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辽上京考古队对千年前的辽上京皇城和宫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并获得重大发现。 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的上京城是辽代营建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也是中国游牧民族在北方草原地区建立的第一座都城。 在2015年度考古发掘中,辽上京考古队确认了辽上京宫城东门的形制结构及营建次序。虽然晚期破坏严重,但夯土基台上仍保存了以磉墩承重的柱网...
日前,汉阴县一文化学者李家成整理家藏图书时,无意发现了清雍正乙卯年(1735)刻印的南宋朱熹集传《诗经》、《论语》、《朱熹章句》、《试帖辑注》等27卷古籍善本。 据了解,这批古籍善本虽有少量虫蛀残页,但大部分内容清晰可辨。李家成高祖父是清道光至光绪初年的正六品承德郎、文学散官,从京城带回汉阴大批古籍善本,如今历经劫难,更使得这批善本显得弥足珍贵。 李家成介绍说,这次发现的南宋理学家...
记者28日从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档案馆了解到,该馆近日在整理馆藏民国图书资料时,发现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十月二十五日出版的《抗战言论集》。 该《抗战言论集》分上下两册,32开本,共472页,由中国农村合作出版社、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合编,书名由沈钧儒题词。 《抗战言论集》分为总论、外交、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众运动、军事知识、通讯、附录九个部分,共60篇文章。该书收集了蒋介石、...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辽上京考古队对千年前的辽上京皇城和宫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并获得重大发现。 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的上京城是辽代营建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也是中国游牧民族在北方草原地区建立的第一座都城。 在2015年度考古发掘中,辽上京考古队确认了辽上京宫城东门的形制结构及营建次序。虽然晚期破坏严重,但夯土基台上仍保存了以磉...
住在大渡口九宫庙的市民,大概都不清楚,清朝这里曾有一个叫“三皇会”的帮会活动过。而证据,就是今年在大渡口文管所,九宫庙街道办事处里发现的一块光绪二十五年的石碑! 而这仅是今年重庆各区县文物部门,在进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时的新发现之一。记者从市文委博物馆处了解到,目前已经有14个区县(其中主城区4个),基本已全面完成文物普查认定和数据登录工作。而在这一过程中,不乏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发现。...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陈凌带领的考古队,日前在新疆南部的新和县通古斯巴什古城东北部,发现了贴有金箔的墙皮、涂覆朱砂或青金石粉的墙皮、贴金塑像残块、佛塔顶部的塔刹等现象。 “遗迹展示了当时的世俗化生活,并非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的古城为唐代单纯的屯兵、屯田的城址,且从出土的遗物推测,该城的始建年代应在距今1700年左右的魏晋时期。”陈凌说。
碧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高家村镇碧村北,地处黄河与蔚汾河交汇处,是进出黄河的重要关口之一,历史上著名的“合河城”和“合河关”就在碧村附近。该遗址东距兴县县城约20公里,西离陕西省神木县石峁遗址直线距离51公里,遗址面积约75万平方米,自西向东主要包括寨梁上、小玉梁、殿乐梁、城墙圪垛等四个台地,含仰韶、龙山、汉代、辽金、明清等阶段堆积,以龙山时期遗存最为丰富,遍布整个遗址。 2014年6月,山...
近日,“2015敦煌论坛:大数据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和世界文化遗产保存与使用”国际学术会议在敦煌市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希腊等国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共聚敦煌,以莫高窟为样本,共同探讨大数据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和世界文化遗产保存与使用领域相关问题。 敦煌研究院自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数字敦煌”的构想,目前已经在壁画、彩塑、文物文献数字化采集整理、洞窟构造高精度测绘等方面积累了大量数据...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陈凌带领的考古队,日前在新疆南部的新和县通古斯巴什古城东北部,发现了贴有金箔的墙皮、涂覆朱砂或青金石粉的墙皮、贴金塑像残块、佛塔顶部的塔刹等现象。 “遗迹展示了当时的世俗化生活,并非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的古城为唐代单纯的屯兵、屯田的城址,且从出土的遗物推测,该城的始建年代应在距今1700年左右的魏晋时期。”陈凌说。 贴有金箔墙皮残片薄如信纸 通古斯巴什古城位于新和县城西...
荆州火车站考古又有新发现,延庆寺遗址发现大量建筑遗存。令考古人员感到吃惊的是,最近发掘出的大量瓦片上还有“云文”。据说这“云文”像是穿越千年的“金箍”。一起去看看吧! 今年三月,在火车站附近某楼盘的建筑工地上,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处延庆寺遗址。截止目前,已发掘1600平方米,清理出54座西汉至宋代的墓葬,出土文物183件。考古人员还发现了2处西汉建筑台基。据遗迹分析,这里曾建有三座房子。为了夯实土基...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陈凌教授带领的考古队,在新疆南部的新和县通古斯巴什古城东北部的发掘工作中获得重大发现。 “我们在古城发现了贴有金箔的墙皮,贴金塑像残块、佛塔顶部的塔刹等。”陈凌说,从出土的遗物推测,该城的始建年代应在距今1700年左右的魏晋(公元3——4世纪)时期。 通古斯巴什古城位于新和县城西南44公里渭干乡,古城现存面积约5.7万平方米,方形,用土坯砌成。墙基宽约4——8米,墙体残存最...
记者28日从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档案馆了解到,该馆近日在整理馆藏民国图书资料时,发现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十月二十五日出版的《抗战言论集》。 该《抗战言论集》分上下两册,32开本,共472页,由中国农村合作出版社、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合编,书名由沈钧儒题词。 《抗战言论集》分为总论、外交、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众运动、军事知识、通讯、附录九个部分,共60篇文章。该书收集了蒋介石、冯玉祥等的言...
重庆彭水县龙蛇坝遗址近日发现商周时期重要遗存,填补了芙蓉江流域先秦时期遗存的空白。 重庆市文化遗产院考古专家介绍,龙蛇坝遗址位于彭水县大垭乡龙龟村,地处芙蓉江与东瓜溪交汇处,分布面积约3000平方米。为配合当地水电站工程建设,考古专家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完成发掘面积1100平方米,清理房址6座、灰坑11个、窑1座、沟4条,出土铜、铁、瓷、陶、石等各类遗物400多件,时代涵盖商周、宋元、清等...
26日,记者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可移动文物普查队获悉,近期该单位在玉树州囊谦县境内博日寺遗址残垣断壁发现一处壁画,经中国首都博物馆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专家初步鉴定为明代早期杰作。 博日藏语意为“经函”,该寺创建于吐蕃时期,其位于玉树州囊谦县,距县城60多公里,遗址分布在悬崖峭壁间,海拔高度约4100米。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藏学与西藏发展研究室副研究员东主才让介绍,...
2015度中美合作古生物考察项目野外工作日前在酒泉结束。此次考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工作区俞井子盆地发现恐龙化石点10余处,采获禽龙类、新角龙类骨骼及牙齿近20件,并在该地区首次发现伤齿龙部分头骨化石及驰龙类牙齿化石。 俞井子盆地位于酒泉北山地区,由于多次发现恐龙化石,被古生物爱好者称为“恐龙部落”。2000年,中美马鬃山恐龙考察项目对这一地区的下白垩统化石层进行了踏勘。2002年,甘肃省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