发现圆形及U型金属钩子。这艘船与埋在大金字塔旁的胡夫太阳船于同年被挖掘。若干太阳船被埋在王室陵墓旁的墓穴,它们可能被用于法老王葬礼仪式,或作为阴间的交通工具。 埃及...
近日,湖北宜昌博物馆委托北京鉴衡文物修复中心开展的文物修复项目,历时近5个月,218件(套)馆藏金属文物修复成功,终期评估工作即将进行。 整个修复工作,坚持遵循“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等原则,采用传统修复方法,工艺流程严谨,修复材料安全可靠,成功地保护了这批金属文物,恢复了原有的风貌,使其历史、艺术价值得以充分体现,丰富了新馆陈列展览内容,积累了文物保护经验。同时,配合宜昌博物馆新馆建...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9月1日援引法新社报道,考古学家8月31日表示,从吉萨金字塔旁挖掘地点发现的一块木头,首次显示古埃及人曾使用金属制造船只。 根据报道,上述木头长8米,宽40厘米,厚4厘米。考古学家在一艘船的组件中,发现圆形及U型金属钩子。这艘船与埋在大金字塔旁的胡夫太阳船于同年被挖掘。若干太阳船被埋在王室陵墓旁的墓穴,它们可能被用于法老王葬礼仪式,或作为阴间的交通工具。 埃及古物部官...
近日,以色列一家族向该国文物局呈献了其家族祖传的3,500 年前最古老金属工件。据了解,吉夫阿塔伊姆 (Givatayim) 市麦兹里哈 (Mazliah) 家族联系到了以色列文物局 (Israel Antiquities Authority) 代表,并邀请他前往家中查看其父亲、已故马塞尔•麦兹里哈 (Marcel Mazliah) 遗留下来的一系列金属工件。据以色列文物局主任阿亚拉•莱斯特 (A...
为支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2016年4月中旬陕西历史博物馆暂停了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哈密博物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合作项目,全力投入到普查工作中。经过三个多月的日夜奋战,7月30日陕历博文物普查工作圆满结束。8月8日陕历博文物保护专业人员重赴新疆,文物保护合作项目得以重启。 近些年来,按照国家文物局对央地共建博物馆的要求,陕历博依托多年积累的文物保护资源优...
名称:腰带上的金属片 材质:青铜 尺寸:长27.6厘米 宽20.7厘米 厚0.8毫米 制造年代:哈尔施塔特时期 (公元前7/6世纪) 出土地点:奥地利蒂罗尔州 弗利斯镇 发现时间:1990年10月24日 收藏地点:弗利斯考古学博物馆 在考古学领域,西欧和中欧的铁器时代早期文化又被称作“哈尔施塔特文化”,得名于在奥地利萨尔茨堡东南的哈尔施塔特小镇发现的史前文明遗址。从公元前8世...
预计今年结束船内考古发掘工作羊城晚报讯记者黄宙辉、郑迅,实习生吴大海,通讯员张晓斌摄影报道:著名的南宋沉船“南海I号”保护发掘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9日,记者从该项目方获悉,经过两年的保护发掘工作,截至2016年1月5日,“南海I号”沉船共出土文物14000余件套,其中不乏珍品。专家预计,船内考古发掘工作将于2016年基本结束。 “南海Ⅰ号”发现于1987年,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尺寸最大的宋代沉船。其...
据韩联社11月30日报道,朝鲜开城满月台高丽王朝宫城遗址时隔59年再次出土金属活字,被视为证明朝韩联合发掘文物权威性的重大发现。 据报道,朝韩历史学家协议会30日在中央政府首尔办公大楼举行“2015年开城满月台遗址发掘成果新闻发布会”时表示,在过去6个月的时间里对遗址西部建筑群7000平方米面积进行了发掘调查,共发现19栋建筑遗址和3500多件文物。其中,于本月14日在建筑群南端神凤门以西255...
11月20日,金属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挂牌仪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举行,来自国家文物局各重点科研基地、相关文博科研机构的代表出席挂牌仪式。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共同为基地揭牌。 刘玉珠在挂牌仪式上致辞,充分肯定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在文物科技保护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他说,历经近60年的发展,中国国家博物馆形成了一支具有自身特色和技术优势的科研队伍,尤其在金属...
受国家文物局委托,由我院承办的“2015年度海洋出水金属文物修复技术培训班”于2015年10月12日在广东省阳江市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正式开班,也是我院第三次承办文博系统出水文物保护修复专题培训班。 国家文物局专家与培训处处长佟薇,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詹长法,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宋建忠,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馆长黄铁坚、副馆长黄刘生等参加了开班仪式。 本次参加培训的学员来自全国...
沪上第一家金属玩具博物馆日前正式开馆(网络配图) 很多市民对铁皮玩具可谓印象深刻,只要拧紧发条,小玩具就会动起来,这些都是童年时最为奢侈的玩伴。如今,这些美好的记忆将再次重现,沪上第一家金属玩具博物馆日前正式开馆,3000多件来自不同年代的铁皮玩具一一陈现。 拧紧发条,铁皮青蛙就在地板上扑腾起来,憨态可掬、引人发笑,这样的童年记忆对于20世纪70年代之后诞生的孩子们是那么熟悉。作为我...
生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孩子们记忆里都有一只铁皮青蛙,只要拧紧发条,铁皮青蛙就可以在地板上扑腾一阵子,憨态可掬。铁皮玩具成了一个时代的烙印。 日前,坐落在凉城路1315园区内的上海金属玩具博物馆正式开馆,3000件产自不同年代的铁皮玩具集中亮相,为市民开启“时光之旅”。 1 玩具珍品齐聚 上海金属玩具博物馆1000平方米的展厅分为主题展、玩具互动和金属玩具大家族三大区域。 主题展区由一排火...
雍正皇帝(即爱新觉罗胤禛)时期是金属胎珐琅器发展的重要阶段,从清宫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来看,雍正朝烧制的金属胎珐琅器中,只有掐丝珐琅和画珐琅两种,这与目前所发现的清宫遗存实物是相吻合的。 一、掐丝珐琅 掐丝珐琅是在金、铜胎上以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之后经焙烧、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而成,它有着五彩斑斓、华丽夺目的魅力。 目前落雍正款的掐丝珐琅器,仅台北故宫典藏的一件仿古...
雍正皇帝(即爱新觉罗·胤禛)时期是金属胎珐琅器发展的重要阶段,从清宫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来看,雍正朝烧制的金属胎珐琅器中,只有掐丝珐琅和画珐琅两种,这与目前所发现的清宫遗存实物是相吻合的。 一、掐丝珐琅 掐丝珐琅是在金、铜胎上以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之后经焙烧、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而成,它有着五彩斑斓、华丽夺目的魅力。 目前落雍正款的掐丝珐琅器,仅台北故宫典藏的一件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