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东钱湖出土首例背部有刻字的石像生 东钱湖出土首例背部有刻字的石像生 来过东钱湖的人,不少都看到过一列列形态各异的墓道石刻。这些石刻排得整整齐齐,颇有兵马俑的气势,也被称为“江南兵马俑”。 昨天,有市民向钱江晚报记者爆料,在东钱湖畔的一个工地,挖出了石虎、石马等,有传闻说,这是明州太守仇悆的墓。 昨天,记者前往实地调查。 工地挖出背部刻字的石像生 这是东钱湖首例 根据爆料,墓地的位...
来过东钱湖的人,不少都看到过一列列形态各异的墓道石刻。这些石刻排得整整齐齐,颇有兵马俑的气势,也被称为“江南兵马俑”。 昨天,有市民向钱江晚报记者爆料,在东钱湖畔的一个工地,挖出了石虎、石马等,有传闻说,这是明州太守仇悆的墓。 昨天,记者前往实地调查。 工地挖出背部刻字的石像生 这是东钱湖首例 根据爆料,墓地的位置,在东钱湖上水村的一个停车场边。记者赶到时,附近的一个山坳上已经围了不少人...
专挑寺庙、坟墓等地下手,盗窃的也都是石狮子、佛像、石碑等财物。从今年4月至9月一直在宁海乡下转悠的陈某叔侄俩以及刘某,昨日被宁海县检察院以涉嫌盗窃罪批准逮捕。 江苏的陈某叔侄和刘某、叶某在宁海相识。几个人都没什么正经营生,就相约一起去乡下的寺庙、坟墓等地偷点“老宝贝”卖。今年9月4日晚上9点左右,陈某、小陈叔侄俩与刘某、叶某(在逃)4人开着三轮摩托车来到桑洲镇木坑村河边的太傅庙,刘某在门口望风,...
日前,嘉兴博物馆在嘉兴南站附近(原黎明村)抢救性保护了一批明代石像生。 据当地百姓回忆,这批石像生原为附近一座墓前所有,该墓在文革期间已被破坏,仅留下石像生。近期由于该地块土地平整,考虑到文物安全因素,嘉兴博物馆将这批石像生搬回嘉兴博物馆进行保护。 这批石像生有石马、石羊、石貔貅等四件,大部分保存完整,刻画细腻、线条流畅,为研究嘉兴地区明代雕刻艺术、墓葬制度等提供了新的资料。
犯罪嫌疑人在指认现场 6月4日下午4时30分,沈阳市苏家屯人刘某被阜新警方从北京带回。他是阜新特大盗窃文物案涉案30余人团伙中的一员,是团伙中最后一名“网逃”。 这个团伙盗窃近50件文物,有清代三级文物石雕文殊菩萨像、千手观音菩萨像……二级文物石板佛、石像、石佛等。 关公石像被盗后接连发案 30余人团伙被揪出 办案人员称,2011年2月26日晚10时许,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克丑村路边,一尊关公...
5月17日,在衡水武强县林东村“元帅古墓”附近,出土了一尊元代文臣石像,距今近800年。 当日下午,林东村村民在“元帅古墓”前挖土施工时,发现地下有一巨石,当即进行了挖掘。原来这是一文官形态的石像,高2.1米。经清洗看到,这尊石像雕工细致,形象逼真,汉白玉石质,头戴官帽,胸前双手持简。整个石像完好,但由于日久风化,身体部位有的地方有石层剥落的痕迹,但眉眼、鼻子、嘴和耳朵仍清晰可辨。 ...
5月17日,在武强县林东村“元帅古墓”附近,出土了一尊文臣石像,据考证应为古墓前的石像生(古代帝王或大臣陵墓前安设的石人、石兽统称石像生,可显示墓主的身份地位)。 当日下午,林东村村民在“元帅古墓”附近施工时,发现地下有巨石,当即进行了挖掘。挖出来后,发现是一尊文官形态的石像。这尊石像较为完整,高约2.1米,雕工细致,形象逼真,为汉白玉材质,石像头戴官帽,胸前双手持笏,五官清晰可辨。 ...
