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天下午,在南京西善桥的一处工地上,南京市博物院的考古人员对一座保存完好没有被盗的明朝早期贵族砖墓进行了发掘。在考古现场,由于明朝墓葬的后面还紧挨着另一处六朝墓葬,吸引了不少好奇市民前来围观。考古人员介绍,明朝墓保存完好没有被盗实属少见,该墓对于研究明朝墓葬制度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然而这座明朝墓葬又修建在了一座六朝墓葬之上,可以说也是很特殊的。对于几乎被毁的六朝墓葬,考古人员推测应该是修建明朝墓葬的...
出土情况 铁剑 12月8日在十天高速汉中市区连接线施工中发现了一座古墓葬,汉中市考古队进行了抢救清理。 该墓为典型的竖穴椁墓,深约10米,墓圹内设二层台,发现棺箱一具;墓内积有大量的木炭,厚度达2米。 考古工作者经过紧张的工作,抢救出土了一批珍贵的文物。出土有铜鼎、铜蒜头、铜钫、铜壶、半两钱、陶罐、铁铧、铁锨以及金玉器等陪葬物。 从墓葬的形制和出土文物初步判断,该墓葬应该为西汉初期的墓...
本报汉中讯(记者 高建平) 近日,在十天高速汉中市区连接线路基施工中,施工人员于汉武路段挖掘出一座西汉早期古墓,经过汉中市文管部门十多天抢救清理,墓中出土了铁剑、铜壶等一批陪葬品。 昨日,记者在汉中市博物馆看到刚出土的铁剑,历经两千多年,剑身已严重锈蚀,但用以装饰的精美玉牌、玉柄等饰品保持完好。出土的古钱币经考古人员初步清理,发现钱币中有秦、汉时期的秦半两和五铢钱。陶罐底部脱落,铜壶保存较为完整...
昨日,龙游方家山三国古墓发掘现场,考古专家正在对发掘文物进行清理。 随着杭(州)长(沙)铁路的施工,龙游一座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大墓揭开神秘面纱。该墓虽然数次被盗,但还是出土了随葬品29件。在后室底部还出土了一方桥形纽铜印,印文阴刻篆书“新安长印”。
12月20日下午,威远县界牌镇挖出一座清代的“一墓双棺”古墓,内有一些文物和极具考古价值的碑刻。然而,文管所考古专家欲将文物带回时,却受到个别“想分一杯羹”的村民刁难,考古队汽车受阻6个小时。在界牌镇党委、镇政府有关部门的介入下,当晚11点半,文管所专家才得以离开现场。但当晚,这座古墓里隐藏着的一个暗棺就被盗掘。 20日下午3时许,威远县界牌镇柏杨...
昨日,龙游方家山三国古墓发掘现场,考古专家正在对发掘文物进行清理。 随着杭(州)长(沙)铁路的施工,龙游一座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大墓揭开神秘面纱。该墓虽然数次被盗,但还是出土了随葬品29件。在后室底部还出土了一方桥形纽铜印,印文阴刻篆书“新安长印”。 本报记者 梁臻 衢州日报记者 吴春华 摄
江西一盗墓团伙趁夜幕掩护,潜至吉安市安福县平都镇,企图盗挖欧阳修先祖墓葬,未料在作案现场被民警擒获。日前,此案经安福县人民法院审结,盗墓者龙某被判处管制1年。盗墓团伙其余嫌犯已另案处理,均已获刑。 据了解,此案中盗墓团伙下手的目标是欧阳修先祖欧阳万古墓,此古墓经江西省人民政府备案,列为安福县文物保护单位,属具有重要历史、科学价值的县级保护古墓葬。 据办案人员介绍,2009年11月5日晚,朱某、...
