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陕西省文物局下发《关于开展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匠调查登记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对文化遗产保护工匠人才队伍现状开展调查登记工作,为组建工匠联盟和加强全省工匠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依据。 调查登记范围共有三类:考古技工即从事考古调查对古墓葬、遗址进行钻探、挖掘、测绘、整理人员;文物建筑修缮技工即运用中国传统工艺或地方特色工艺对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
451米、529米、606米、1003米…… 自4月20日起,6位水下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北礁海域不断刷新自己的下潜工作纪录,用探索的目光观察更深、更广阔的海底世界,期待寻找可能沉睡在深海中的文化遗存。 借助载人深潜技术,他们突破了我国水下考古以往大多集中于40米以浅海域工作的局面,主动出击,奋力打开了神秘的深海之门。以此为起点,我国水下考古事业开启全新篇章。 邂逅载...
这是4月20日拍摄的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执行第一次下潜任务(资料照片)。 正在西沙群岛北礁海域进行的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连日来进展顺利,在23日执行第四个潜次的过程中发现并带回本次调查的第一个文物标本——一个陶罐。新华社记者 施雨岑 摄
为配合台州市城市绿心路桥区桐屿片区工程建设,4月20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对桐屿窑址群开展文物保护专题调查。 桐屿窑址群位于路桥区桐屿街道埠头堂村、盐岙村、杜岙村、高峰村永宁山南麓及其余脉大仁山、王家山山坡上,现是枇杷园和杨梅地。根据瓷片胎釉特征分析,为汉-南朝时期。这些窑址瓷片零星散落于耕作层0.5-0.8米深处,长宽不一,共有窑址10来处,分别为大畈坦窑址、红砂岭窑址、虎头山窑址、...
近日,海宁市博物馆(文保所)的“海塘的价值挖掘与展示研究创新团队”对黄湾镇二线老海塘开展野外调查工作。团队成员对头二圩、大山圩、小山圩段海塘进行了实地考察,基本理清了各段海塘的历史沿革和建筑结构,掌握了各段海塘的现存状况。在大山圩段海塘调查中还新发现清代修塘工程石碑一通。 “海塘的价值挖掘与展示研究创新团队”成立于2017年,并入围省文化厅2017年浙江省文化创新团队名单。该团队旨在挖掘海宁...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获悉,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与四川大学考古系、山南市文物局组成的考古工作队在对西藏山南琼结县琼结河流域进行为期三年全面考古调查时,新发现数量众多文物点,刷新了该区域已登录文物点数量。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考古专家陈祖军告诉记者,2015-2017年间,考古队在此区域考古调查中新发现各类文物点共计51处,新发现文物类别包括古遗址6处、古墓葬26处、古建筑...
“过去三年,雅鲁藏布江中游的琼结河流域考古调查新发现古遗址、古墓葬、石窟等文物点共计51处。”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陈祖军12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充分表明西藏境内的不可移动文物点(尤其是分布于旷野的文物)数量不止第三次中国文物普查登录的4277处。 陈祖军介绍,2015年至2017年,该所与四川大学考古系、山南市文物局组成的考古队对雅鲁藏布江中游的山南市琼结河流域进行考...
2017年雄安新区考古调查登记各类文物遗存263处,其中遗址189处、墓葬43处、古代建筑15处、近现代文物16处。文化遗存时代早到新石器时代,晚到明清、近现代,历代遗存都有发现,地下埋藏文物尤以新石器时代、战国、汉代为多,涉及城址、聚落址、墓葬、窑址等;地上遗存,则多是明清时期的建筑、碑刻以及近现代革命史迹。这是记者从4月8日下午在北京召开的雄安新区文物调查专题报告专家咨询会上了解到的。 ...
记者从郑州市文物局获悉,今年郑州市将全面实施国有土地开发建设中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置改革,出让国有土地之前,文物部门会先对相关土地进行文物调查和勘探,然后根据文物勘查的结果,再决定地块是否适合出让。 根据改革实施方案,郑州市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单位接到考古工作申请后,与市级土地储备机构签订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协议,并于考古工作协议签订之日起20日(天气等不可抗力及阻工等不确定因素不包含在...
3月9日上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舟山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相关专家对定海历史街区进行了调查,并就城中村改造中的文物保护工作提出建议。 专家组认为,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定海区的历史脉络清晰,历史风貌基本完整,历史街区的格局、建筑等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当地政府在城中村改造时应制定一个专门的文物保护规划,统一指导城中村改造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在具体的工作中还应做到程序到位、业务到位、监管到位。另外,...
记者近日从工信部获悉,为统筹利用工业文化资源,发展工业文化产业,工信部将就全国工业遗产、工业博物馆有关情况进行摸底调查。 建设制造强国需要工业文化提供柔性支撑和精神动力。很多工业文化是从工业遗产中得到衍生传承的。我国已成立了中国工业遗产联盟,并将完善国家工业遗产认定工作制度,启动编制工业博物馆名录。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对工业遗产和工业博物馆的摸底调查旨在更好传承工匠精神...
2月6日上午,记者从奉化白杜鄞县故城考古成果新闻通报会上了解到,继“句章故城”之后,宁波地区最早古县城之一的鄞县故城具体位置已被找到。 根据考古发现,并结合历史文献与方志记载,可以确定奉化区西坞街道白杜村城山南侧为秦汉时期至隋代的古鄞县县治所在。 今宁波地区最早设立的四县是句章、鄞、鄮、余姚,古鄞县是其中之一。据文献记载,秦汉时期已设立古鄞县,直至隋代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并...
1月15至18日,舟山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组织人员对嵊泗县境内的摩崖石刻群开展了专项调查。 嵊泗县地处长江入海口与东海交界处,地理位置重要,历来为海防军事前哨,明清时曾为两省巡海督汛会哨处,保留了大量与海防和咏景有关的摩崖石刻题记。 此次调查主要围绕嵊泗县境内尚存的摩崖石刻,调查范围涵盖县内黄龙乡、枸杞乡、洋山镇陆域,涉及三普登录不可移动文物14处摩崖石刻,其中包括1处省级文保单位,8处县...
记者日前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阳关遗址考古调查与研究”项目2017年9月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联合考察队目前已经开始了调查勘探工作。“阳关在哪里”这一千年未解之谜,或将因此揭开。 阳关是汉王朝与西域区隔的重要地理标志,丝绸之路的必经关隘。汉武帝时期,“列四郡、据两关”中的“两关”指的就是阳关和玉门关。在《汉书》中,西域三十六国与汉王朝的距离都是以阳关为基准,如鄯善国楼兰城“去阳关千...
资料图 沉浸于璀璨繁星下的阳关古烽燧。 王斌银 摄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曾勾起世人对古丝绸之路的无限遐想,但阳关的确切位置在哪里?一直困扰中国文博学界很多年。中国官方近期首次启动“阳关遗址考古调查与研究”项目,对史料记载的多处“阳关位置”进行了综合科考。 历时近一个月,该项目完成40多处疑似影像点的实地验核,排除了有可能是古道、长城、烽台和壕堑的地点,确认了几处古代水渠、...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