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艺术珍品种类繁多,相较于正规博物馆和艺术机构,很多散落在民间的艺术珍品同样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典藏周刊特别推出《我家有宝》栏目,将民间藏家手中的藏品臻集与广大收藏爱好者共同分享。 宋代景德镇瓷因“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而名满天下,畅销海内外。这主要是指“影青瓷”。影青瓷又称青白瓷,是仿制定窑产生的新品种,是宋代湖田窑制瓷大师们的一大创造。影青瓷的出现,让世人刮目相看,从而奠定了...
这件清代青花人物弈棋图瓷瓶(见图),高53、口径24、底径21厘米;敞囗,尖唇,曲颈,弧腹,腹下敛,浅圈足;通体哥釉,小开片纹。器腹上绘有云彩及一棵古朴苍劲的老松树及山石,树下有两位老者正在全神贯注地弈棋。从他们的着装上看,头戴帽、身穿袍,眉清目秀,胡须飘逸,似为高士风貌,画面情趣盎然。从瓷瓶本身看,体形硕大,秀美雅致,胎质细腻,画工精湛,人物形象,生动逼真,堪称清代民窑瓷器精品。 弈棋,即...
一个盛有半瓶液体的青瓷瓶,在湖南汉寿县一座东晋古墓中出土,距今约1600年。专家推测这个青瓷瓶是一个古代的酒瓶,反映了魏晋时期人们饮酒赋诗的生活时尚。此外,考古现场还发现345块铭文砖等文物,对研究晋代历史以及东晋墓葬形制、丧葬制度具有重要的价值。 记者看到,青瓷瓶的制作工艺十分精美,有瓶身、瓶盖,还有双耳,釉色呈淡绿泛青色。考古工作人员一下就揭开了瓶盖,令人称奇的是,瓶中还保有半瓶液体...
图1 图2 图3 图4 这件瓷瓶收藏于陕西眉县文化馆。瓶呈广口,颈细长且直,斜肩,深直腹微外鼓,平底微内凹。瓶口内沿饰有一束桃树枝,上有一对寿桃,一个寿桃尖为紫红色,下逐步过渡为淡黄色,另一个为紫红色。枝叶或浅绿色,或浅蓝色。瓶体一面(图1)是一花鸟图案,一大束牡丹花从瓶底贯通到瓶口,牡丹挺拔、枝叶茂盛,呈现勃勃生机,上有三朵盛开的牡丹花,二只小鸟左顾右盼,昂头眺...
根据《蜀难叙略》记载,张献忠攻下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后,曾强行推行自己的钱币“大顺通宝”。然而,王朝的昙花一现也使得“大顺通宝”淡出了流通市场。 近日,成都七中天府校区结束3个多月的考古工作,上百座明代墓葬的集中发现成为考古发掘的亮点,其中还出土零星的“大顺通宝”,这些与张献忠“江口沉银”同时代的钱币,能够佐证这些墓葬中最晚的为明末修建,而该区域在当时属于张献忠的占领区。 成都市文物考古队专家介绍...
半个月前,山东胶州市民郭先生在当地云溪河徐州路河段捡瓷片时,意外挖出了一个保存非常完整的瓷瓶。昨天,经胶州博物馆专家鉴定,这个瓷瓶产自清乾隆时期,距今已有两百多年时间,它为胶州云溪河在清代为水上商道之说提供了证据。 河道捡瓷片发现宝贝 昨天,胶州市民郭先生告诉记者,半个月前,他在云溪河徐州路河段河道内陆续发现了一些瓷片,还意外从河道淤泥中发现了呈葵花状的瓷器瓶口。“一开始,俺还以为是一个碎片,...
近日,一个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作为奖品的纪念瓷瓶现身迁安市。根据瓷瓶上的文字可知,这是侵华日军1943年在燕山长城沿线制造“千里无人区”时产物。此物不仅真实反映了当年发生在燕山一带的悲怆史实,也再次成为日军侵略中国的有力罪证。 瓷瓶的收藏者名叫刘克俭,是迁安市大崔庄镇西密坞村人。当年,他的爷爷被日本兵打死,为牢记国仇家恨,教育子孙,他用心收集日军的侵华罪证,近些年已陆续收集到了日军头盔、满洲国钱币等...
青花瓷油醋瓶、绘有贵族纹章或西洋仕女的瓷盘,还有青花瓷“马克杯”,在上海博物馆最近开幕的“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藏明清贸易瓷展”中,异域风 情洋溢于163件景德镇窑、漳州窑和德化窑瓷器之上。这些瓷器当时被销往南亚、中东与欧洲诸国,在形制和图案上皆独标一格,带有浓郁的进口国特色。 163件外销瓷背后,是中国悠长的瓷器出口历程。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在展前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至迟从唐代开始,中国陶瓷已...
珠山四友——王琦、毕伯涛、何许人、刘雨岑款粉彩四方葫芦瓶 “珠山四友”简介 王琦(公元1884—1937年),字碧珍,号陶迷散人,斋名匋匋斋,1901年来景德镇后,向邓碧珊学习陶瓷绘画艺术和人像绘画艺术,后又学习钱慧安的绘画艺术,1916年浮梁知事程安赠王琦“神乎技艺”一匾,从此声名鹊起。1916年王琦、王大凡赴上海参观海上画派画展,接触扬州八怪,尤喜欢黄慎在人物画中以狂草笔法作画...
原始的人类为了生存创造了一系列文明,当我们的祖先手握泥土高举过顶让雨水落在上面,土陶的雏形就开始在原始的祖先思维中,在约8000多年前,新石器代祖先们就发明了陶器,经过漫长的岁月,历史发展至3000多年前,人们开始烧造震烁古今的瓷器,原始的瓷器缓慢的成长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历史...
清代乾隆粉彩镂空瓷瓶(左)成为最贵的中国艺术品,该瓷器的瓶身上有两只鱼嬉戏的图画(右)。 拍卖场上,艺术品天价纪录不断被刷新。前日(伦敦时间),在英国伦敦一家拍卖行中,一个估价并不高的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以5160万英镑(约5.5亿人民币)的天价成交,意外创下中国艺术品在全球拍卖的最高价格。业内人士认为此天价纪录将是今年国内秋拍重要的前兆信息,在中国古代工艺品和中国书画两大板块都将可能有天价拍品...
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 1971年河南省安阳县范粹墓出土 高22厘米、口径6.8厘米、底径7厘米 侈口,细长颈,鼓腹,浅圈足。通体施微泛淡黄色的白釉,腹之一侧挂翠绿色彩带。釉质细腻明亮,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白瓷器和加彩瓷器。白瓷和加彩瓷的产生,改变了以往的单一色调,为以后的彩瓷产生奠定了基础。
清代粉彩六女图瓶正面 清代粉彩瓷的图案纹饰,可谓百花争艳,异彩纷呈,其中仕女图也是经常选用的题材之一。这里介绍的一对粉彩仕女图双耳瓷瓶(见图)就是清晚期的典型器物。该瓶体形硕大,高46.5厘米,囗径19厘米,厎径16厘米。撇口,曲长颈,双花耳,溜肩,椭圆腹,腹下渐收,矮圈足。腹上一面绘有六个仕女聚集在一棵盛开着鲜红梅花的树下,各人打扮、服饰各异,有穿长裙的,有穿短衫的,有抱琵琶的,有持花篮...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