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若要懂门道,识“旧”最重要。 红木家具的世界,我想说:如果你不识“旧”的明清家具,建议你不要购买新的红木家具。当然土豪级别以上的除外。(注意是以上) 经常有一些客人在逛了一圈之后,就跟我提出疑问:你这些家具是翻新的?这些家具是回收的?这些家具是二手的?突然的我一愣,哑口无言。我很想说:这些家具可能不止经二手,还有可能是经三手、四手、五手......呢。 作为有...
明清金铜佛像主要有以下时代特征: 明代佛像面相丰润,细眉长目,高鼻,薄唇,额头较宽,大耳下垂,表情庄重而不失柔和。身材比较匀称协调,衣着轻薄贴身,线条流动柔和,衣褶转折自若。菩萨肩宽腰细,袒露上身,身姿婀娜,呈S型,璎珞、佩饰精密繁复。宝冠叶片作镂空状,正中叶片呈弯月形,台座为束腰式仰覆莲座,造型宽大,莲瓣宽肥,呈一周对称分布。衣服边缘刻细碎的花纹,莲座边缘有连珠纹一周,莲瓣圆润,底沿外卷,金水...
日前,笔者从保定市清苑区检察院获悉,5名盗掘明代大臣墓葬的盗墓贼被正式批捕。而被盗文物经专家鉴定,均为明代汉白玉石刻,其中二级文物一件,三级文物三件(套)。 据介绍,清苑区刘村村南有明代大臣张谦墓。一个多月前,博野县徐某伙同同乡的杜某等4人,在一个雨夜进行盗掘。在盗掘返回途中,其中4人被公安民警当场抓获,徐某则趁机逃跑,后又投案自首。
9月20日,笔者在福鼎市点头镇一古寺院内发现一明代石刻青石盆、石臼、石磨等石刻生活用具,这些石刻器皿至今已有500余年历史。 在该寺院内一天井的一角,几个石盆、石臼、石磨、石锤等石器用品并排堆放着,其中有一圆一椭圆两个石器及一个青石小石磨下盘。圆形石器为石盆,花岗岩质,直径80公分、高17公分、壁厚4公分,盆中底部有排水孔,整体保存完好;椭圆形石器为石臼,高约100公分、宽有80公分、内槽深90...
民窑——即民间瓷窑,相对于宫廷(朝廷)兴办的官窑(御窑)而言,特指瓷窑,时间上也是特指民国以前,其中以明、清两个朝代最为兴盛。 事实上、任何一个时期的民窑瓷器都拥有着比官窑瓷器更加广泛的使用群体,更加活泼的艺术思想,体现着民众在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好恶取向和思想变化。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投资官窑瓷器实际上是投资它的皇家地位,而收藏民窑瓷器,收藏的是民窑瓷器的多元思想。 明清两代的民窑,...
钟山明孝陵600多年石刻被涂鸦的事还没抓到元凶,昨天,南京600岁的明城墙再遭“涂炭”。位于察哈尔路上的华严岗门城门洞内,大幅墙面被人喷绘上了涂鸦彩画,有的很迷幻,有的很张扬,但都非常碍眼,与肃穆的城门格格不入。 昨天,市民陈先生途经明城墙华严岗门时,发现城墙内侧的大幅墙面被人喷上各种涂鸦,很难看懂。“虽说华严岗门是后建的,但毕竟已经成为了明城墙的一部分。他前几天路过这里,城墙上还干净得很,可是...
明朝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以景德镇为主的官窑器有了很大的发展,明朝生活陶瓷,建筑陶瓷和其它类型的陶瓷制造大大地超过了以前历代,展示了陶瓷业大发展的局面。明代青花、五彩、斗彩瓷器是瓷器生产的主流。鉴定明代瓷器,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进行。 1、胎釉 明代胎体迎光透视,都显肉红色而清代及民国仿品则为青白色。如以洁白细润著称于世的成化胎体,迎光透视显出颜色深浅不同的牙白或粉白色,具有如脂似乳的...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古画。迄今为止,研究《清明上河图》的论文有400多篇,为研究这幅画开了三次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出了三本论文集。可以说,在学界,再没有第二件中国古画受到如此密切的关注。 但其实,对于《清明上河图》的认识还远远没有结束,还有很多谜团围绕着这张传世名画。在“揭秘”之初,首先应该介绍一下张择端这个人,他的传奇色彩决定了这张画弥漫着诸多神秘的意味。 ...
