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元代 龙泉窑青釉露胎开光八仙纹梅瓶 龙泉位于浙江西南部,毗邻福建、江西。境内丛山耸峙,溪流纵横,风光秀美,瓷土资源蕴藏丰富,山高林密,燃料充足。龙泉溪位于瓯江上游,水运畅通,烧制成的龙泉青瓷通过水运直抵温州港口。优越的自然环境为龙泉窑生产青瓷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接过越窑青瓷大旗的龙泉青瓷,尽揽自然界的苍葱与润泽,以其“千峰翠色”的明丽和“如冰似玉”的晶莹著称于世,把中国青瓷艺术推向极致,...
中国的书法因其“六书”的浸润的会意形声及其独特的书写方法,得以源远而流长,得以历百代而不殆,得以共三光而永光。因为在整个儒家艺术体系里,书法绝非是无足轻重的雕虫小技,而是通过“正书法”,可以“正人心”。也正是有了正人心,才有了闲圣道。因而,书法之功,同流天地。显然,这同流天地的大功也在时时考验着、折磨着古往今来的书道大家们,于是,这个社会上便出现了许多为了证得闲圣道的书法家,他们坚持着、痛苦着、快...
生肖玉中龙的形象,最早见于中原和东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如距今七千年前的红山文化遗址就有王龙出土。其玉质为岫岩玉,形体宽厚,头部较大,眼睛隐约凸起,颈部向后飘动一宽带式龙发,背部正中有一穿孔,用于佩戴,属于装饰玉类。 商代玉龙,多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文化遗址,以妇好墓中出土的玉龙最为典型。这时期的玉龙,龙身短小,并出现单一的云雷纹、重环纹、菱形纹等装饰。商代玉龙以侧身玉龙为多;一腿一...
综观清代的玉龙,发现它们的造型特别纷繁,数量特别庞大,这给清代玉龙的鉴定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根据笔者的经验,清代玉龙的鉴定除了一些传统的经验,还可以抓住几个要点。 首先,清代玉龙的用料较之以前的年代更加优良。其原因很简单,这与清代统治阶级崇玉、迷玉,帝王自喻真龙天子有着直接的关系。尤其是康乾年代,政权稳定,版图辽阔,全国各地的玉料能得以源源不断提供需要,中国最好的玉料产地新疆和田和叶尔羌...
■新石器时代至西周 龙纹在玉器上出现是从新石器时期开始的,一直到清代,经过了几千年的变化,形成了各时代独有的特征。我国最早的玉雕龙纹,可以说是出现在新石器时期的红山文化。新石器时期龙纹的特点是:龙首长,似马头,吻部前伸,略往上翘,无耳,长角(长鬣)后披,眼睛突起似凤眼,又像梭形眼,也可称菱形眼。整体浑圆,没有棱角;通体为圆柱形,光素无纹,只有点缀的网纹,形制厚实古朴,这是新石器时期的重要风...
新石器时代至西周 龙纹在玉器上出现是从新石器时期开始的,一直到清代,经过了几千年的变化,形成了各时代独有的特征。我国最早的玉雕龙纹,可以说是出现在新石器时期的红山文化。新石器时期龙纹的特点是:龙首长,似马头,吻部前伸,略往上翘,无耳,长角(长鬣)后披,眼睛突起似凤眼,又像梭形眼,也可称菱形眼。整体浑圆,没有棱角;通体为圆柱形,光素无纹,只有点缀的网纹,形制厚实古朴,这是新石器时期的重要风格...
战国 长11.2厘米,宽5.8厘米,厚0.3厘米;长11.2厘米,宽6厘米,厚0.3厘米 河南淮阳平粮台出土
工地刚挖出玉龙?假民工街边卖“古董”?昨日,笔者从禅城警方获悉,近日出现一种新型的诈骗手段,多名市民被人以卖古董的形式骗取钱财。禅城警方7月底以来接到多宗类似警情,9月3日在惠州某招待所将这个贩卖假玉龙诈骗团伙5人一举抓获,破获假玉龙诈骗案三宗。 今年7月底,罗小姐向禅城警方报案称,自己在季华路东建世纪广场人行天桥上被人以买卖假古董玉龙的形式诈骗了1000多元。禅城警方在...
