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作为古代寺庙举行水陆法会时悬挂的水陆画,有绢画、布画、纸画,多为民间艺人的工笔重彩人物卷轴画,俗称道师画、庙画等。 水陆法会始于南朝梁武帝,到宋元明三代达到高峰,清代时逐渐衰落。新中国成立后,基本消失。水陆画分为上下二堂,上堂绘诸佛、诸菩萨、诸声闻、缘觉、诸天、天王明王、天龙八部、三清等,下堂绘忠臣烈士、阵亡将士等。上堂水陆画像人物是超度者,下堂水陆画上是被超度者。一般大型水陆法会上,一堂水陆画...
(郑州大学美术系,河南郑州450001) 摘 要:水陆画是以图像遗存为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着涉及历史、民俗、宗教、艺术等方面丰富的信息,如果以“图像学”研究方法入手,深入发掘水陆画的各种文化内涵,使之不仅成为艺术史、美术史的研究素材,而且更可能成为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史,乃至整个文化史研究的经典范例。 关键词:水陆画;水陆法会;图像志 水陆画是中国古代寺院或私...
甘肃省政府正积极筹划在台湾进行一次水陆画展出,让现存于甘肃河西走廊的水陆画与台湾同胞见面。这次展出的组织者之一、甘肃山丹县博物馆馆长宋昌介绍说,展览将在今年下半年举行,具体的时间目前正在由甘肃省政府与台湾相关部门协商。这次展出的水陆画是收藏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的山丹、民乐、武威等地的明代和清代水陆画精品,展出数量约为100幅。水陆画是与中国古代举行水陆法会时悬挂的画卷,上面绘制的多是神仙、鬼怪等形象...
经过专家的精心修复,保存在甘肃省民乐、山丹两县博物馆的100多幅水陆画日前恢复了昔日容颜,并通过专家验收。至此,有“可移动的敦煌壁画”之称的甘肃水陆画修复工作全部结束。 记者从甘肃省文物局了解到,新修复的民乐、山丹两县博物馆馆藏水陆画共189幅,是甘肃省计划修复的最后一批水陆画。在此之前,甘肃省已经完成了武威市、古浪县、高台县三座博物馆中的173幅水陆画的修复工作,并通过...
10月15日,甘肃省文物局在兰州召开了甘肃省民乐、山丹县博物馆馆藏水陆画修复项目验收会。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丹华、甘肃省博物馆研究员初世宾、敦煌研究院研究员王旭东、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研究员潘路、国家博物馆书画修复室副研究员杨志新、北京市文物局副研究员刘超英等专家参加了验收会。 验收会上,专家们认真听取了项目承担单位——中华佛教出版社的汇报,仔细查看了修复后的水陆画,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