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河南省的隋炀帝陵墓位于河南省洛宁县东宋乡郭村东南之柏山(又名荞麦仁山),当地人直呼其“杨广墓”。明嘉靖三十四年《河南通志》载:“(隋)炀帝陵在永宁县(今河南省洛宁县)东北,炀帝崩于江都,唐太宗迁葬于此。”除此,另多有志书记载隋炀帝陵在永宁。柏山上原有圣水寺,炀帝陵迁此后,唐太宗敕圣水寺僧人务要看守好该陵,“以胜隋事”。民国三年...
陵墓简介 陕西武功隋炀帝陵,位于陕西咸阳城西50公里处武功县武功镇西塬上,洛阳村东,曾树有清乾隆时状元及第、兵部侍郎、兼副都御使、清乾隆陕西巡抚毕沅书“隋炀帝之陵”石碑,现已不存。陕西省政府1957年公布其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县志记载:隋炀帝杨广,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被反贼宇文化及等缢弑于扬州。唐朝建立后,唐高祖李渊于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八月,令其子李世民...
槐泗镇陵址,为清代误认陵址,现为省级文保单位,位于邗江区槐泗镇槐二村。大业十四年,江都兵变,叛军司马德勘等煽动兵变,推宇文化及为首缢弑隋炀帝。 杨广死后,萧后与宫人用漆板床板做成棺材,殡于江都宫西院流珠堂内,后陈棱集众缟素,为炀帝发丧,备仪卫,改葬于吴公台下,衰杖送丧,恸感行路。唐武德五年(622)又以帝礼移葬于雷塘之北。 由于年深日久,隋炀帝陵渐渐荒芜,已不为人知。直到清嘉庆十二年(1807...
发现 2013年4月,扬州市邗江区西湖镇发现疑似隋炀帝陵寝的古墓。2013年4月12日,国家文物局派出刘庆柱、信立祥、林留根三名考古专家现场考察,专家们初步认为墓主人应为隋炀帝杨广。 为配合城市基本建设,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邗江区西湖镇一处房地产项目工地发现了两座残存的古墓。 出土文物 经抢救性清理,发现两墓为隋末唐初砖室墓,西侧墓中出土一方墓志,铭文中有“随故炀帝墓志...
【关于证据】墓志、人骨都与文献吻合 记者:从一号墓中发现的两颗牙齿,鉴定为50岁左右的男性,就凭这个能够确定墓主人是隋炀帝吗? 王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我们在挖掘过程中,如何确定墓主人的身份,最主要还是看文字,这次一号墓出土了隋炀帝的墓志,这就提供了墓主人身份最确凿的证据。在很多考古发掘中,我们都缺少这样的文字确证。这是一个基本的证据,然后人骨也提供信息,男性,50岁左右...
出土的铜铺首 前天,中国考古学会在江苏省扬州市宣布,此前在扬州市发掘出土的西湖镇曹庄隋唐墓葬主人确认为隋炀帝和萧后,考古人员还证实,在墓中发现了隋炀帝的牙齿和萧后的骸骨。此前,扬州一直有一个清代大学士阮元考证并修缮的隋炀帝陵,在上世纪90年代成为了省级文保单位,是当地的热门景点。考古专家究竟凭何“铁证”否定已有“身份”的帝陵?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却为何...
据《京华时报》报道,11月16日,中国考古学会在江苏省扬州市宣布,此前在扬州市发掘出土的西湖镇曹庄隋唐墓葬主人确认为隋炀帝和萧后,考古人员还证实,在墓中发现了隋炀帝的牙齿和萧后的骸骨。此前,扬州一直有一个清代大学士阮元考证并修缮的隋炀帝陵,在上世纪90年代成为了省级文保单位,是当地的热门景点。 3D“透视眼”扫描墓志 今年4月,扬州市邗江区西湖镇司徒村曹庄发现疑似隋炀帝...
