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0月12日,龙湾区2017年社科普及周开幕式暨龙湾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图片展在龙湾市民广场如期举行。本次展览内容由龙湾博物馆精选龙湾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的108套文物,展出了碑石、砖瓦、雕版、木制品、书画、古籍、陶瓷、铜器、钱币等文物图片,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参观。 龙湾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历时四年。区国有收藏文物单位共3家,共上报收藏文物1841(套),其中三级文物...
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54号)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区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内政发〔2013〕33号)要求,我区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本次普查的标准时间点为2013年12月31日,普查对象是我区境内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等各类国有单位收藏保管的可移动文物,包括普查前...
9月6日是自治区第13个草原文化遗产日,为突出宣传自治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由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主办的自治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当日在内蒙古博物院广场开展。本次展览展出的47块展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集中展示了自治区及各盟市可移动文物普查的丰硕成果和普查人员的奉献精神。据了解,可移动文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实物见证。从2012年10月到2016年12月,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我区开...
记者从省文物局了解到,目前我省已完成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共录入了143000多件文物信息。 省文物局普查办工作人员云海:不可移动文物我们指的是就像墓葬、庙宇,还有一些历史遗迹,那么可移动文物就是可移动的一些物品。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藏品有15000多件,主要为各少数民族的刺绣、银器、竹木制品等生产生活用具。同时,省民族博物馆还收藏了历史典籍等物品。此次普查,省民族博物馆收录...
日前,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如期完成改扩建,露出真容,预示着这座拥有50多年历史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终于完成了第一次改扩建,也预示着承担施工任务的中建总公司旗下中建八局历时三年的改扩建任务圆满完成。 坐落在地铁一号线沿线、北京西站附近的军事博物馆,是很多来北京的游客必经的一站,也是许多老军迷最爱去的地方。然而,作为首都十大建筑中唯一没有进行改扩建的工程,同时作为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公共文化设施,...
《普博典藏——普陀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图集》以普陀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结果为基础,汇集了包括织绣类,家具类,交通运输类,瓷器类,乐器类,标本化石类,铁器类,陶器类等17类246件(套)藏品,配图精美,全方位展示了普陀先民们的生产劳作、日常起居、风俗礼仪、文化传承以及艺术创造。 此本图集是普陀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的一次展示。下一步将以“流动博物馆”主题图版的形式,更广泛地...
2017年7月5日上午,省文物局召开2017年第一次局务会议。省文物局局长柳河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局长郑建华、曹鸿,省级文博单位及局机关各处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省级各文博单位、局机关各处主要负责人就上半年重点工作和下半年工作安排进行了交流发言。在认真听取各单位、各处发言后,柳河局长指出,上半年省级文物系统工作成效显著,全省文物事业发展总体状况良好,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充分肯定。同时也...
6月22日上午,台州市博物馆首届理事会预备会议在市博物馆举行。台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朱昌明、市编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局长王芳及拟聘理事会成员出席。会上选举产生了首届理事会理事长,宣读了市博物馆理事会成立及理事长任命文件,并为首届理事颁发了聘书。 首届理事会第一次理事会议审议通过了台州市博物馆理事会章程及理事会议事规则,理事们就如何发挥理事会的作用进行深入交流,表示要切实履行对博物馆社会公共资产...
温州博物馆普查队员在测量尺寸采集文物数据 明天,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各县(市、区)局在温州博物馆临展馆举办《典藏东瓯》汇报展览,褒扬普查工作当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迹,展现普查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果,以此迎接明天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温州地处东南沿海,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2200多年行政建制史。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温州人,创造了温州昔日的灿烂和今日的辉煌,同时沉淀了...
宁波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不仅不可移动文物数量位居同类城市前列,而且在历史、民俗、陶瓷、书画、传统工艺、文献古籍等可移动文物收藏领域也位列浙江省前茅。2012年10月至2016年12月,宁波市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精神,在国家文物局与浙江省文物局的统一部署下,在行政管辖区范围内全面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这是我市建国六十余年以来首次开展的全市可移动文物普查,...
资料图 图文无关 昨日,记者从市文广新局获悉,今年3月龙岩市文物局获得由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全省仅两家单位获此殊荣。 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我市于2013年正式开展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历时4年。此次普查涉及的范围广、行业多,登记的文物量大、类别全,全市共调查、走访国有单位3665家,涉及19个行业、系统,其中...
记者从自治区文物局了解到,我区自2012年末启动全区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以来,通过历时四年半的时间,已圆满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截至2016年底,全区普查统计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1305处,文物总数260789件(套)。自治区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三年,我区将继续加强“文物身份证”建设,掌握全区文物资源现状,积极转化和利用好普查成果。 记者了解到,作为全国文物资源大区,我区按照国...
唐越窑青釉褐彩云纹带座熏炉 不允许出国展出的“战国水晶杯”、国家一级文物唐越窑青釉褐彩如意云纹带座熏炉、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镯式琮、战国原始瓷瓿、明镀金钮银罐……为期3个月的“钱塘觅珍——杭州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正在杭州博物馆展出。在这个展览上,杭州很多“压箱底”的宝贝首次露面,其中有不少绍兴元素,如越窑青瓷、绍兴籍文化名人的介绍,等等。 周三,大雨滂沱,记者来到杭州博物馆,...
5月19日,福建省文物局公布了福建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结果:福建省共普查可移动文物469222件/套(769364件),其中钱币、瓷器、票据、古籍图书、档案文书5个类别数量最多。 当天,福建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在福建博物院举行,本次展览的展品共100件,涉及石器、玉器、青铜、瓷器、金银器等多个门类,不少文物是首次与观众见面。 据了解,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新...
5月17日,重庆市文物局公布了重庆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结果。结果显示,重庆市国有可移动文物在35个文物类别中均有分布,古籍图书、钱币、标本化石、陶器、瓷器5个类别数量最多。此外,约85%的可移动文物集中在主城区和三峡库区。 据了解,本次普查是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重庆市进行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自2012年10月启动,2016年底结束,历时4年多,涉及10余个行业和领域。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