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农业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创造的农业生产系统,体现了中国传承千年的农业文明,并且在中国大地上精彩纷呈,各具特色。”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言恭达做客新华网2016全国两会特别访谈,向广大网友分享关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慈善文化建设、推动艺术金融增量等方面的建议。 言恭达委员认为,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并不是说要停留在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上,而是要把农业文明的印记保...
为加强对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农业部组织开展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 各地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的通知》(农办加〔2014〕13号)要求,积极挖掘、择优上报。依据《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定标准》,经过省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遴选、农业部组织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确定...
中科院记者行今天走进贵州从江县。从江县稻——鱼——鸭农耕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发展历史,现有稻田面积17.5万多亩,其中保灌面积达12万多亩,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地。 中科院记者行走进全球农业文化遗产地团长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贵州从江县稻鱼鸭系统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从江县侗乡稻鱼鸭生态示范...
“中国首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联合梯田位于福建尤溪联合乡,绵延整个中高山片区的联合、联东、联南、联西、东边、连云、云山、下云八个行政村,面积10717亩,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联合梯田开垦于唐开元时期,经过数十代人的辛勤耕作和1000多年的文化积淀,梯田逐渐形成其特有的地域农耕文化。 大大小小的梯田镶嵌在山地之间,掩映于竹海和云雾之中,千奇百怪,变幻莫测。近年来,梯田因其壮丽的景观和...
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过10年挖掘、评选和保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起了政府主管、科学论证、分级管理、多方参与、惠益共享的管理机制,取得了巨大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在世界上产生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为各国解决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这是记者从3月31日~4月1日在福州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交流会上获悉的。 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启动了“全球重要农业文...
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利用与保护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公众对农业文化遗产认识不足、环境污染导致对农业遗产的伤害、过度开发对遗产造成建设性破坏等等。建议建立完善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同时,应遵循动态保护原则,将发展文化旅游、生态农业、建立生态博物馆等形式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结合进行,从而实现遗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平衡发展。
一场以“保护传承农业文化遗产发展生态农业与文化旅游”为主题的德清・钟管首届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节近日拉开帷幕。 近年来,钟管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打造了清溪大米、春华大米、清溪花鳖等绿色生态农业品牌。此外,稻鳖共生种养模式、桑基鱼塘系统、稻作生态系统等农业文化遗产全面展示了当地农业文化遗产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承。此次举办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节,旨在通过挖掘、保护、传承、利用农业文化遗产,逐步形成农业文...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 我国悠久灿烂的农耕文化历史,加上不同地区自然与人文的巨大差异,创造了种类繁多、特色明显、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农业文化遗产,比如云南红河稻作梯田系统、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以及许多地方的传统...
记者从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人民政府获悉,佳县朱家坬镇泥河沟村一处古枣园,新近入选由联合国粮农组织评选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佳县科技局副局长武忠伟代表县政府前往意大利罗马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领取了奖牌。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新闻公报称,粮农组织下属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科学和指导委员会,日前在罗马总部就保护全球独具特色的农业系统问题展开的会议上,正式授予中国三大农业系统(陕西省佳县古...
现状: 既有成绩也有问题 我国的农业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保护和利用农业文化遗产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后劲等具有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农业部成立了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专家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共同发掘、保护和研究农业文化遗产,并从全国范围内分两批评选出39项“中国重要农业文...
5月6日,记者获悉,日前,佳县古枣园系统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据了解,在4月28日至29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指导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议上,佳县古枣园系统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位于黄河中游的佳县被认为是大枣栽培历史最为悠久的地方,枣树成为当地家庭的“救命植物”,在植被稀少的高原地区,枣...
日前,国家农业部公布了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入选,这是我省首个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项目。 作为夏津县生态农业的典型代表,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现有古桑树6000多亩,涉及12个村庄,其中百年以上古树2万多株。农业专家经考察认为,夏津古桑树群落结构复杂、生态稳定,数百年的古桑树枝繁叶茂,根系发达,发挥了保持水土的巨大作用。同时,由于古桑树群的存在,成就了这里的生态小环...
2014年6月12日,农业部在北京发布第二批20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湖北赤壁市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榜上有名,这也是湖北省首个传统农业系统被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行列。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使用茶叶的国家,赤壁市又是中国生产茶叶最早的地方之一,而赤壁茶叶文化上承西汉、下启唐宋,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厚。自汉代茶马古道开通以来,赤壁市就是这一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起点之一。赤壁之战时,茶业...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我国是农业大国,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历史上创造出了丰厚的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和传承这些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国人应尽的责任。当然,在挖掘、保护和传承农业文化遗产之前,我们应先了解什么是农业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具有哪些特点?目前社会上对农业文化遗...
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对许多中国人来说,自然遗产、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已耳熟能详,而对农业文化遗产则有些陌生。为了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参照国际做法,农业部于2012年启动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确立了“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基本思路,构建了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传承机制。2013年5月17日,农业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国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