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6年5月至7月,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安阳市西北绕城高速公路建设,在安阳县辛店村西南发现一处商代晚期聚落和一处大型商代晚期铸铜遗址,清理一批商代晚期房基、道路、灰坑、窖穴、烘范窑、铸铜遗迹及一大批商代晚期墓葬,出土大量的商代铸铜用的陶范、工具及青铜礼器、兵器、工具、漆器、玉石器、陶器等器物。该遗址距殷墟宫殿宗庙区直线约10 公里,是近期安阳商代晚期考古的重要发现之一,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
“2017丝绸之路·天山道”综合科考队5日在天山狼塔古道入口处的比提山口发现一处距今至少2500年以前、保持相对完好的大型人类聚落遗址。 天山狼塔古道是穿越北天山最为漫长和危险的徒步线路。它起始于位于北疆的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河大峡谷,由北向南翻越五座近4000米的达阪后,到达南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静县巴伦台,全程徒步距离约120公里,风光绮丽、独特。呼图壁河发源于河源峰,在当地哈萨克语...
“2017丝绸之路·天山道”综合科考队5日在天山狼塔古道入口处的比提山口发现一处距今至少2500年前、保存相对完好大型人类聚落遗址。 天山狼塔古道是穿越北天山最为漫长和危险的徒步线路。它起始于位于北疆的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河大峡谷,由北向南翻越五座近4000米的达阪后,到达南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巴轮台。
在大同聚居的先民是怎样的一幅生活场景?他们为人类进步创造了什么?对传承现代文明又有什么重大意义呢?从今年4月份开始,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和山西大学考古系组成的联合考古队进驻大同县吉家庄乡吉家庄村,对吉家庄村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此次发掘,将逐步揭开这个尘封5000年的聚落遗址的神秘面纱。 图为踏查时考古人员在断崖上发现聚落遗址。 李树云 摄 吉家庄,是...
台家寺遗址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朱寨镇三河村白庄自然村,流经该遗址的润河河道内曾出土两批商代青铜器,其中1957 年出土的青铜龙虎尊和饕餮纹尊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瑰宝,也说明了台家寺遗址的地位。 自2014 年起,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组成台家寺考古队,在台家寺遗址进行了三个年度的工作,发掘面积共计2500 平方米,确定了台家寺遗址的年代和文化面貌,查明了台家寺遗址的聚落结...
晋江码头的“蟳埔姑娘为进一步研究红山文化,寻找红山文化的核心聚落,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日前启动了对辽宁西部大凌河中上游红山文化遗存的考古工作,计划在未来5年内完成全面调查。 红山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最著名的一支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中占据独特地位。随着考古发现的增多及材料的丰富,红山文化研究也渐趋深入。然而,由于受到考古发现的诸多限制和遗存性质较为单一的影响,具体生活方式...
前日,在闽侯洋里乡发现的一处史前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福建沿海地区最早的文化聚落出现在7500年前。此外,遗址中还发现少量碳化的稻谷颗粒,是我省迄今发现最早的水稻颗粒。 去年3月,昙石山遗址博物馆进行“闽江下游史前遗址调查”时,在洋里乡大坪顶山发现一处因厂房施工而暴露的遗址。遗址地处闽江支流——安仁溪上游洋里溪河谷小盆地西缘的一座小山上。该遗址具有明显的文化堆积,尤为难得的是在剖面上发现有彩陶...
昨日,潜江市博物馆宣布,考古工作人员对位于潜江市张金经济开发区的林鸟台进行文物考古调查与勘探时,发现了新石器早中期大型聚落址(以下简称“林鸟台遗址”)。 据潜江市博物馆专家介绍,林鸟台新石器遗址位于张金镇田家湾小区东部台地上,东北距潜江市区约35公里,隶属于张金镇经济开发区。该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海拔高程27.5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遗址呈南北向不规则的长方形,文化堆积(编者注:考古学术语...
1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6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举行,2016年中国六项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新鲜出炉,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青铜时代聚落遗址是新疆首次入选。 据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阮秋荣介绍,距今3500多年的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青铜时代聚落遗址位于尼勒克县境内,不仅有半地穴式的房屋,其中一处房屋居然有374平方米,可谓那个时期伊犁地区发现的最大“豪宅”。同时,房址里大量...
1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披露,近期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南湾子北遗址,发现兴隆洼文化晚期一处小型聚落。 消息指,考古人员此次共发掘兴隆洼文化时期房址9座、灰坑4座。发掘所获器物主要为陶器和石器,绝大部分出土于房址内。陶器可见筒形罐、陶环、陶盅等,石器有大量的磨盘、磨棒、圆窝石器;另有少量的石铲、环状石器等。 考古专家认为,该遗址为兴隆洼文化晚期的一处小型聚落,属白音长汗...
12月29日,内蒙古清水河文物考古新发现新闻发布会召开,首次对外公布了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岔河口环壕聚落遗址重大考古新发现的相关情况。 据了解,清水河县岔河口环壕聚落遗址,是南流黄河中段最重要的史前聚落遗存,也是截止目前发现的距今6500—5500年前,规格和等级十分讲究的一处仰韶中期的“中心聚落”或“酋帮中心”。1997年、1998年,为配合万家寨水利枢纽建设,曾对这处仰韶时期的大型聚落...
内蒙古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吉平 12月29日,在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内蒙古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吉平宣布了2016年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岔河口环豪聚落遗址重大考古发现——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岔河口环壕聚落遗址是南黄河中段重要的史前聚落遗址,也是截止目前发现的距今6500——5500年前,规格和等级十分讲究的一处仰韶中期的“中心聚落”或者“酋邦中心”。 据吉平介绍,1997年、199...
29日,内蒙古文物局发布消息称,在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岔河口环壕聚落遗址,发现了大型土塑动物造型,同时出土大量仰韶时期的遗物。 呼和浩特清水河县岔河口环壕聚落遗址,是南流黄河中段最重要的史前聚落遗存,也是国内截至目前发现的距今6500一5500年前,规格和等级十分讲究的一处仰韶中期的“中心聚落”或“酋帮中心”。 据内蒙古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吉平介绍,在遗址外围环壕发现门址四处,分列东...
羊耳坡遗址墓地航拍 考古人员在对羊耳坡出土的文物进行测量 18日上午,记者从四川省成昆复线(凉山段)重大考古成果通报会上获悉,今年8月初至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凉山州博物馆、西昌市文物管理所等单位,对铁路施工涉及的18处文物点逐步开展考古发掘工作,目前已完成1万余平米的田野发掘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 据介绍,这次考古发掘发现了川西南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