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月12日,第10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前夕,中国文联大厦里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在这里举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这个时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样式,甚至有人将我们这个时代称为“非遗时代”。与会专家学者以本书的出版为例,畅谈对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记录和传播的看法,使得本次座谈会变成迎接第10个“中国文化遗产日”的庆祝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近日经江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将于9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七章五十八条,从传承与传播、合理利用与发展、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非遗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江西历史积淀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存续状态良好。截至去年底,江西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70项、省级488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4名、省级314名。 与此同时,江西建立了国家级...
5月25日本报“深读中国”栏目以《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认定为假药》为题,报道了河南省食药监局以向下级“批复”的形式将有着数百年历史、被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联等多部门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聂麟郊膏药”认定为“假药”的新闻事件,引发舆论高度关注。今天下午,法晚记者从郑州市中级法院获得消息显示,“聂麟郊膏药”的传承人已经正式向郑州市中级法院起诉河南省药监局,并被受理。 聂树信是河南省非物质...
“非物质文化”因活态传承而关联着特定的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因遗产的认定问题而关联着传承者与被代表者、小群体与大共同体的关系。这两大关联构成一种社会机制, 共同营造着共同体的历史连续性的日常经验, 从而形成最经济、可持续的方式, 参与完成共同体的自我认同和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近年成为全球各个社会的文化运动的主要原因。仔细审视上述两大关联, 我们注意到一个很关键、很值得玩味的现...
在重庆酉阳两罾乡内口村流传着一种丑戏,以娱乐为主,在过节的时候上演,运用唱白打诨的形式引得观众捧腹,现存戏本20余本,唱段800余首。但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面临逐渐失传的困境。(5月31日《重庆晚报》) 北有京剧豫剧,南有粤剧花鼓,西有梆子秦腔,东有越剧昆曲。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每个地区都依据着自己的特色形成了独一无二、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是经过岁月的沉淀、实践的改造而流传下...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办公室副主任陆平山和威尼斯水馆工作人员合影。 据意大利欧联通讯社报道,由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办公室副主任陆平山为团长的北京非物质文化米兰世博会参访团日前到访米兰。并在米兰浙江华侨华人联谊会会长朱金亮等的陪同下,参观考察了米兰世博会威尼斯水馆与昂利展馆,达成了参展意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将择期在威尼斯水馆展出,届时将向广大观众展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取得...
昨天,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礼社村,以“保护成果,全民共享”为主题举行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示活动。同时获悉,我市非遗代表性项目近200项。 据介绍,今年的文化遗产日期间,我市举行为期一周的非遗展示系列活动,让全体市民们近距离感受非遗,一起来传播非遗。活动中既有各市县区组织的非遗图片展、非遗专项培训班,也有戏剧类非遗项目的票友大赛、收徒仪式、村社区巡演等,还有紫砂等生产性项目的新产品推介...
掐丝唐卡展示 展览现场。 坛城沙画表演 “善美大成”青海热贡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30日在天津市文化产权交易所启幕。80余件唐卡精品亮相,坛城沙画首次在天津揭开神秘面纱。 此次展览由天津市文化体制改革办公室,天津文化产权交易所,青海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委员会,青海省黄南州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管委会共同主办,善慧堂(天津)唐卡艺术中心承办。展览从5月30日至6月15日举行,主要展示...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王菲)6月13日是我国的第10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的主题为“保护成果全民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是属于全体人民的。日前,北京市西城区文委非遗科科长徐晓辉在谈到这一问题的时候,向记者介绍道,西城区的非遗资源极其丰富,大概占到北京市市级和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三分之一。西城区文委设置了非遗科、非遗保护中心,专门为保护和传承...
5月25日消息:近百位画家参与,采用连环画形式图文并茂展示全市179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昨天,《遗韵新谱——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览》在长宁区图书馆首发。 《遗韵新谱——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览》共分上中下三册,经历近一年时间的编撰而成。全书收录了上海全部179个市级非遗项目,用单幅画作形象地再现了各个非遗项目的场景,并配以中英文介绍,重点体现其文化内涵。比如,介绍“...
据海口市消息,2015年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日前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海口市龙华区选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南椰雕省级传承人、海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吴名驹携作品参加此次博览会。 由吴名驹创作并代表海南省参加评选的椰雕作品《喜得佳偶》和《三月三的赞歌》荣获2015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海南省选送参评作品两件,获金奖两件,海南省金奖获奖率...
近日,我市召开2015年市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审会。 此次评申,资料符合上报条件的代表性项目有14项、传承人27人。专家经过反复斟酌与讨论,最终确定了1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和21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5月19日下午,澧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在县一中大礼堂正式拉开帷幕。活动上,澧县本土音乐家谭君谦对澧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进行了生动讲解,来自县荆河剧院、文化馆及少年宫的演员们进行了鼓盆歌、澧水船工号子、荆河戏等三个澧县国家级“非遗”项目表演。到场的400多名学生听得非常投入,并为演员们的精湛表演报以热烈掌声。 为使澧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澧县文广新局、教育局围绕“...
当数百年的光阴一不经意间浓缩在一个地方戏曲里时,时光竟然会变得那样亲切而触手可及。在河北博野县东王各庄村就有这样一种流传近400年的特有地方戏曲——博野拉拉调,以独有的艺术形式记录了几百年来博野社会的历史变迁,成为博野最鲜明的文化烙印,是其它文化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的“活化石”。 “东王各庄的戏,西王各庄的台,史家佐的火干柴。这几句顺口溜反映的是当年俺村的拉拉调在最繁荣的时候,周边村子搭戏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