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曼生壶在我国紫砂工艺史上独树一帜的奇特现象,历经200年沧桑变换,流传至今,早已是凤毛麟角。曼生壶源于陈鸿寿,(1768—1822)字子恭,号曼生,又号曼寿,浙江钱塘人。生于清乾隆三十三年,卒于道光二年,嘉庆六年(1801年)拔贡,后任溧阳县令。 曼生是一位在书画、金石、文学上有相当影响力的人物,他的篆刻被后世尊为“西冷八家”之一,他和钱叔美、汪小迂等关系甚密,期间又结识宜兴的制壶名手杨彭年、杨...
近日,华人收藏家李汝宽的长子李经泽,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了一件汉代至三国时期的“剔犀云纹圆盒”(见图),以支持将于今年11月举办的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 中国是漆器的发源地,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有漆器出土。此次捐赠上博的这件“剔犀云纹圆盒”是目前所知存世最早的雕漆实物之一。北京故宫博物院漆器专家夏更起在《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元明漆器》导言中提到了这件漆器,认为“从其造型、漆色、纹...
青铜器是由青铜合金(红铜与锡的合金)制成的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时期的青铜时代。 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4000多年青铜发展的高超技术与文化。 中国古代铜器,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虽然从考古资料来看,中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
元青花《绝世珍品》重见光明,推翻之前有人说:元青花瓷器鬼谷子下山大罐世间再无真品之说。旅日华人、居士、高级营养师、特一级厨师、古董收藏家孙荣波先生拿出传世珍品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示世人,中国瓷器文明世界之冠。祖上太姥爷原国民党特派专员兼司令1941年~1946年驻新疆乌鲁木齐(当时叫迪化)和喀什老城地区任职工作(当地政府可以查询)留下此藏品珍品。 世界上第二件(传世品)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
祭祀对于古人来说,是非常神圣的国家大事。在祭祀活动中,羊是较为高等的祭牲,占有相对重要的一席之地。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就有以羊祭祀的记录。而在众多出土的青铜礼器中,以羊作为主要装饰造型的器物也不为罕见,湖南出土的四羊方尊可谓家喻户晓,北京出土的三羊铜罍也堪称青铜礼器中的珍品。 三羊铜罍:青铜礼器中的珍品 1977年的一个夏日,京郊平谷刘家河村,一位普通的农民正在村东池塘边取土。突然,他...
将军罐,是中国陶瓷艺术的珍品。—种罐式,因宝珠顶盖形似将军盔帽而得名。初见于明代嘉靖、万历朝,至清代顺治时基本定型。 清康熙朝最流行。罐身为直口,丰肩,敛腹,平面砂底,附宝珠顶高圆盖。 明清时期罐器之一,其盖颇似将军的头盔,故而得名。将军罐始见于明嘉靖、万历年间,至清顺治之气基本定型,盛行于康熙朝。其器形体高大,各朝其形略有不同。常见品种为青花、五彩器,此外还有黄釉、茄皮紫釉、三彩等。 瓷器...
周矢朐瓦盘拓轴 山东省潍坊市博物馆藏周矢朐瓦盘拓轴,纸质,纵103厘米、横51厘米。该拓轴由著名拓工姚学桓绘图刻版拓墨、金石学家陈介祺考释题跋,并经民国收藏家周振湘收藏,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整幅作品布局合理,拓轴中心部分上半部为器物内部左右文字的墨拓,均为“矢朐”二字,字体相同,唯间距有别;下半部为瓦盘全形拓,该器物平沿,斜腹较深,腹中下部饰两周明显的锥刺纹,平底。此全形拓不但体...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从瓷器烧成迄今已有一千七八百年的历史,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公元世纪时期起,精美实用的瓷器源源不断地向外输出,经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把瓷器输往亚、非、欧、美不少国家。我国的瓷器精美绝伦,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是东西方学者研究的世界美术课题。我国瓷器具有薄薄的胎体,美丽的纹饰、白润的釉子,使欧亚皇室贵族为之倾倒,从16世纪起,中国瓷器就身...
朱昌言、徐文楚伉俪捐赠青铜器纪念仪式11日在上海博物馆举行,朱氏家族成员正式将朱昌言旧藏的两件珍贵青铜器——商代晚期兽面纹方觚和西汉信成侯鎏金方壶捐赠给上海博物馆。 朱昌言是香港著名收藏家、上海博物馆的重要捐赠人,收藏有数量可观的青铜器、陶瓷器等。2017年,遵照朱昌言及其夫人徐文楚的遗愿,朱氏家族与上海博物馆达成了商代晚期兽面纹方觚和西汉信成侯鎏金方壶的捐赠意向;同年10月,上海博物馆...
正在杭州博物馆展出的“月隐天城——杭州市朝晖路窖藏出土元代瓷器展”是朝晖路窖藏自1987年发现以来的首次集中亮相。在54件展出的元代瓷器中,有一件彩色的高足杯尤为耀眼。 这是一件青中透红的瓷器珍品,在灯光下晶莹剔透,有着几分春日里淡淡的清爽灵动。它属于釉里红瓷,杯内的龙纹也暗示了它与皇室的关系。 这是一件怎样的釉里红珍品?它相比于其他朝代的釉里红珍品有怎样的异同?它与皇室又有怎样的联系...
螭纹玉方牌 明 上海博物馆藏 近日,“上海博物馆藏明代艺术珍品展”在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国立博物馆开幕。 明代的中国,国力兴盛,经贸通达,文化繁荣,明代工艺美术的发展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绽放出美的艺术。本次展览共有83组156件展品,分为“文人书房”“崇古生活”“明瓷荟萃”“古墓遗珍”四大板块,既有上海地区考古出土的文物珍品,也有官窑瓷器、漆器、家具、绘画、金银玉器、文房用品以及仿古青铜...
循千年窑火痕迹,钟灵毓秀;彰大国巨匠神韵,薪火传承。作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以泥的姿态,倾诉着国人在传统民俗文化道路上对美的追求。它承载着我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也用玉的品格,代表万千华夏子民,向世界讲述着这个来自东方的神秘文明背后的故事。 现老窑瓷博物馆秉承“彰华夏工艺,扬大国神威”的活动宗旨,拟于2018年,在具有老北...
千年窑火,国粹传承——历代陶瓷珍品展在琉璃厂老窑瓷博物馆正式启动
在3月底到4月初上演的香港春拍中,香港苏富比、中国嘉德香港、保利香港等拍卖行纷纷创出了佳绩。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引发市场关注的亿元天价拍品之外,不少出人意料的高价同样揭示了此轮春拍的一大特点——藏家重新定义市场价格。 总体市场上升 2018年的苏富比春拍中,一共创造了20个世界拍卖纪录,最终36.4亿港元的总成交额,也创造了苏富比进入香港以来的成交第二高,仅次于2013年的香港苏...
4月22日,由中国文物网和老窑瓷博物馆在琉璃厂老窑瓷博物馆举办“《龙泉颂》千年窑火,国粹传承——历代陶瓷珍品系列展。” 龙泉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始于五代,盛于南宋,极具典雅、端庄、古朴、青淳之特色。产品种类涉及现代与仿古的人物、动物、花瓶、挂盘、茶具、文房用具、高档茶、酒、餐饮、药品皿具、产品品种成百上千种。龙泉青瓷一直被誉为世界瓷器皇冠上的璀璨明珠。龙泉青瓷分“哥窑”和“弟窑”两种类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