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月21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表彰“十一五”期间全省文物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以下称《通报》),全省39个单位和文物系统58名个人受到通报表彰。 《通报》指出,“十一五”期间,陕西文物工作不断提升保护水平,加快展示利用步伐,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涌现出一大批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为了更好地推动全省文物工作发展,经省政府同意...
2月22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召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陕西金文集成》开题论证会,省社科办白宽犁处长、安海胜主任等领导及省内古文字界王辉、尹盛平、吴振烽、张懋镕、王占奎、曹玮等知名专家参加会议。 会议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助理侯宁彬主持,省社科办白宽犁处长宣读《陕西金文集成》立项通知书并讲话。白处长首先祝贺陕西省考古院成功申报该项目,称该项目的申报是该省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的重大突破,是陕西省考...
图为出土马骨的陪葬坑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从2009年9月开始,考古工作者对汉武帝茂陵的两座陪葬坑进行考古发掘,陆续发掘出80具成年马骨。动物考古学家已着手对马骨进行鉴定,考证其究竟属于什么品种。 茂陵是西汉武帝的陵墓,位于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兴平市(原兴平县)城东北南位乡茂陵村,是西汉帝王陵中最大的一座。武帝即位的第二年,就开始兴建茂陵,工程耗时长达53年之久。据史书记载,把全国每年赋税收入的三...
埋葬汉武帝刘彻的茂陵是西汉帝陵中修建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墓,近日,我省考古学家在茂陵的两个陪葬坑内发掘出80具成年马的遗骨。 这次发掘出成年马骨的两个陪葬坑位于茂陵脚下,其中一个陪葬坑是由斜坡通道与坑体组成,而另一个陪葬坑规格较高,内有20个洞室,每个洞内放置着两匹马骨,多数洞室内还放置着1件陶俑,考古人员推测,陶俑的放置很可能表明陪葬马非同一般,有可能是当年皇...
日前,笔者从中央电视台节目预告中获悉,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将再次亮相央视十套(CCTV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该节目以《天行健——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为题,宣传报道该院抢救保护栓马桩和古民居、弘扬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人故事。电视专题片《天行健——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上下两集90分钟。该片向观众展示了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发现和抢救保护栓马桩、古民居的整个过程及艰辛历程。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
展览现场皮影皮影戏各种角色头像近日,镂尘吹影——关山月美术馆馆藏陕西皮影艺术展在深圳拉开帷幕。由关山月美术馆收藏、陕西德庆皮影社社长何应林先生监制、陕西省皮影制作大师依古法精心制作的一整箱(全套)陕西皮影造型。这套皮影,可以组合演唱数百出传统皮影戏。是中国最古老的皮影戏艺术造型首次整箱落户深圳,为深圳的文化增添了厚重的积淀。在这些古朴又绚丽、细腻又大气的皮影造型身上,辐射出...
2011年2月14日上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省内文物保护专家,召开了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东京国立文化财研究所合作的“墓葬壁画记录保存方法研究”项目座谈会。会议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张建林副院长主持,东京国立文化财研究所国际情报研究室长冈田健先生、壁画修复专家增田九美女士、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王炜林院长、王小蒙副院长、杨军昌总工程师以及文保部相关业务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座谈会上,张建林副院长代表陕西省考古...
2011年2月17日上午,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与天水市博物馆在甘肃省天水市签订《文物保护修复合作框架协议》。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张文、甘肃省文化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杨惠福、天水市市委书记张景辉、市长李文卿、人大主任任伯年、政协主席宋敬国等领导,以及陕西、甘肃两省文博单位来宾200余人,和甘肃电视台、甘肃日报、西安电视台、天水电视台等近10家新闻媒体参加了签字仪式。 自2004年以来,西安文物保护修复...
2月16日,陕西省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设计研究院召开“文物保护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会议”。会议邀请了陕西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赵强处长和张进,省内部分文物保护工程专家和陕西省内长期从事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单位的负责人。文研院院长周萍,副书记李胜强,副院长贺林、黄光琦,总工程师李卫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工程公司全体职工及各项目部主要负责人等40余人参加会议。会期为1天。 上午会议主题是经验交流。首先由文研院古建...
2月16日,副省长景俊海在北京与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会谈,就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等进行了深入商谈。 景俊海介绍了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利用思路、方案和措施。他说,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是共建彰显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重要抓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主要领导多次部署并要求启动保护利用工作,同时将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等文物保护工作纳入了我省民生工程。希望国家文物局将该项目作为全国“十...
由关山月美术馆收藏、陕西德庆皮影社社长何应林先生监制、陕西当今最资深的皮影制作大师联合制作的整箱陕西皮影戏人物及道具造型,在元宵节正式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展出,展览至2月20日。 这些皮影戏造型,完美地呈现出深厚古老、华丽写意的陕西皮影戏艺术风貌, 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皮影,“人类几乎所有的美术理念,都可以在这些皮影戏造型上面,看到现实。”(田青) 作为一个完整的皮影...
吕氏家庙遗址是墓园组成的三要素之一,也是2010年考古发掘重点。调查结果与文献记载皆表明其遗址应位于五里头小学校内,7月13日家庙遗址发掘开始,发掘面积700平方米,通过6个月详细认真的清理,共发现具有叠压、因旧利用关系的房屋基址7层、14座,提取标本500余件,包含现代、近代、清代、明代、北宋五个时间段。 遗址位置主要分布于学校教学楼北,第一层房址:揭去地表土2~3厘米即可见,仅余基础部分且...
为继承长安画派的优秀艺术传统,陕西省书画界在辛卯年新春联谊期间举行了陕西长安画派美术馆成立大会。据了解,创办“陕西长安画派美术馆”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长安画派和陕西书画界,以弘扬长安画派之精神,研究长安画派之精魂,重振长安画派之雄风。 陕西书画院相关人士表示,将在陕西长安画派美术馆开馆之际,举办长安画派历代大家、名家以及陕西书画院画家优秀作品大展并出版大型画册。此外,还将在馆内设立“长安画派及其作...
记者10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陕西考古工作者2010年8月至11月,在陕西白水下河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共揭露1100平方米,在两座仰韶中期向晚段过渡的大型房址中,发现了5000多年前人类使用白灰的遗迹。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使用的白灰之一。 白水下河遗址位于陕西省东北部、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过渡地带的白水县雷村下河西村,遗址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面积为150万平方米。从2005年开始,考古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