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首届湘西南(武冈)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将于9月6日在武冈市举行。届时,湘西南各县(市、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进行集中展演,这是我省湘西南地区非遗项目的首次集中展演,也是一次文化的盛会。 据了解,武冈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武冈丝弦、傩戏、阳戏、板凳龙、走马灯、武冈传统卤菜制作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武冈市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大力开展文化遗存的保护和传承。目前,已成功申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
蔡伦造纸技艺、可能列入戏曲史重大发现的“地台戏”、远离海洋的妈祖信仰……明年年底,这些罕为人知的人类遗产将首次被陈列于太原的“数字博物馆”,以网络互动的形式与观众见面。 馆内收录有非遗线索8万多条、非遗项目3万多条、照片21万多张、音视频资料6千多个小时,内容涵盖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等16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可...
武冈丝弦、城步吊龙、绥宁四·八姑娘节哭嫁歌……在今年9月举行的“放歌红土地”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届湘西南(武冈)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上,这些湘西南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将得到集中展示。 地处湘西南中心的武冈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蕴藏着武冈丝弦、傩戏、阳戏、板凳龙、走马灯、六月六尝新节、古桥传说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目前,该...
如今天津市重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柳青木版年画终于有了独立、专业、开放的展示平台,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将于20日面向市民开放。每日新报记者提前走进博物馆,率先观览了中国最著名民间木版年画的历史传承与精品画卷。 位于河西区佟楼三合里111号的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是以收藏、研究、展示杨柳青木版年画为主题的公益性展馆,展览面积1724平方米,整体展线446米,共分7...
新华网太原7月17日电(记者 刘翔霄)蔡伦造纸技艺、可能列入戏曲史重大发现的“地台戏”、远离海洋的妈祖信仰……明年年底,这些罕为人知的人类遗产将首次被陈列于太原的“数字博物馆”,以网络互动的形式与观众见面。 馆内收录有非遗线索8万多条、非遗项目3万多条、照片21万多张、音视频资料6千多个小时,内容涵盖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
中新网西安7月15日电(张一辰)凉皮作为陕西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食,已成为陕西小吃的一张闪亮“名片”。继“秦镇米皮”入选陕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汉中面皮”和“岐山擀面皮”也于近日入选陕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产业化发展滞后让陕西凉皮遭遇了省内红火省外凉的尴尬局面。 在西安,独具陕西特色...
6万平方米温室 张秋磊 摄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中国剪纸(长白山满族剪纸)、满族说部、黄龙戏、长白山采参习俗、东北大鼓……据农博园的工作人员介绍,在第10届农博会上,将有近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现场展示,包括两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0余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地点设在6万平方米温室内,您在逛农博会时千万不要错过。 我国唯一舞蹈类&ld...
汉中面皮、岐山擀面皮是不少陕西人喜欢的食品,而其制作技艺也成为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省政府公布了我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技艺、民俗等多个方面。 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各地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特色文化资源。经申报、评审、公示等程序,省政府近日批准将10大类116个项目(包括14...
记者昨日获悉,位于佛山名镇改造项目第一街区的汾宁路,将被打造为传统“非遗”文化的集聚地,用于传播、展示独有的岭南文化。这是佛山历史上首个“非遗”一条街。目前,已经有10位省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以及14位国家级大师签署了意向书,确定将进驻汾宁路。 据了解,汾宁路将以复兴传统文化为“使命”,180米长的街道上,将集聚刘泽棉等大师...
“非遗”保护不能忽视著作权法 河南省独特的地理位置、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调查显示,目前,河南省只有24%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较好的保护,18%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这种状况与河南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目标不相适应。 地方应加强立法保护力度 6月1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已开始施行,但在法律层次,我国...
作为一个西部文化大省,近年来四川省无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是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都有着独到的成绩。这无疑为四川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如何贯彻落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避免文化遗产被虚假的政绩和地产开发商绑架,从而使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得到均衡科学的开展;如何搭建一个能够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愿意参与的文化活动平台,从而让文化产业乃至整个文化建设服务于区域经济社...
从市非遗保护中心了解到,在日前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天津有5个项目成功列入其中。至此,天津共有21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涉及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8个类别。其中,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现了天津传统医药类项目“零的突破”。 新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5个项目分别是...
皇族独享蒙镶佛塔120万元花落百姓家 本报北京讯(记者于梦江摄影报道)日前,首届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作品拍卖会拍品火爆落槌,吴中凤的蒙镶作品《银鎏金镶百宝佛塔》以120万元的高价被买走,成为当天拍价最高的作品。此外,灯彩老人张连友的《万宝花篮宫灯》拍出3000元,让此前担心灯笼拍不出去的他长舒了一口气。据了解,此次拍卖会86件非遗精品成交66件,成交率76.74%,总成交价达531.6...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