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千年古村,百年老屋,这些古建筑真的可以永久保存吗?近日,江西理工大学4名大学生开发了一款虚拟仿真系统,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之一的千年客家古村落——赣县白鹭古村私人定制“活档案”。 据介绍,这款在2017年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总决赛中荣获一等奖的系统,详细绘制了建筑物体三维立体数字模型,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古建筑风貌就能直观展现。 该系统研发团队负责人李子阳称,经过...
5日,记者从市文广新局了解到,我市大运河文化带(沧州段)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和保护工作已经全面展开。这是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我市首次独立开展这一调查工作,对于全面摸清大运河(沧州段)非遗资源总量、现状,开展科学研究,保护传承这一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运河(沧州段)南起吴桥县第六屯村南,流经吴桥、东光、泊头、南皮、沧县、运河区、新华区、青县,止于青县李又屯村北,河道全长215公...
12月2日,记者从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了解到,自2014年6月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启动以来,该中心已为223个村落建立了档案。 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组织实施。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蒲娇介绍说,自2012年我国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以来,经过5年努力,目前已有4批4...
古代民族文化,多以文字的形式得以传承和发扬。我们的祖先早期利用石头、青铜、甲骨、竹木等材料,作为纸张出现以前我国文字记录的重要载体。相比之下,竹木因取材便利,易于保存和运输而成为当时最方便的载体。人们将文字以书写的形式记录在竹片或木条上,再用绳线穿连在一起,便形成了简牍这一古老而珍贵的史料形式。相传简牍可能早在殷商时期就已出现,但目前经发掘出土的简牍最早来源于战国时期,它的使用历史长达千年,直到东...
海南省档案馆收藏的珍贵印章,见证了海南发展历史。 近日,在海南省档案馆,管理员们在对1249枚珍贵的印章进行整理归档。这批印章时间跨度从1950年海南解放,至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来源于建省前所撤销的各党政机关、社会组织、企业和事业单位等。它们见证着海南历史发展的脉络。 “这些印章至今都还保存完好,实属难得。”海南省档案馆调研员陈继齐说,现档案馆所征集到的这些印章,档案内...
打金箔绝活有了数字档案 时长3000多分钟的视频影像资料、8万余字的口述史文献、记录工艺流程数据量超过1200G……记者昨日从市文广新局获悉,作为江苏省第二批非遗“记忆工程”重点项目之一,历时4个多月的南京金箔锻制技艺数字化采集工作正式完成并顺利通过验收,这项国家级非遗技艺首次有了自己的“数字档案”。 南京金箔的数字化采集使用了4K高清摄像机拍摄,除了视频、图片、音频、电子文档...
中新网武汉9月27日电(汤琪)在武汉江欣苑社区内,藏着湖北省第一家汉绣博物馆,正值耄耋之年的汉绣第四代传承人任本荣在此守望着汉绣的重生。 剪样、画活、配色、刺绣、成装……这一整套的汉绣工艺流程,任本荣已做了大半个世纪。如今,他仍在坚持亲自设计图案,把深藏在他脑海中的汉绣样本一笔一画、一针一线地传承下去。 湖北汉绣第四代传承人任本荣。汤琪 摄 守望 —...
9月12日上午,《信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档案展在杭州市档案局(馆)正式开展,近240件红色档案文献和影像资料在杭州集中亮相。 本次展览通过“追求真理”“坚定信念”“严守党纪”“勤政为民”“修身齐家”5个部分,以中国共产党人坚守信仰为主线,以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为切入点,集中展示革命先辈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和建国初期舍家为国的高尚品格与情怀。 展厅中,全球仅存的一页《共产党宣言...
窑口:耀州窑 年代:北宋时期 规格:高12.5厘米。 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藏品 北宋初期,统治者大力提倡道教,太宗曾赐华山道士陈搏“希夷先生”名号,又在开封、苏州等地设立道观,大规模进行道教经典作品的整理。宋人的重道思想,在耀州窑的陶瓷装饰中有突出的反映,关于道教题材的作品比比皆是。其中,八卦炉就极具代表性。八卦是道教理论的基础之一,认为事物之极即为“无极”,以八卦炉符号作为装饰,说明道教思想...
日前,南开大学档案馆获得校友石志达(原名石庚顺)家人捐赠的南开大学1937年“南大商之足球锦标”纪念牌、篮球队员纪念戒指及南开大学徽章等三件藏品,这些珍贵档案将被南开大学档案馆永久珍藏。 据石志达校友家人介绍,石志达先生祖籍浙江鄞县,1927年至1933年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1933年考入南开大学经济系,主修乡村经济,兼修会计统计,历任班会主席,商学会委员及学生会委员。在校期间他热爱体育运动...
两幅高约4米的大型西藏托林寺白殿壁画日前现身苏州唐仲英基金会的展厅,壁画气势恢宏、色彩浓烈,画中尊者和佛母所着服饰的花纹、佩戴的珠宝和手持的法器线条精美,纤毫毕现。 这是浙江大学数字化考古团队根据高精度数字档案复制的托林寺白殿壁画局部。得益于浙江大学和阿里地区文化局、札达县文物局联合组建考古团队进行的数字化采集工作,观众们第一次能够在千里之外仿佛身临其境地欣赏这颗藏地文化明珠。 ...
技术人员对石狮进行数据采集 眼前是360度高清的石狮望柱,耳畔是娓娓道来的石刻故事。在卢沟桥,这样的情景正在变为现实。近日,卢沟桥启动石质文物数字化保护,将通过3D扫描和色彩采集,为卢沟桥桥体、旧桥面遗址、501头石狮、281根望柱、279个栏板、4座石碑、4座华表、2尊石像在内的全部石质文物建立数字化档案,高精度再现卢沟桥风貌。 数字保护势在必行 史料记载,卢沟桥始建于1189...
今年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7月6日,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展出一批重要抗战史料档案,其中包括首次公开的“南京保卫战空战官方档案”。 作为纪念抗战全面爆发系列展览,这次名为“1937·南京空中保卫战”的展览共展出照片150余幅,实物27件(套)。 据策展方之一、南京市档案馆史料利用开发处副处长王伟介绍,这批展出档案主要来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南京市档案馆,多为当时国民政府的官方通报和...
不久前,晚报报道了央视《国宝档案》栏目走进绍兴,拍摄绍兴的运河与文物,讲述大运河上的传奇故事。昨天,记者了解到,《国宝档案》绍兴篇将从7月5日(周三)晚上6点45分开始,在CCTV-4首播,整个系列将分三天播出。 据了解,《国宝档案》“大运河传奇”系列三集绍兴篇,分别从唐代、宋代和清代三个历史时期,讲述绍兴悠久的历史文化。节目囊括绍兴诸多的文化符号,越窑青瓷、唐诗之路、绍兴黄酒、美食、绍兴师...
6月28日,由中国政协文史馆主办、广州市政协协办的“红旗飘飘——中国共产党党旗诞生历程珍贵档案展”广州巡展开幕。展览以党旗的诞生历程为主题,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及档案资料,向观众展示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至今近一个世纪里的各个重要历史节点上的党旗样貌。 本次展览共分“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帜” “战斗的红旗” “高举团结抗战的大旗” “七大期间的公开征集” “历时八十一载写入党章”五个部分,通过党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