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国庆之际,由扬州市档案局、扬州市文物局共同策划编辑的《运河串珠》出版。 《运河串珠》以运河为纽带,串连沿线相关城市,反映大运河各段历史与现状以及运河城市珍贵档案的选粹,集中展示大运河变迁发展、人文历史的深厚底蕴和大运河联盟城市档案资源建设的丰硕成果。
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成功 事实不容否认,历史不容篡改。日前据联合国教科文官方显示,2015年最新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项目名单。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榜上有名。也就是说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成功。对此,日本外务省10日称,联合国缺乏公平性。 此前,中国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9份文献包括《本草纲目》《黄帝内经》《传统音乐档案》《清代内阁秘本档》《纳西东巴古籍》《清代科举大金榜》《清代样式雷图档》《中国西...
现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的8000多件西夏文献,不久前由宁夏档案馆投资50万元全部拍摄。16日,宁夏档案馆与北方民族大学签署协议,将用3年时间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归类、翻译、研究。 据北方民族大学西夏研究所所长景永时介绍,英藏黑水城文献的数量仅次于俄藏黑水城文献,总共约有8000件,西夏文约占总量的90%,此外还有少量的汉文、藏文文献。过去,我国专业人员曾用缩微胶卷拍摄过这些资料,但因为像素...
近日,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古建测绘小分队受扬州市园林局、规划局委托,对扬州市南河下黄氏盐商住宅进行测绘。该项目综合运用新型绘图和建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通过“数字克隆”将现实景观转化为3D模型,以此传承扬州古城的建筑记忆。 扬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市区内保有大量极具价值的历史建筑遗迹,而测绘工作就是为这些建筑日后的修缮和保护提供依据。在测绘的现场,杨凌凡、李天夏等同学详细地向记者介绍了黄氏盐...
日前,记者从宜宾县档案馆获悉,自2006年起,该县已对馆藏清代和民国时期档案进行进一步保护抢救,现已完成馆藏国家重点档案19182卷抢救工作,实现文件级检索、电脑微机和缩微阅读机全文利用。 据了解,该宜宾县档案馆藏国家重点档案19182卷,主要内容包括:清代房屋地契;民国时期宜宾县政权机构、地方自治、人口统计等情况的材料;国民党县政府党团议会选举材料;军政、银行、税捐、警察、法院等机关形成的各种...
长沙传统村落的保护迎来重要时间节点和契机。市政协今年的第32号提案建议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昨日,市长领办暨市政协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对该提案进行了协商办理。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市政协主席范小新,市政协副主席王力力、唐志浩,市政府秘书长谭勇,市政协秘书长彭志一出席。 在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九三学社长沙市委提交了提案《关于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我市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建议》。该提案由...
湖南永州市江永县文物局正在与中山大学携手调查古碑刻。9月1日,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吴滔教授带领的20多人团队,已在江永县境内完成了100多方散落古碑刻的调查任务。 江永县文物局表示,这些碑刻上至宋代摩崖石刻,下至民国重要碑刻,从不同角度呈现风土人情,记录重大事件,对研究江永乃至湘南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我们会查明所有古碑刻内容,记录成电子版,尽快整理出书。” 江永县文物局在此次调查中积极联系协调...
大型档案文献《中华抗战期刊丛编》9月2日在南京举行首发仪式。该书经过50多位专家的编排,成书67卷共4千多万字,成为国内首部大型档案文献彩色影印丛书,被列入“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 丛书由江苏省档案局(馆)联合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及南京师范大学抗战研究中心,历时一年整理出版,集中收录了抗战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和重庆上海出版的抗战期刊65种553册。 南京师范大学...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9月1日起,“英雄不老——浙西南抗日战争人物影像(文物史料)档案展”即将在市摄影博物馆一楼开展。展出时间为一个月,届时欢迎广大市民前往参观。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70多年前,为了抵抗侵略、保卫家园,全国军民英勇抗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浙西南地区既是浙江抗战的大后方,也是烽火前线。如今,参加过当年抗战的老兵大多已经离世,留下来的老人也都已年过耄耋。本次展览共...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近期启动整理并在官网上陆续公布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抗战档案》。 据了解,这批珍贵档案以时间为脉络,共分30集,系首次公布,不仅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也披露了国共合作抗战时期一些鲜为人知的史实。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八路军、新四军抗战档案,主要内容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
河北石家庄民间工艺博物馆18日展出了1933年至1945年日军侵华期间,由日军出版发行的报刊书籍、影像照片、文件档案以及日记书信、地图证件、金融票证等200余件珍贵罕见史料。 展览现场,大量由日本兵拍摄的影像照片吸引了很多人观看。标有“占领石家庄的岩仓部队”文字的照片呈现了日本兵手举长枪站在石家庄大石桥上庆祝的画面,而“石家庄的大空爆”照片则呈现了房子被炸毁后满目疮痍的画面。 展品中,除了日军...
为进一步回击日本右翼势力否认设置慰安所、强征“慰安妇”罪行,国家档案局自8月15日起在其官方网站连续8天每天发布一集专题网络视频《“慰安妇”——日军性奴隶档案选》。 国家档案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由国家档案局制作的专题网络视频《“慰安妇”——日军性奴隶档案选》,公布了中国一些档案馆和研究单位收藏的“慰安妇”档案,其中既有在日本侵华时期形成的日方档案和日本在占领区扶植的傀儡政权档案,也有战后中...
日前,磐安县文物办组织专业人员开展杨氏宗祠“四有”档案编制工作,主要从地理位置、自然与人文环境、历史沿革、价值评估等各方面作详细记录。 杨氏宗祠位于磐安县仁川镇黄余田村,坐北朝南,始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占地657平方米,由门楼(已毁)、前天井、前厅、后天井及东西厢房、后堂组成,平面呈元宝形布局。2011年1月,被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仁川杨氏家族是千古传颂的廉吏、号称“关西孔...
近日,灵台县档案馆工作人员在馆藏“敌伪人员”档案中,发现了1张清宣统二年“安徽师范学堂”颁发的《毕业文凭》。 该《毕业文凭》历经100余年,保存完好,纸质为熟宣,通体高74.5cm,宽57.5cm,四角楷体书写“毕业文凭”4字,四边每条边各对镶2条龙纹,右起书“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内阁奉上谕朕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懿旨……”共856字慈禧懿旨,左半部分起书“安徽优级师...
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共同主办,南京市博物馆总馆承办的“中国战区受降档案史料展”10日下午在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开展。据了解,这是中国战区受降档案首次系统公开。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此后,中国战区16个受降区,参照南京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举行分区受降。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员郭必强介绍,中国战区受降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名垂青史的重大事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