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华玉文化经历了神玉一王玉一民玉的三大阶段 一、 神玉阶段,距今10000年一距今4000年 首先于我国东北、东南、长江中下游及西北等地蕴藏丰富的五大玉资源的产地之上,促使史前社会有了巨大,惊人的发展,形成三大玉文化板块及五支玉文化亚板块,为中华文明铺设了奠基石。 1、五大玉资源及产地: (1)“殉玎琪”即东夷玉,主产地今岫岩县; (2)“瑶琨”即越玉,主产地今溧阳小梅岭、茅山; (3...
中国古代玉文化是祖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兴隆洼文化玉器的发现表明,使中国古代用玉的历史可追溯至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用玉最久远的民族,玉器可以当之无愧地誉为中华文明的第一块奠基石。随着中国考古学框架体系的建立和考古发掘出土玉器数量的日益增多,对中国玉文化起源的探索成为中外学者关注的热点课题。鉴于兴隆洼文化玉器是迄今所知中国年代最早的玉器,对该文化玉器类型、雕琢工...
春秋玉器: 由考古资料可知,春秋玉器是西周玉器的继续和发展早期仍善用双阴线来刻划图纹,在装饰上则进一步强化了西周晚期出现的在某一造型内雕琢单一的或相互交缠同体的龙纹图样,从而使细小变形且纠集在一起的众多龙纹,经常出现在主体造型内,同时布局繁密,几乎不留余地如河南光山县黄君孟夫妇墓出土的玉虎,其造型为扁平体的虎形,低首拱背,曲肢卷尾虽说此虎神态有些呆板,无有太强的动感,但虎身上的装饰却格外引人注目...
记者近日获悉,目前国内第一部以玉器为研究对象的大型文化通史《中国玉器通史》由深圳海天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套书共分12卷600多万字,按时代划分,上溯8000年,从史前的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清代,是对中国玉文化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该书第一次以考古专家为主要创作队伍,以考古学者的视角全面盘点各时期考古发现的玉器,查阅并整理有关文献,分时段各自整合,努力展示出一个动态的中国玉器文化发展轨迹。该...
中国素有“玉石王国”的美誉,不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地域极广,蕴量丰富。昆仑-祁连山、东北-内蒙、秦岭、天山-阿尔泰山、阴山、喜马拉雅山及东南沿海等地是我国宝玉石资源主要成矿带。目前已发现各种玉石170余种,其中软玉、硬玉等高档玉9种,其他为中低档玉,印章石和彩石。最着名的是新疆和田玉、河南独山玉、辽宁岫玉和湖北绿松石,称为中国四大名玉。 中华玉文化是伴随着玉器生产而产生的,正是中国...
11月9日,参加2013年度中国玉文化学术会议的专家学者,参观由新疆运至北京的1.4吨和阗碧玉玉料。孙自法摄 为“中国梦”宏伟蓝图谋篇布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11月9日在北京开幕,中国玉文化界专家、学者当天也相聚一堂,共襄2013年度中国玉文化学术会议,提出以玉记国史,将用1.4吨和阗碧玉精雕细琢“中国梦”大型玉玺一枚。 现已运至北京、重达1...
9月20日,由新疆且末县某玉雕公司发起、且末县人民政府协助,聘请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大学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的高级专家,同中国玉石文化界高级学者组成的调研组已赴且末开展工作。调研组将通过两年时间,对且末玉石产业把脉会诊,针对且末玉石的成因、鉴赏、市场研究及产业前景著书立说,定位且末玉石产业的发展方向,推动玉石产业科学规范发展。 玉在中国人心目中具有强烈的美学意义,是美好与高尚的象征,七千多年的...
和田籽玉八仙手链 和田籽玉黑皮松鹤延年挂件 和田籽玉金包银蝉挂件 很少能有一种物质像和田玉那样,与生俱来就拥有深厚的内涵和文化魅力。他肌理温润细腻若凝脂,色泽内敛柔和而凝重。精工雕琢后灵巧不失大气,即便原石丝毫不修饰依然能散发迷人的贵气,仍可让收藏家们爱不释手的摩挲。中华民族比较崇尚含蓄,内在美,而正是这种带有禅味的灵石最能符合国人的审美观,所以贯穿中国历史数千年...
随着国际金价的不断上扬,而一些玉器、钻石、玛瑙的消费价格也随之上涨,但是依然挡不住一些收藏者的脚步。送走“金九银十”,又迎来走亲访友的又一黄金时间——春节,大街小巷中已经可以感受到浓浓的过年气氛,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佳节馈赠亲友的礼赠传统,饱含深切的祝愿和期许,洋溢着思念和崇敬的情谊。蛇年送礼更多的人开始将目光投向玉制品,目前很多玉器制作企业,将传统的...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素有“中国玉都”之称、并拥有百余年玉器产业发展历史的广东省揭阳市是中国最大的中高档翡翠生产加工和批发基地。近年来,为深入挖掘玉文化产业价值,揭阳市政府将玉文化作为揭阳市玉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的重要突破口,下大力度打造揭阳玉产业品牌,并为提升揭阳玉产业品牌影响力...
经文化部正式批准,文化部(恭王府)中国玉文化研究中心于2012年8月18日在北京恭王府成立。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孙旭光任中心理事长,全国工商联古玩业商会中国玉文化研究会会长侯彦成任中心主任。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中国玉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贯穿华夏文明,成为中国文化的延续、传承时间最长且从未间断的标志性文化。中国玉文化的民族特色鲜明,在中华文明演进的过程中,融入了中国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
中华民族素有玉石情结,国人爱玉是骨子里的。 现有的科学考证告诉我们:在中华文明史中,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才五千年,而琢玉、用玉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八千年前。无怪乎一些专家学者提出要在我国远古史的“青铜时代”前,介入一个“玉兵时代”(玉兵是指用玉或美石制成日常用具和生产工具),或称“玉器时代”。 中国古代的玉器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喜玉、玩玉、赏玉、藏玉的嗜好,玉石文化是一种独特文化象征,蕴含着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翡翠作为玉器中属于上等佳品,蕴含着高贵与典雅,它的精、神、气是任何其他玉无法比拟的,完美诠释出中国玉文化的精髓所在。据博宝网的有关专家介绍,翡翠于清世祖福临顺治年间由缅甸流入我国,过去翡翠多为皇室贵族所有,流散到民间甚少,故翡翠又称之为“皇家玉”、“帝王玉”,其中慈禧可谓是带动翡翠流行的重要人物...
玉器除了佩饰和代表等级名位之外,还往往用来表示某种意义,具有语言表达的功用。如玉玦的“玦”字,与“决”同音,所以每每用玦表示决绝之意。先秦时期,玉器已广泛深入于社会生活之中,并为人们所熟悉、所使用,因而又对当时的语言以很深的影响。 玉器加工之不易,为人们所熟知,因此被借喻君子努力进修,精益求精。《诗经·小雅·鹤鸣》说:“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礼记·乐记》说:“玉...
玉器除了佩饰和代表等级名位之外,还往往用来表示某种意义,具有语言表达的功用。如玉玦的“玦”字,与“决”同音,所以每每用玦表示决绝之意。先秦时期,玉器已广泛深入于社会生活之中,并为人们所熟悉、所使用,因而又对当时的语言以很深的影响。玉器加工之不易,为人们所熟知,因此被借喻君子努力进修,精益求精。《诗经‧小雅‧鹤鸣》说:“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