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相传在修内司建窑,称为修内司官窑。根据最新考古消息,修内司官窑窑址在杭州郊区万松岭发现,说明南宋文献记载是可信的。考古工作者正在进行科学发掘,有关情况将等待发掘成果的公布。 南宋叶寘《坦斋笔衡》曰:“后郊坛下别立新窑,亦曰官窑,比旧窑大不侔矣。”考古证实,郊壇官窑,窑址在今杭州市乌龟山附近,20世纪50年代、80年代都作过发掘,发掘出了制瓷作坊和烧瓷的龙窑。这里烧造的青瓷继承北宋官窑的风格,...
在台湾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大博物馆珍藏着一些北宋官窑青瓷,端庄宏伟,紫口铁骨,釉层凝厚,青釉比较淡,开大小相错的片纹。相传这些作品是北宋徽宗、钦宗即大观、政和年间,朝廷在开封设置的官窑,专门为宫廷烧制的皇室日用器皿和陈设艺术品。烧造的器物有碗、盘、洗、樽、瓶等。不过北宋开封官窑至今尚未发现窑址。这是因为黄河多次泛滥和改道,泥沙将宋朝时的地面深深覆盖,窑址难于发现。北宋官窑以高超...
鬲式炉 北宋"靖康之难",宋高宗赵构迁移东南,定都临安(今杭州)。于绍兴十三年,由皇家投资并由宫廷内务府的窑务机构主持,在杭州凤凰山设立了"修内司官窑",并在杭州乌龟山八卦田郊坛下附近另建新官窑。南宋官窑集中南北的精工巧匠,烧造宫廷及达官贵人所需的青瓷,这是北宋汴京官窑的延续,历史上称之为南宋官窑。 南宋官窑,紫口铁足,为旷世挚珍,历来声价奇巨,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论》云:“官窑瓷宋修内...
北宋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它在青瓷艺术上的成就享誉世界,也是中世纪中原文化艺术光辉灿烂的一页。多少年来国内外陶瓷学家、艺术史家一直都在学习、研究和关注北宋官窑。 一、一个不容否定的客观事实 南宋文人顾文荐在《负喧杂录》一书中写道“宣政间京师自置烧造,名曰官窑。”这是有关北宋官窑最早的文献记载。顾文荐是南宋时人,记载北宋晚期的事,应该有很大的可信度,因为时间相差不远。这段文字记...
官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有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之分。宋顾文荐《负喧杂录》记“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据此可知,北宋后期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设立官窑,现称“汴京官窑”,亦称“北宋官窑”,具体窑址至今尚未发现。宋高宗南渡后,在临安(今杭州)另立新窑,为南宋官窑。南宋官窑有二:一是“修内司官窑”,也称“内窑”,窑址在杭州市凤凰山下;二是“郊坛官窑”,位于杭州市南郊乌龟山一带,亦称“乌龟山官窑”,...
又萌又风雅,这样的展有没有见过?今天起,南宋官窑博物馆就有这么一场来自扬州的珍贵文物展览。 扬州慢,风物中的雕刻之美。被人称作 “扬州八刻”的雕刻艺术便是其中的代表,或牙或玉,或竹或木,或砖或石……以刀代笔,深刻浅雕,将地域的风情与物语融入雕刻之美,令人无限遐思。 超应季,雕出精致巧色白玉蝉 展厅一进门,在一个玻璃罩里,趴着一只大夏天才有的知了。不过,这只背有点红的“...