环球网记者朱盈库12月15日报道,据韩联社15日报道,中国发现上世纪90年代末被盗的中国吉林省集安市高句丽古坟壁画流入韩国,并向韩国政府提出了返还该文物的要求。韩国文化财产厅15日表示,中国国家文物局最近向该文化财产厅厅长李健茂致函说,已核实了被盗掘的中国集安市高句丽古墓群一号墓第3室的壁画流入韩国,并向韩方提出了返还要求。中国当局表示,盗窃多幅古墓壁画的三名盗掘者依法被判刑,并一致供认,他们是接...
新疆考古研究所考古队目前已经结束了对和静县小山口二、三级水电站古墓葬的考古发掘工作。这次考古发掘共发掘清理453座墓葬,并且发现距今3000年左右曾有游牧民族在和静县居住。 在发掘中考古队员发现,墓葬分为石围墓、石围石堆墓和石堆墓三种,大部分是单人葬。从出土的随葬品来看,这次发掘早于察吾呼文化,填补了和静地区早期人类历史的空白。 新疆考古研究所考古队队员 周小红:“这批文物有早于查吾乎文化的是距今...
据韩联社15日报道,中国发现上世纪90年代末被盗的中国吉林省集安市高句丽古坟壁画流入韩国,并向韩国政府提出了返还该文物的要求。 韩国文化财产厅15日表示,中国国家文物局最近向该文化财产厅厅长李健茂致函说,已核实了被盗掘的中国集安市高句丽古墓群一号墓第3室的壁画流入韩国,并向韩方提出了返还要求。 中国当局表示,盗窃多幅古墓壁画的三名盗掘者依法被判刑,并一致供认,他们是接受了韩国古美术协会高级负责...
三峡晚报讯 现场发掘出巨大的椁木 本报记者 秦发 摄 昨日,记者赶赴考古现场后,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歇考古队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获得编号为002号的 “黄歇古墓发掘现场嘉宾证”,目击了已尘封2300多年古墓的秘密。 墓身发现古代盗洞 在现场,考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黄歇村东周墓群1号墓有战国墓的典型特征:墓坑台阶是墓主身份地位的象征,台阶级数越高,说明墓主的身份越...
石器 带花纹的陶片 记者10日从新疆且末县获悉,该县文管所工作人员9日在来历勒克遗址上游的陶片集散地新发现大量陶器、石器(含碧玉)、铜器、装饰品和一些木质残料,有些暴露于地表,有些被土层掩埋,波及范围达60平方米左右,此处或周边存在古墓群、窑址的可能性极大。 据悉,该处位于库拉木勒克乡境内,距县城直线距离50公里。且末县来利勒克古城遗址沿车尔臣河古河道分布,东西宽30公里,南北长63...
昨日,记者赶赴考古现场后,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歇考古队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获得编号为002号的 “黄歇古墓发掘现场嘉宾证”,目击了已尘封2300多年古墓的秘密。 墓身发现古代盗洞 在现场,考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黄歇村东周墓群1号墓有战国墓的典型特征:墓坑台阶是墓主身份地位的象征,台阶级数越高,说明墓主的身份越尊贵。 “在那个时代,就是富人,也不允许挖这样...
12月9日,安徽省六安一座新发现的古代碗形墓葬结束了两周时间的发掘,初步确定为一座北宋时期墓葬。这座从规模和复杂程度都较为少见的大墓除了随葬品呈现出与北宋社会“男尊女卑”不符的“女尊男卑”反常现象之外,还因墓室中存有一具空棺而格外引人注目。 11月27日,在六安市一项工程的施工地点发现了古代墓葬之后,安徽省及六安市文物部门专家开始了对这一呈碗形古墓...
昨日,六安开发区宋代大墓发掘工作进入关键环节,考古人员开棺之后,发现随葬器物均为日常随用小件,与墓葬规模不符;棺内未见任何证明墓主人身份的文物;起吊上来的棺木除了三具保存完好外,又惊现一具已散架的空棺。种种反常迹象让考古人员百思不得其解。 二号棺随葬品丰富 【谜团1】 一男两女,他们是什么关系? 最大棺随葬品却最简单 记者昨日上午在六安老博物馆开棺现场看到,工作人员启开棺盖后,三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