据新华社电记者16日下午在江苏扬州召开的隋炀帝墓考古发掘成果新闻发布会获悉,此前在该市发现的疑似隋炀帝陵经过考古发掘论证,确认为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埋葬之地。墓葬中不仅出土大量随葬品,还发现了两颗男性牙齿和女性人骨遗骸。 今年3月,在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一房地产建设项目中发现两座砖室墓,墓志清楚写着“隨故煬帝墓誌”等字样。考古专家推测,该墓志表明墓主为隋炀帝杨广。但该市...
二号墓耳室 昨日下午,中央电视台在新闻发布会召开的同时进行了现场连线。央视记者首先展示了两张出土文物的照片:十三环蹀躞金玉带和鎏金铜铺首。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计划将来筹建隋炀帝墓遗址博物馆,而且就在墓葬发现的考古现场。而这些出土的珍贵文物,也考虑建设一个小型博物馆进行陈列展出,一定会让民众观看到这些遗址文物。 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发掘领队束家平...
今年4月,扬州市邗江区西湖镇司徒村曹庄发现疑似隋炀帝陵寝的古墓。该古墓出土墓志写有“隋故炀帝墓志”。因此前公布的距离此处墓葬不远处的省级文保单位“隋炀帝陵”,曹庄墓葬的“真伪”遭到质疑。经过半年多反复论证,16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和中国考古学会权威专家一致确认,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墓,是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 1...
扬州曹庄隋墓日前经中国考古学会正式确认为隋炀帝墓。昨天,市委书记谢正义赴邗江区西湖镇隋炀帝墓考古发掘现场调研。他强调,隋炀帝墓的发现是国家今年重大考古发现,也是今年扬州重大事件,本着敬畏历史、敬畏先人的态度,当务之急是依法合规做好深化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卢桂平,市委常委、秘书长陈扬参加活动。 谢正义先后查看一号墓和二号墓考古发掘现场,了解隋炀帝墓发现经过、考古进展,仔细查看出土...
国家文物局、中国考古学会昨日确认,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与萧后合葬墓。 今年3月,在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一房地产建设项目中发现两座砖室墓,据其墓志及陪葬品,考古专家推测,该墓志墓主可能为隋炀帝杨广。但由于此前位于该市邗江区槐泗镇槐二村,已有一处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隋炀帝陵,因此关于该处墓葬主人身份,仍需论证。 据央广今天上午报道,关于最新确认的隋炀帝墓葬,当地有意愿要建立一个遗址的博物馆。 ...
16日,中国考古学会在江苏省扬州市宣布,此前在扬州市发掘出土的西湖镇曹庄隋唐墓葬主人确认为隋炀帝和萧后,考古人员还证实,在墓中发现了隋炀帝的牙齿和萧后的骸骨。此前,扬州一直有一个清代大学士阮元考证并修缮的隋炀帝陵,在上世纪90年代成为省级文保单位,是当地的热门景点。考古专家究竟凭何“铁证”否定已有“身份”的帝陵?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却为何称作“...
为何萧皇后有尸骨,隋炀帝仅剩牙齿? 专家认为萧后墓葬保存较好,有一定运气成分 专家表示,因为长江流域为酸性土壤,这样的土壤不利于人体尸骨保存。此次隋炀帝墓考古发掘领队,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束家平也表示,一号墓保存得略逊于二号墓,这跟一号墓坍塌粉化现象较为严重不无关系。 北京大学教授赵辉认为,萧后有尸骨保存,隋炀帝仅剩“牙齿”,从考古上讲,即使是同一区域的...
据《扬州晚报》 对于在扬州曹庄发现的隋炀帝墓,写过大量隋炀帝研究文章的扬州学者朱福烓表示,虽然这个墓与隋炀帝相关,但仍存有诸多疑问,尚待进一步研究。 规模与文献记载有出入 朱福烓说,隋炀帝初殡于江都宫流珠堂,后葬吴公台下,再后来改葬雷塘。最早隋炀帝葬于江都宫流珠堂不谈,葬到吴公台时,当时李渊同意迁葬,并以帝王之礼葬之。 到唐高祖武德五年,隋炀帝墓再一次改葬,葬在雷塘。这第二次改葬时,李渊给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