针对社会关注的故宫铜缸被游客刻字秀恩爱事件,故宫昨天回应本报称,严厉谴责这一不文明行为,并称故宫已就此事件向公安机关报案。 9月11日,在故宫御花园内坤宁门北侧的一口铜缸上被人刻画了一个心形图案,图中还有两个名字。这一不文明的行为被一网友曝光后,引起网友一片声讨之声。 故宫方面回应称,故宫博物院内共陈列铁缸、铜缸308口,它们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呈现出紫禁城六百年的岁月沧桑,是故宫这一世界文化遗...
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说法流传了约两千年,但最近考古工作者在阿房宫前殿遗址20万平方米的勘探面内只发现了几处红烧土遗迹。专家认为,这表明历史上有关项羽放火焚烧阿房宫的记载是不准确的。 秦阿房宫是秦王朝拟建的政令中心,宫殿建筑群规模宏大。它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以西13公里处,与秦都咸阳隔渭河相望。 西汉时,阿房宫遗址被划入上林苑范围内进行宫苑建筑。因其东、北、西三面有厚重的宫墙,史称“阿城”。阿房宫因地...
记者日前获悉,第二届江苏省田野考古奖评比结果公示结束,睢宁县龙头山明代墓考古发掘获考古创新奖。 龙头山明代墓位于官山镇,为2013年3月官山镇在龙头山东坡建设食用菌基地过程中所发现。随即,市县博物馆联合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和整取保护。这是一座仿木结构的砖室墓,墓葬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建在南北长5.87米、东西宽2.86米的墓圹中。墓室用青砖垒砌而成,由墓道、门楼、甬道、前室、石门、后室组成。...
临汾地区临汾城西南5公里的伊村是尧帝的出生地。如今,人们来到临汾东端郭行乡涝河北岸,可以看到一个高50米、周长300米的黄土堆,这就是尧陵。当地民谣用“青山不老水长流,水绕山环土一丘”来描述尧陵的朴素、简陋。临汾城南3公里处建有尧庙,规模雄伟,布局疏朗,内有五凤楼、尧井亭、广运殿、寝宫等。因为尧王与四大臣被誉为“五凤”,所以建了“五凤楼”。民谚说:“一凤升天,四凤共鸣”,寄寓着人民对天降仁君、君臣...
上午11点30分的武英殿门外排队 《清明上河图》展柜前的观展队伍 9月18日早上7点半观众在午门前排队 到故宫看“石渠宝笈特展”需要排六七个小时的队!如果不想排如此长时间,那么,就得起个大早,到午门排队,开门后,一路狂奔入宫......这是最近每天在故宫上演的一幕。 9月18日上午,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出现在武英殿,询问观众如何进入故宫、排队情况如何,对连日来的“观众狂奔...
装饰花纹 家具上的装饰花纹是反映时代的最好依据,因为它和其他工艺品的花纹一样本身有比较鲜明的时代性,有的花纹甚至可以作为考证年代的重要证据。明代器物上有比较鲜明的缠枝纹;清代家具花纹图案整体较满,通常是一些象征吉祥瑞气的花鸟纹等装饰花纹。同样类别的花纹,在明代与清代出现的面貌也大不相同。例如龙纹在宫廷家具中是应用得较为普遍的一种纹饰,明代时筋骨演变为在腿上全部拉线,头上毛发上冲,龙须外卷或内卷,...
9月16日,在茶陵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改扩建工地上挖出了一座古墓,经株洲市考古专家鉴定,这是一座明代的古墓。比较特别的是,这座古墓上面覆盖着3层用三合土、瓷盏、瓷碟子铺砌的封土堆。 记者赶到现场时,见考古人员正在对封土堆上的瓷器进行清理。据介绍,目前残存的瓷器共有3层,第一层有100多个瓷盏、瓷碟。目前正在挖掘的是第二层的瓷器,共有138个瓷盏。考古人员介绍,这种“瓷封土”在古代较为普遍,但现在已...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