5月13日,在三沙市永乐群岛珊瑚岛海域,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对出水石像表面附着物进行采样。 截至目前,西沙群岛2015年度水下考古工作队在西沙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打捞出包括7尊石像在内的37件石构件,基本完成水下考古现场发掘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已经掌握的材料推测,这些构件应为清代中期移居海外的先民在国内订制的建筑部件,由于运送船只失事而遗留在该海域。 西沙群岛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必经之...
石人雕刻精细,丝缕毕现。(王文浩摄于2009年3月) 1998年5月,一对母女以“潘门石人”为背景拍摄的照片。 (图片来自于“后司街”网站) 2015年5月,“潘门石人”碑所在的位置已成为一片茶地。 徐平摄 “潘门石人”,乡民喊你回家 时间磨不掉记忆,更销蚀不了感情。5月5日,天台县三州乡网民在微信圈里发出声声呼唤,他们发出民间“通缉令”,立志找回在三州“生存”了500多年的“潘门...
游客踩文物石像拍照 游客踩文物石像拍照 亲,你过年各种摆拍高兴了,可你脚下踩的“坐骑”却是近千年的文物呀!过年和亲朋好友出门转转是必不可少的“节目”,不过,大河报记者在巩义宋陵公园内看到,不少孩子和成年人爬上甬道旁的石像上,进行各种摆拍。要知道,这些石像可是距今近千年的文物。亲,您在拍摄威武照片时能否“脚下留情”?
近日,通州区漷县镇觅子店村在清理古井时,意外发现了一件釉罐和石像。经文物专家初步鉴定,为辽金时代文物。 据《千年古镇——漷县》记载,觅子店村在金代以前就已成村。村中建有一座观音寺,主祀送子观音像,香火极盛。因而村民开设店铺,为远来求子者提供食宿,渐成村落,村子起名叫觅子店,取“求子”之意。 “我们村里人都把观音寺叫大庙。”觅子店村党支部书记刘殿波告诉记者,“庙外有一口井,人们把这井...
10月5日上午,记者接到热线电话称,有人在西山脚下挖出一个彩绘石像。 记者赶到顺庆区西山街道办牌坊湾村,只见一个刚出土的石像放在一块菜地的斜坡上。石像有一个底座,整体高1.08米、宽78厘米、重约650公斤;石像呈坐姿,身披鱼鳞状铠甲,服饰上有红绿彩绘点缀;石像旁还塑有一坐着的动物,似狗似猫。不过,这个人形石像已经头部缺失、右手残缺。 接到报告的顺庆区文化馆馆长张良率工作人员来到现场。张良等人...
10月5日上午,记者接到热线电话称,有人在西山脚下挖出一个彩绘石像。记者赶到顺庆区西山街道办牌坊湾村,只见一个刚出土的石像放在一块菜地的斜坡上。石像有一个底座,整体高1.08米、宽78厘米、重约650公斤;石像呈坐姿,身披鱼鳞状铠甲,服饰上有红绿彩绘点缀;石像旁还塑有一坐着的动物,似狗似猫。不过,这个人形石像已经头部缺失、右手残缺。接到报告的顺庆区文化馆馆长张良率工作人员来到现场。张良等人仔细察看...
15日,本报报道了经七纬八路工地挖出石像一事。工地人员说,该石像是隋朝的。记者向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求证后得知,石像为翁仲,为明代物品。 据市考古研究所考古科工作人介绍,工地发现的石像名叫翁仲,放在陵园神道两侧,只有陵园主人达到一定社会地位后,才会有翁仲,“这次发现的翁仲头戴高冠,手握笏板,是典型的文官形。”“从现场来看,出土翁仲的工地并不是原生位置。也就是说,这两具翁仲可能是别的地方的。”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