玉龙首璜,战国晚期,长17.4cm,高6cm,厚0.3cm。1977年安徽省长丰县杨公乡出土 璜玉料暗青色,局部有因埋藏浸蚀而产生的色变,片状,弧形,约为三分之一圆周。璜两端雕侧面的龙首图案,其形似兽,耳贴于颈部,上唇厚大,下唇尖细,嘴部镂空且刻有齿纹。璜身饰凸起的谷纹,谷粒间以细阴线勾连。璜的上部中间有一小孔,供穿绳系挂。 龙首玉璜在商代已出现,一般为单龙首,璜体似龙身。西周时期出现了双...
玉龙纹璜,春秋晚期,长9.3cm,璜面最宽6.3cm,厚0.3cm 此玉璜为新疆和田青玉制,表面有因埋藏而产生的色变,局部呈黄褐色。体扁平,扇面形,弧度超过半圆,此形制在春秋时期的玉璜中非常少见。璜两面满饰隐起的勾云纹,纹饰密集,局部组成侧面的兽面形。璜两端为侧面龙首形,边缘沿龙首之形呈凸凹变化。 璜类玉器产生于新石器时代,用作礼器与佩玉。西周时期盛行以璜作杂佩,一套佩玉中出现多重玉璜,自...
玉龙凤纹柄形器,西周,长17.1cm,宽3.7cm,厚0.7cm 器青玉质地,绿色,半透明,局部有少量的土沁斑,器体为长片状。两面雕刻,纹饰相同。上部由两凤纹对称构图,尾下垂,回卷成勾状,在相对的两喙及身尾之间镂空大小两个桃型孔,一上一下,可穿系。中部是一昂首挺立的高冠长尾凤,圆眼,尖勾喙,单足利爪踏在下部一夔龙头顶之上,夔龙身曲屈,臣字眼,眼角线拉长且有勾,下端出一短榫,作扦插用。 玉制...
玉龙形勒,商,高2.3cm,长6.5cm,宽2.5cm 勒上玉下(音勒)以青玉制,有白色沁,圆筒形,两端粗细不等。器表饰龙纹,其龙纹特点是“臣”字眼,并饰有重环纹、鳞纹等。 商代的玉龙,由龙眼的变化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的龙眼为方形或菱形,中、晚期为“臣”字形。重环纹和鳞纹直至西周中晚期才出现在青铜器上,因此本器上的这两种纹饰对于玉器...
《礼记·玉藻》中,记古人佩戴弯月状呈尖形玉器一事,它好像在说这酷似野猪牙的饰品,当时或以前的大众不单纯是为了追求身心美感而悦己悦人,还具备着钻孔解绳结等日常工具的效能,估计在旧、新石器时代冲牙的使用率很高,自然被珍惜的程度也不会低的了。 北京北大资源学院文物系主任、教授李彦君先生的《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百科全书·玉器卷》有“玉冲牙”一章云:“...
大玉龙,曲长60cm,直径2.2-2.4cm。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其玉料为淡绿色老岫岩玉。龙体较粗大,卷曲,呈倒“C”形,长吻微翘起,有圆鼻孔二,双目橄榄形凸起,头顶至颈背有长鬣后披,末端翘起,额及颚下有阴刻棱形网纹。龙躯光素扁圆,背部有一钻孔,可系绳穿挂。 此玉龙因其吻前伸,前端凸且翘,因此又有人称之为玉猪龙。这是早期氏族艺术的代表作,属红山文化。其造型夸张、奇特...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李秀远)我国文化发展的“十一五”规划提出要“推广艺术品登记认证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这必将对我国古玩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和古玩艺术品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如何解决艺术品市场中“造假、售假、拍假”等现象是当前业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在第二届琉璃厂收藏文化节之际,中国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