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陕西考古人员近日在陕西白水下河遗址发现了5000年前人类使用白灰的遗迹。白水下河遗址位于陕西白水县雷村下河西村,遗址发现于1988年,面积为150万平方米。考古人员在这里陆续发现了200多座5000年前仰韶、龙山时期的房屋遗址,并发掘了龙山时期的瓮棺葬群。 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考古人员在下河遗址发掘了两座仰韶中期向晚段过渡的大型房址。一座残存的面积是263.4平方米,使用面积217平方米,另...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去年通过不断地科研探索和机制创新,在文物科技保护方面成绩显著,保护了一大批珍贵的文物。 据了解,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去年依托金属陶瓷、古代壁画、古代纺织品和泾渭基地4个专业化保护实验室,在凤栖原汉墓出土青铜器的保护修复、湖南宋代壁画修复、法门寺丝绸捻金线工艺研究等文物科技保护项目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很好地保护了一批珍贵文物。 同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国...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 它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魂魄,是我们民族精神的DNA。 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有五千多年的辉煌历史。“秦中自古帝王州”,从公元前11世纪开始,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四个朝代在此建都,文化积淀深邃,为世人瞩目。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产生了源远流长、丰...
从去年4月至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陕西眉县常兴镇附近的尧上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考古人员认为这里曾是一个从战国晚期延续到东汉晚期的手工业作坊区,时间跨度约为500多年,较为罕见。 尧上遗址发掘面积将近3000平方米,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罐、灶、椭圆形槽等陶器,还发现了陶拍、陶俑范和瓦当范等制陶工具以及多座陶窑遗址,其中不乏高等级建筑材料。出土了瓦当数百面,以图案瓦当居多,当面多以双线和单线十字分...
陕西考古研究院22日召开考古成果发布会称,该院对去年底位于西安市东郊的老牛坡夏商文化遗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5800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600多件。这是陕西规模最大的商代遗址,是商王朝在西部疆域最大的“根据地”,也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分布最西的夏代文化遗存。 据老牛坡遗址项目负责人岳连建介绍,该遗址是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霸桥区燎原村的一个以商文化堆积为主的大型文化遗址,一共揭露灰坑219座,墓葬25座,...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去年通过不断地科研探索和机制创新,在文物科技保护方面成绩显著,保护了一大批珍贵的文物。据了解,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去年依托金属陶瓷、古代壁画、古代纺织品和泾渭基地4个专业化保护实验室,在凤栖原汉墓出土青铜器的保护修复、湖南宋代壁画修复、法门寺丝绸捻金线工艺研究等文物科技保护项目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很好地保护了一批珍贵文物。同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
从去年(2010年)4月至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眉县文化馆对眉县常兴镇附近的尧上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考古人员认为这里曾是一个从战国晚期延续到东汉晚期的手工业作坊区,时间跨度约为500多年,较为罕见。 据悉,尧上遗址位于常兴镇西南方向,发掘面积为2300平方米,出土器物的形制和遗迹特征表明这里曾是一个作坊区,通过钻探可确定,此区域总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考古人员不仅发现了大量罐、灶、椭圆形槽等...
2004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白水河流域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目前在白水河中游河谷调查了6平方公里区域共24个地貌单元,累计发现仰韶和龙山时期房址203座、烧土28处、灰坑(文化层)41处、墓葬3处、踩踏面10处,其中以6座仰韶中期的大型房址、大量龙山时期窑洞式房址和龙山时期的瓮棺葬墓地最为重要。 2005年在瓮棺葬墓地发掘76平方米,清理瓮棺葬27个,出土器物79件,其...
新华网陕西频道2月2日专电 记者从陕西书画院了解到,为继承长安画派的优秀艺术传统,陕西省书画界在迎新春联谊期间举行了陕西长安画派美术馆成立大会。据了解,此次创办“陕西长安画派美术馆”,是为了服务于长安画派和陕西书画界,弘扬长安画派之精神,研究长安画派之精魂,重振长安画派之雄风,使之与时俱进,成为特色文化品牌。陕西书画院表示,将在陕西长安画派美术馆开馆之际,举办长安画派前辈或...
首届面向全国、历时三个多月的文物宣传动漫剧本征稿暨评选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经陕西省文物局同意,由陕西省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举办。征稿期间共收到来自17个省份49位作者的投稿作品83篇。经过严格的初评和复评,有15篇作品入围。终评由陕西省文物系统专家和社会系统专家以函评方式进行,共评出一等奖作品1篇;二等奖和三等奖作品各2篇;优秀奖作品10篇。兹将获奖作品名单及作者姓名公告如下:一等奖:1名(奖励10...
陕西考古研究院对陕西杨凌“尚德—石家墓地”考古发掘时发现了大面积战国晚期至西汉早中期的墓地,墓主人的身份多为中低贵族与一般平民,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包括当时通货膨胀时期货币。 为配合“西宝高速铁路”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铁路穿越区域内的“尚德—石家”墓葬和房屋遗存进行了发掘,共清理不同时期墓葬330多座,出土各类质地的随葬品1500余件(组)。葬具种类主要有单棺、一棺一椁,发现的陶器十分丰富,...
陕西考古研究院对陕西杨凌“尚德—石家墓地”考古发掘时发现了大面积战国晚期至西汉早中期的墓地,墓主人的身份多为中低贵族与一般平民,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包括当时通货膨胀时期货币。 为配合“西宝高速铁路”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铁路穿越区域内的“尚德—石家”墓葬和房屋遗存进行了发掘,共清理不同时期墓葬3...
新年伊始,陕西省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设计研究院古建维修所在副所长吕彦斌的带队下北上榆林神木,对麟州古城开展实地测绘。 麟州古城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历经战乱,于明中叶废弃。因其为宋初名将杨继业家族的隆兴之地,所以俗称“杨家城”。城址位于神木县城北约20多公里,依山势而造,东南高,西北低,南、西、北三面以河流、沟壑环绕,险峻异常。对此欧阳修描述道:“城堡坚完,地势高峻,乃天设之险,可守而不可攻。”依据《考古...
春节期间是田野文物盗窃、盗掘案件高发期,按照国家文物局《关于做好春节期间文物安全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田野文物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结合陕西省文物安全实际,与省公安厅刑侦局协商,决定加强田野文物分布比较密集的西安、咸阳、宝鸡、渭南的文物公安联合执法巡查,造成声势,扩大影响,震慑犯罪分子。1月25日省文物局、公安厅联合在西安、咸阳两地分别组织春节期间文物安全夜间巡查启动仪式。 西安、咸阳两市...
大雁塔被译成大野鹅塔,黄帝被译成黄颜色的皇帝……随着1月24日陕西省《公共场所公示语英文译写规范》的发布,这些不规范英文标识都将被统一,大雁塔、兵马俑等118处景区都将有最恰当的英文名。 公共场所公示语在规范、引导人们社会行为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但由于许多景点和公共场所不规范英文译写,各自为政、一名多译时有发生,如黄帝陵、大雁塔秦兵马俑博物馆等著名景点都有数个英文名称,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