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甘井子区革镇堡街道大王山青铜时代遗址抢救性考古发掘已经进行了20多天,顶着初冬的寒风,考古工作进展情况如何?现场都发现了哪些宝贝?这些东西能给大连带来什么?带着诸多疑问,记者爬上了发掘现场那段接近60度的陡坡。临近山顶的时候,脚下的路渐渐平坦起来,路上的碎石经过考古人员的简单清理,已经显现出一条1尺多宽的小路。走过这条小路,是一道长达100多米的围栏,据考古队员讲,这条围栏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山石滑落...
11月12日记者从新疆文物部门获悉,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和静县文体局、文管所专业人员组成考古队,对和静县莫呼查汗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22座,出土文物50余件。采集有铜器残片、夹砂红灰色陶片及马鞍形石磨盘,初步推测为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据介绍,今年8月至9月期间,文物考古研究人员对和静县莫呼查汗水库施工区涉及的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22座,遗址3500平方米,出...
⊙记者 王莉萍 中国青铜器是举世公认的顶级艺术品,而古铜镜制作又将青铜铸造工艺推向了巅峰。不同历史时期的铜镜有着风格迥异的形象,战国镜的张力和层次感、汉镜的神秘和隽秀、隋唐镜的精致和浮华,这些古铜镜的经典代表将艺术之美生动地呈现在了方寸之间…… 汉代铜镜:工艺与文化相结合 中国古铜镜的发展源远流长,每一面铜镜仿佛都折射着自己独特的艺术内涵。铜镜起源于齐家文化,在铸造工艺技术发展成熟的西...
铜镜造假自古有之 “历史上曾经有过宋代铜镜仿汉镜、仿隋唐镜,明代铜镜仿汉镜、唐镜。不过,清末、民国时期几乎没有铜镜作伪,因为当时铜镜收藏不受重视。而现代作伪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发展到现阶段可谓手段先进、花样翻新。”古玩商杨华说。 局部作伪最隐蔽 近几年,无论是在造型、纹饰、包浆、手感和合金的配比方面,古铜镜作伪者的技术都变得纯熟而老练。“造假者会严格...
昨日,当从办案民警手中接过自己被骗的5万多元现金后,受害人张老先生很激动:“以后再碰到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儿,我一定要提高警惕,绝不能再糊里糊涂上当了。” 今年6月底,漯河市古董收藏爱好者张老先生,来到柳江路东段古玩市场想要买一个紫砂壶。在市场上,他碰到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子岳某,说自己手里有好的紫砂壶。第二天,岳某还真的带了3个紫砂壶亲自登门拜访,张老先生直接买下一个中意...
从港澳台到珠江三角洲再到北方地区,佛像收藏热经历了一场“北伐”。 精美的佛像让不少人愿意花大价钱购买,究其原因,收藏佛像很多人首先是有信仰需求,然后才是投资保值的目的,在家中供奉一尊上品佛像更彰显身份。 河南商报记者 陈薇/文 赵卓/图 清代铜鎏金绿度母像 相对于明代佛像的朴拙,清代造像大多做工精美,花纹繁复,颇有盛世之风。 这尊清...
由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凉山州博物馆共同举办的《蜀南之谜——雅砻江流域考古大发现》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幕,随着蛇蛙铜俎、三女背水铜杖首、铜蛇尾杖、羊首杖等400余件文物的露面,雅砻江流域曾经生活过的神秘人群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专家们将这次发现定义为“四川青铜文化中除三星堆和金沙之外的第三大考古发现”,甚至称其能解开金沙王国突然消失的悬疑! 考古结论神秘...
张光敏在介绍修复过程。 (资料图片) 修复前的青铜鑑 修复后的青铜鑑。 上世纪90年代,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马承源先生从香港抢救回一件有2000年历史的青铜鑑。与上博已收藏的二件吴王夫差鑑相比,这件青铜鑑更大,高45厘米、口径79厘米、底径39厘米。慧眼独具的马馆长众里寻它,认定这件外表蒙尘的古...
(记者 吴晓东)“圆明园文物回归形象大使”成龙,近日向圆明园管理处捐赠了电影《十二生肖》道具“十二兽首”,“新十二生肖兽首”从此入驻圆明园遗址公园。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流失海外一直是国人的心头之痛,由成龙主演的电影《十二生肖》正是以此为构思蓝本,呼吁全社会尊重文物,共同保护全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
杨钧,30多岁,白净的脸色倒看不出是“关公”的老乡,眉宇间却透着一股晋商的精明。别看他年龄不大,收藏历史可是颇长,成就也更是让那些前辈们汗颜。 缘起 15岁时,杨钧迷上了集邮。邮票收集的直接后果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爱上了青铜器。原来是邮票图案中的几组青铜器以其庄严恢宏的造型、国之重宝的气势将他深深吸引。加之历史老人对山西几千年的青睐,在博物馆里、在古玩市场中、在乡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