又萌又风雅,这样的展有没有见过?今天起,南宋官窑博物馆就有这么一场来自扬州的珍贵文物展览。 扬州慢,风物中的雕刻之美。被人称作 “扬州八刻”的雕刻艺术便是其中的代表,或牙或玉,或竹或木,或砖或石……以刀代笔,深刻浅雕,将地域的风情与物语融入雕刻之美,令人无限遐思。 超应季,雕出精致巧色白玉蝉 展厅一进门,在一个玻璃罩里,趴着一只大夏天才有的知了。不过,这只背有点红的“知了”是用玉...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1日重启汝州张公巷窑考古发掘,引起中外陶瓷研究者和爱好者密切关注。张公巷窑被认为“高度疑似为北宋官窑”,考古刚刚开始,引起各方瞩目。 “虽然张公巷窑的重要学术地位毋庸置疑,但长期以来其性质还缺乏统一认定,希望通过这次深度发掘,能够确定张公巷窑的烧造年代和窑业性质,解决北宋官窑的相关问题。”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王莉英在张公巷瓷窑址考古发掘启动仪式上说。 “这是...
1月17日,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推出的跨年特展“银·宴——奥地利施瓦策瑙古堡银器展”盛装登场,将带领观众走进一场极其讲究的欧洲贵族宴会,体味不一样的餐桌礼仪与文化。 本次展览共展出近百件精致的古典银制餐具,均来源于18—19世纪奥匈帝国著名的施瓦策瑙古堡。施瓦策瑙古堡有800多年传奇历史,先后数易其主,近代还是欧洲各国政治家博弈的舞台,其堡内所藏艺术品与古董数量众多、品质卓越。展览将以古堡的管...
日前,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举办“纪念南宋官窑郊坛下窑址发掘工作60周年恳谈会”。曾参加过1956年,1985-1986年,1998-2001年南宋官窑窑址发掘的部分考古工作者受邀参会。 会议在1956年郊坛下窑址发掘者汪济英、牟永抗两位前辈的回忆中展开,虽然已经过去了六十年,但两位老先生对当年发掘的背景和历程如数家珍,他们在发掘工作中保留的龙窑发掘图像与线描图弥足珍贵。随后,1985-1986...
十六世纪后期,盛行于西方的鼻烟传入中国,为上流社会带来一股新的风尚。此后几百年里,鼻烟在中国的行走之路十分顺遂,更是得到了清代皇帝的赏识。许多文人雅士达官显贵,都对这个盛装鼻烟所用小小容器痴迷不已。鼻烟壶慢慢地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品门类。 10月20日,“嗅里乾坤——武汉博物馆馆藏鼻烟壶展”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开展,展览中展出了各种造型丰富的鼻烟壶,带观众走进了属于古人嗅觉的乾坤世界。 ...
作为盛装鼻烟所用容器,鼻烟壶曾一度是文人与达官显贵赏玩的心爱之物。如今,鼻烟壶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品门类,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也给观赏者带来了美的享受。 10月20日起,“嗅里乾坤——武汉博物馆馆藏鼻烟壶展”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展出,为期3个月,共展出120余件来自武汉博物馆的珍贵鼻烟壶,多为清代至近现代时期的作品。它们材质品类丰富,玛瑙、玉石、水晶等均有涉猎,从西洋花瓶到古代有吉祥之意的...
武汉博物馆馆藏鼻烟壶 清代皇帝都喜欢召集宫廷画师给自己画行乐图,道光帝也是。 在《道光帝行乐图》中,他端坐在“澄心正性”亭里,慈眉善目,看着皇子、公主在公园里玩耍。如果看得够仔细,就会发现他手里握了一个鼻烟壶。 到了另一幅《喜溢秋庭图》里,会看得更清晰。 道光帝和皇后,坐在亭子里,旁边的炕几上,不但放了一个绿色鼻烟壶,还有一个白色的烟碟。 这就说明,道光帝喜嗜鼻烟,而...
南宋官窑的历史、工艺和美学价值充分反映了其与南宋宫廷文化及社会习俗的密切相关性,因此也成为当代学术界研究和探讨的重点。 北宋“靖康之难”后,宋高宗赵构避逃东南,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南宋王朝为了满足宫廷饮食、祭祀和陈设等需要,“袭故京遗制”,在临安设官窑,专门生产宫廷日用和祭祀用瓷,通常称南宋官窑。南宋官窑有二,分内窑和新窑。内窑现称“修内司窑”,在杭州凤凰山下;新窑今称“郊坛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