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邳州新河镇煎药庙村村主任伏立周怎么也没想到,村庄搬迁前,自家的住房和伏氏祠堂下,压着一批西晋时期的墓葬。1月11日下午,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现场考察这片墓葬时告诉他,正是因为伏氏世代居住于此,9座西晋高等级贵族墓才免于被盗墓贼觊觎。12日的论证会上,专家给出的一致结论是:这是全国惟一没有被盗掘过的西晋墓群,历史信息极为完整丰富,尤其是来自太平洋或印度洋的鹦鹉螺杯,以及来自西亚萨珊波斯的玻璃碗,表明海...
青龙镇遗址位于青浦区白鹤镇,是上海最早的贸易港口。上海博物馆考古部于2011年-2016年对青龙镇遗址进行了长期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取得重要收获。12月2日,围绕青龙镇遗址在上海城镇史、江南市镇发展与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上海博物馆邀请多位专家召开了论证会。与会专家认为,青龙镇遗址是上海城镇发展史上的重要发现。考古出土的大量贸易瓷进一步佐证青龙镇是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之一,与文...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9月20日在甘肃敦煌举行的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上介绍,在此前“陆上丝绸之路”申遗成功的基础上,中国正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申遗。 丝绸之路给中国和其他沿线国家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目前中国在本国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体系、管理体制、规划编制、维修保护和展示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以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为例,通过国家投入、...
冯少协作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以艺术的形式表现“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8月12日至8月23日,国家一级美术师,广东画院副院长冯少协“海上丝绸之路”大型油画系列创作国际巡回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展览由文艺报社、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广州日报社、广东画院共同主办。展览研讨会同时举行。 “海上丝绸之路——冯少协艺术展”是冯少协“海上丝绸之路画展”在美国纽...
大航海开辟了中国与欧洲直接交往的通道,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双方及其商贸方式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瓷器贸易在这方面表现的最为明显——它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也是文化交流的一种特殊方式。 瓷器、丝绸、茶叶是海上丝绸之路上常见的中国外销商品。与宋元时代中国瓷器主要销往东南亚、西亚北非不同,明清时代海上丝路,远销欧洲的中国瓷器,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推算,18世纪流入欧洲市场的中国瓷器应在1亿件以...
连续四次的北阡考古,和青岛的海洋文明紧密相连。考古专家在首次考古中,就已经发现了早在7000年前大汶口文化时期人类生活的遗迹,但考古讲究证据链条,为了找到更多的证据,才有了接下来的多次发掘。这不仅能弄清遗址的考古学文化序列,还能从其自身文化因素、贝壳种类变化,了解到青岛沿海自然环境的变迁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等诸多问题。从发掘的地层堆积(地层堆积,地质学专业术语,地层是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成层的岩...
钟山县发现东汉古墓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4月7日,记者在钟山采访了解到,古墓已经出土陶鼎、陶罐、纺轮、铜碗、铜钱、铜镜等文物一批。目前,该县文物管理部门对汉墓的后续整理工作仍在继续,并按照文物保护法要求,对这一地段的详细数据进行深入考研、上报。 据悉,该古墓地处钟山的思勤江流域,是几天前一村民在挖宅基地时发现的。经钟山县文物管理部门初步认定,古墓为东汉末年,距今有近2000年历史。考古工作人员从墓...
3月24日,由南方日报社、省文联、省民协、珠江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评选活动正式启动。这一活动是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重要举措,对发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遗产大省作用、推动广东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加强文化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2000多年前,一条海上丝绸之路串起了亚非沿海诸国,书写了经贸交流、文明互鉴...
3月20日,获得了众多观众好评、开展为期半年的“牵星过洋——万历时代的海贸传奇”即将在广东省博物馆闭幕。该展览有何值得关注的地方,其在策划、内容、形式设计、教育推广等方面有何新尝试? 探寻海上丝绸之路 2007年,广东省南澳县渔民在三点金海域进行潜水捕捞作业时,发现了沉睡海底几百年的商船“南澳I号”。2010年至2012年,国家文物局组织水下考古队对沉船进行了3次考古发掘,打捞出水各类文物3万...
2月22日,记者从北海市文物局了解到,从去年12月开始,北海市文物局对位于铁山港区营盘镇白龙村的白龙珍珠城遗址及其周边5公里地域进行为期20多天的考古调查。调查发现了8处汉唐至明清时期的古文化遗存,其中,汉唐时期古文化遗址(遗物点)4处、唐宋至明清时期遗物点3处、明代古墓群1处。据北海市文物局局长廖元恬称,汉唐时期古文化遗址这一重大发现,将白龙可考究的历史由之前确定的明朝推前至汉朝,是该市考古特别...
“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七省文物精品展”日前在海南省博物馆举办,展出的250件珍贵文物集中呈现了海上丝绸之路随时代发展的宏大进程。 据介绍,展览分为4个部分,依次介绍从远古到秦汉时期、两晋到唐五代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发展、繁荣的全过程。其中,东汉广陵王玺金印、唐代昆仑奴女子头像杖首、南宋“南海一号”金腰带等堪称各参展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反映海上丝绸之路旧时辉煌的重要文...
11日,广东省第十七期市长(书记)城建专题研究班结业典礼在珠海市举行,副省长许瑞生出席典礼并以《海上丝路文化遗产的再运用》为题作专题授课,他重点阐述了海上丝路文化遗产的内涵及再运用的意义作用、海上丝路文化遗产基本情况、海上丝路文化遗产的活化运用等内容。 本次专题研究班由省委组织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国土资源厅、环境保护厅联合举办,为期5天。培训班围绕城市建设改革与发展的主题,邀请相关领域的知名专...
今天上午,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海口启幕。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英国、肯尼亚等国家及国内部分省份的代表汇聚椰城,就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展开深入探讨。 本届论坛由海南省政府、国家文物局主办,海南省文体厅、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论坛也是“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系列活动之一。 会上,与会嘉宾围绕“隔海而居——环南海各国与地区的水下文化遗产的保...
鉴往可以知来,抚今则须追昔。今天上午,由省文体厅主办,省博物馆联合“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六省区联合承办的“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七省文物精品展”在省博物馆开幕。展览共展出文物250件(套),将开放至1月10日。 据介绍,本次展览以文物为依托,以历史递进为脉络,着力呈现时代发展的宏大背景,分为4个部分,依次介绍了从远古到秦汉时期、两晋到唐五代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