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花觚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陈设瓷器,在民间主要用于插花,布置厅堂。它的造型多样,明代的花觚器形是上面是喇叭口,中间是鼓腹,下面是凤尾。至于,为何设置如此的器形,不得而知。 人们通常把早期的花觚描述为“尊”。随着瓷器烧造技术的不断提高,瓷器的造型更加丰富,很多陈设用瓷开始有了一定的实用功能。 花觚始于元代,主要流行于明嘉靖、万历至清乾隆这一段时期。早期的花觚除了陈设用之外,民间多用于插花,布置...
“人民街经营古玩店的胡老板是我交往多年的朋友,他深知我喜爱古代的青铜器,今年5月份,他到贵德游玩时,偶然间从一贩马人手中淘到一件仿商周的青铜觚。”80多岁的崔老爷子拿着一件宝贝走进了《社区周报》晒宝栏目,供大家鉴赏。 青铜觚本是盛行于商周时期的酒器和水器,而这件青铜觚是宋代人仿照商周时期的匠人制作的。这件青铜觚高21厘米,口圆直径12.5厘米,底足直径9.5厘米,青铜觚中间束腰的突出部分阳刻...
古铜彩蕉叶纹出戟花觚,清乾隆,高27.7cm,口径17.5cm,足径8.5cm。 花觚仿铜器造型,四面各有出戟。器身施古铜彩,局部纹饰描绘金彩,器体模印蕉叶纹,束腰处模印夔龙纹。外底印“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古铜彩的烧制较为复杂,首先要在高温下烧成茶叶末色釉,再于其上加绘金彩和绿锈斑色,然后入窑低温二次烧制,才能达到古旧斑驳的效果。乾隆时期的瓷器仿制出类拔萃,惟妙惟肖,其中尤以仿铜器...
釉里三色花鸟纹花觚,清康熙,高44.2cm,口径20.2cm,足径15cm。清宫旧藏。 觚撇口,长颈,鼓腹,高胫,近底处外撇,圈足。通体釉里三色(青花、釉里红、豆青)装饰。颈部绘孔雀、山石、牡丹。腹部绘螭龙、灵芝。胫部绘山石、玉兰、菊花、蝴蝶。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圈。 该器造型规整、挺拔,设色淡雅,绘画笔触细腻,观之使人赏心悦目。
天蓝釉花觚,清康熙,高18.1cm,口径10.6cm,足径5.9cm。 花觚口外撇,形如喇叭状,细颈,鼓形腰,胫部外撇,浅圈足。通体施天蓝釉,腰部饰凸乳钉,上下各饰三道凸起的弦纹。外底施白釉,署青花“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 瓷制花觚始见于元代,明清时多有烧制。除景德镇烧制外,尚有龙泉窑、德化窑等地制品。主要品种有青花、五彩、颜色釉等,多为陈设用品。这件花觚釉色匀净,十分雅致。
孔雀绿釉花觚,高27.5cm,口径19.9cm,足径7.5cm。 觚侈口外撇,颈部细长,长胫,近足处外撇,圈足,无款。通体施孔雀绿釉,开细碎纹片,颈、腹及腹胫相接处各刻弦纹两道。 此觚造型仿古铜器,装饰简洁,釉呈青翠色,釉面玻璃质感强,是一件精美的陈设瓷。
五彩牡丹玉兰纹花觚,清顺治,高38.7cm,口径18cm,底径12.3cm。 觚(gū 音孤)撇口,直腹,中间略凸,胫(jìng 音敬)部外撇,平底。通体白釉闪青,口沿施酱釉。器身以青花五彩装饰。画面分三层,上部绘月影洞石花卉,牡丹、玉兰等众多花卉簇拥在洞石周围,竞相开放,五彩斑斓。腰部绘两组饱满的石榴纹。胫部绘垂枝海棠。外底涩胎。无款识。 顺治五彩瓷器造型基本保留了晚明时期古拙的风格,多以色...
青花出戟花觚,高31.8cm,口径10.3cm,足径10.2cm。 觚四方形,撇口,长颈,腹部四方呈弧形微鼓,四棱饰凸起的4条花边戟,高足外撇。颈四面绘洞石花卉,一面口沿下方栏内有“天启年米石隐制”七字横款。腹部四面分别绘折枝花,各托轮、螺、伞、盖4件宝器。腹部之下四面绘折枝葡萄,颈下近腹部及足边各绘火焰纹一周。 花觚整体造型修长秀美,其纹饰采用勾边填色,技法精湛,色泽淡雅,在天启青花瓷器中尚...
青花异兽纹花觚,明万历,高76.5cm,口径22.6cm,足径19.3cm。 觚葵瓣式,敞口,沿上折,长颈,颈中部起凸棱,腹部鼓出,足部高长,微外撇。外口沿下横书楷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款,外围以双方栏。颈部绘洞石、花卉及草虫纹,凸棱之上绘双龙穿花及缠枝莲托八宝纹,颈最下部绘回纹一周,腹部八面皆绘异兽,足胫部位从上至下八面分别绘8组折枝花卉、松柏、异兽及花卉纹各一周。 此花觚器形硕大,器身为8...
青花龙凤纹出戟花觚,明万历,高21.9cm,口径15.7cm,足径11.3cm。 觚(gū 音孤)撇口,长颈,鼓腹,两侧对应出戟(jǐ 音几),高圈足外撇。通体青花装饰。腹部主题图案绘云龙和云凤纹。颈部绘洞石牡丹两组。足上绘云朵、折枝花和圆点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万历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觚为宫廷陈设用器,仿商周青铜器式样,造型端庄,雄浑古朴。青花呈色蓝中泛紫...
仿定窑白釉花觚,清初,高52cm,口径19.2cm,底径21.5cm.故宫博物院藏。 花觚敞口,器身较直,圈足。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黄。内配铜胆。 觚为酒器,始见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夏、商、周时期流行青铜觚。仿青铜觚的瓷质花瓶,俗称“花觚”,流行于元、明、清三代。
青玉觚 荷叶式琥珀饰 辽宁省博物馆藏品总量达11.5万件,以辽宁地区考古出土文物和传世历史艺术类文物为主体。 中国古代玉器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历经商周、两汉、唐宋的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中国玉器之所以绵延近万年,长盛不衰,是由于玉器不同于其他种类工艺品,除了其审美功能外,更重要的在于玉器是古人思想观念的重要载体,在古代社会的精神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形成具有重大...
西藏博物馆作为综合性一级博物馆,林林总总馆藏有近6万件套藏品;其中史前文物数量众多,展示了西藏地区远古历史文化;历史文物精彩纷呈,展示了藏民族光辉历史和灿烂文明以及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历史事实;民族文物特色鲜明,展示了藏民族悠久的民俗文化。 博物馆担负着引领风尚、传承文明、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促进稳定的重要职责。随着免费开放工作的不断深入,公众对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如何将博物馆职能外延,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