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一级文物人骑麒麟形灯座 通过考古人员近3个月的抢救性发掘,鄂州郭家档古墓群共发现100多座古墓,发掘1000多件文物。昨(15)日,记者从鄂州市博物馆了解到,经过湖北省文物鉴定专家组鉴定,共鉴定出国家级文物204件,其中一级11件、二级30件。 一级文物青瓷乐俑 据鄂州市博物馆考古队队长徐国胜介绍,11件国家一级文物全部是三国时期的,包括青瓷扁壶、镇墓兽、盘口壶、香薰、牛车、骑马俑、乐...
在鄂州市杜山镇杜山村7组的一个施工现场发现了三国古墓群,尽管文物部门下发了停止施工的禁令,但施工单位仍继续施工,致使古墓遭到破坏。 6日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铲车和运土的卡车发动机声隆隆。曾发现古墓群的区域被挖成一个大坑,里面装满了水。施工现场四处散落着古墓内的青砖。 据鄂州市博物馆考古队副队长余骏称,2日,有群众上报称发现古墓。他赶到现场发现,这里已被铲车铲出5座三国时期的古墓,一些文物裸...
墓群 从底铺河卵石的木椁墓清理后墓室出土的配饰。(考古所供图) 历时一年之久,广州境内已发现墓群规模最大、墓葬数量最多的古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已基本结束!位于增城白湖村的浮扶岭古墓地,整个遗址面积近10万平方米,推测埋藏墓葬近千座,作为专门的墓葬埋藏区,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延续时间近4000年,创造了一项项广州古墓之“最”。 在考古发掘即将结束之际,广州考古队又清理出...
专家称象棋、国际象棋皆由六博棋演变而来,古人曾因迷恋倾家荡产 ■出土的六博棋棋子呈长方形,骨质酷似现代麻将中的白板;博箸为竹质;圆形的为铜制带钩。樊书海 摄 ■整座墓葬全景。樊书海摄 ■陶俑呈现古人玩六博棋时的情景。(资料图片) 《平山0.05平方公里惊现百座古墓》追踪 中国古代文化最重智慧,围棋、象棋、国际象棋都起源于中国。那么古代的棋子什么样?古人怎么玩?日前,河北...
浮扶岭古墓地群。 底铺河卵石木椁墓出土的陶翁。 底铺河卵石木椁墓出土的铜戈。(考古所供图) 从底铺河卵石的木椁墓清理后墓室出土的配饰。(考古所供图) 历时一年之久,广州境内已发现墓群规模最大、墓葬数量最多的古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已基本结束!位于增城白湖村的浮扶岭古墓地,整个遗址面积近10万平方米,推测埋藏墓葬近千座,作为专门的墓葬埋藏区,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延续时间近4...
[提要]在鄂州市杜山镇杜山村7组的一个施工现场发现了三国古墓群,尽管文物部门下发了停止施工的禁令,但施工单位仍继续施工,致使古墓遭到破坏。据鄂州市博物馆考古队副队长余骏称,2日,有群众上报称发现古墓。 在鄂州市杜山镇杜山村7组的一个施工现场发现了三国古墓群,尽管文物部门下发了停止施工的禁令,但施工单位仍继续施工,致使古墓遭到破坏。 6日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铲车和运土的卡车发动机声隆隆。曾发现...
近日,延安市志丹县一座金代砖室壁画墓经过整体加固、打包,成功搬迁至该县博物馆。 这座金代古墓于今年1月21日在该县延(安)志(丹)吴(起)高速公路施工现场被发现。随后,志丹县及时向省市文物部门上报了有关情况。经过有关部门勘查,决定将古墓整体打包搬迁。据省文物研究院专家介绍,古墓搬迁首先要固定墓室内部,然后在墓室外部浇灌石膏加固,利用钢骨框架将其调离原地。这次成功搬迁在陕北是首次,为以后的砖室壁...
笔者今日从广东河源市获悉,该市紫金县于近日发现了一座据考证为明朝初年所建的古墓。这个600多年前的民间无字碑,造型独特,极具历史文化等多重研究价值。据了解,8月20日,紫金县文化馆副馆长黄海棠为收集民间散落的古籍抄本,在水口村意外发现这座造型奇特的墓。当地村民都说这是黄姓的四世开基祖之墓,“现在黄姓已发展到30世了,按20年一世来算,至少有600年了。”墓地呈正葫芦形。坟堂...
铜镜记者从昨天下午召开的“东方砻城暨左岸工地考古发掘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东方砻城工地古墓群以及左岸工地发掘出土的战国、汉代、六朝、唐代、宋代、明清时期各类文物共计490件。东方砻城工地惊现百座古墓4月29日下午三点左右,一台挖掘机正在芜湖市中心的东方砻城安置小区工地上作业时,突然挖到了似乎是木头的物品,工人们起初以为是挖到了大树桩,但是仔细一看大家都吓了一跳—...
记者今日从云南省保山市警方获悉,当地龙陵县警方破获一个大型古墓盗窃团伙,该团伙共在当地作案60余起,盗窃清代古墓150余冢。目前,该团伙的7名主要成员已被刑事拘留。据介绍,今年7月份以来,龙陵县镇安、龙新等地一带居民的祖坟就接连遭人盗挖。短短数月内,当地连续发生了70多起古墓盗窃案,有150余冢清朝年间以上的古墓被盗掘。当地警方经过两个多月的侦查,截至8月30日,除个别团伙外,该盗墓团伙已有7人被...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的南宝力皋吐古墓群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距今4600年的史前人类帽子——“骨冠”或“骨角质冠饰”。专家表示,骨冠的发现在同时期的史前文化遗址中尚属首例。 骨冠的发掘成果是由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吉平在日前结束的通辽市南宝力皋吐考古研讨会期间披露的。 南宝力皋吐遗址位于大兴安岭南麓草原与科尔沁沙地的交汇地带,目前已发掘清理近400座45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墓葬,出...
发现·古人生活260多件陶器布满10平方米小屋昨日上午,记者驱车至张夺村南墓地发掘考古工地。负责本次考古发掘工作的执行领队李军向记者介绍了93座古墓出土的丰硕文物遗存。在保存文物的库房内,大大小小的陶鼎、陶坊、陶罐、陶壶、陶钵、陶碗等被分成了两个区,然后按照不同形状分类摆放,260余件陶器布满了10平方米的小屋。李军说:“这些陶器全部来自93座古墓,年代为战国至西汉(距今...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