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年来在中国开展的植物考古研究展示了了解以前所知甚少的食物生产系统的广阔前景。知识的欠缺与华北地区作为农业起源的一个主要地区和世界上时间延续最长的一个农业系统这一事实尤其不相称。全国范围的综合研究显示,中国的农业分为南北两个部分,迄今为止两个地区发现的最早的栽培作物,都可以追溯至公元前8000- 前6000 年前(校正年代)。但是,最好的植物遗存材料大多局限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植物考古学研究,...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笔者日前从藁城市台西商代遗址公园建设专家咨询会上获悉,位于该市境内的台西商代遗址将建成遗址公园进行保护。 台西商代遗址位于藁城市台西、庄合、故城、内族四村交界处,以三个高大土台(南台、西台、北台)为中心,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研究表明,在这个商代中期遗址出土的麻织品、植物种仁、铁渣和铁矿石等文物中,拥有世界上最早的铁器、铁矿渣、手术器械(砭镰)、脱胶麻织品、保存最好且年代最早的酿酒作坊等...
虎纹石磬 虎纹石磬,商(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长84厘米,宽42厘米,厚2.5厘米,1950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 磬是古代一种片状石制打击乐器,器身一侧穿孔,使用时以绳系之,悬于架上,敲击发声,其声清脆,悠扬动听。石磬起源很早,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即有发现。根据古典籍记载,早期石磬用于先民的乐舞活动,随着礼制的发展,到了夏商时期,石磬逐渐成为重要的礼乐之器。考古发现的商代石磬,制...
■商代分为商代前期和后期,这两个时期的差别很大。 ●商代前期: ◆容器 锡青铜:含锡量较夏代增长但仍属中等 三元青铜:锡铅含量较低或中等。高铅存在。铜器中铅含量高多高于锡 工具:(仅盘龙城一件)含锡量中等,铅较低 ●商代后期: ◆容器: 锡铜器:为主要成分,以含锡量高与中高等偏高者为多 三元青铜:地位次于锡青铜,其中以高锡与含锡量中等偏高为绝大多数,铜器锡含量多高于铅 铅铜器:...
近日,德安县文物普查队在该县吴山乡樟树村秧塘山,发现了一处商代遗址。另外,在共青城发现了一处寨下商周遗址。 秧塘山商代遗址处于典型的台地,背面是山,两边是河流。遗址处散落了大量的印纹陶、夹砂红陶、夹砂青陶,以及早商时期的陶片。据文物人员介绍,该遗址比较罕见,从早商时期陶片的质地和纹饰来判断,甚至很有可能是夏代遗址,目前,正处于进一步考证当中。遗址的发现,进一步打破了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论断,为中原文...
司母戊大方鼎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1939年于河南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墓出土。因腹内壁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该鼎造型庄严雄伟。长方形腹,每面四边及足上部饰兽面纹。双耳,外侧饰双虎噬人首纹。四足中空。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该鼎的化学成分为:铜84.77%,锡11.64%,铅2.79%,其他0.8%。 如今,司母戊鼎收藏在国家博物馆...
点击小图看详细
殷墟科学发掘80年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使文献记载很少的商代历史从朦胧中日益清晰具体起来。 就官制而言,在甲骨文中有 ,从宀、从帚,隶定为“ ”,金文同,或加又,作 ,是寝字的初文,研究者往往直接释为“寝”。对于此字前人多有考证,如丁山论金文“ ”字从宀、从帚,帚为妇省,妇人所居之室,《礼经》谓之“燕寝”...
今年2月下旬至6月初,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省考古研究所与我县博物馆联合开展了“瓷之源”东苕溪流域德清窑古窑址调查。这次调查成果颇丰,其中,德清境内首次发现了商代古窑址,这一发现弥补了德清“瓷之源”研究中的一个空白,为德清“瓷之源”再次提供了有力佐证。 去年国内外古陶瓷研究界的专家、学者云集德清,召开了“瓷之源...
6月10日上午,河南安阳正在发掘距今约3200年的一座商代贵族大墓。墓中的随葬品包括铜锈斑斑的尊、觚、爵、鼎等青铜礼器,散落的青铜戈、矛、弓形车马器和銎斧,以及陶器等保存完整。中新社发 王中举 摄
河北省文物局8日透露,该省文物部门在青兰高速邯郸西出口沿线探明2处古文化遗址,分别为龙山和商代文化遗址1处、战汉文化遗址1处,再次印证古城邯郸有着深厚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探明古墓葬31座(处),年代从宋元至明清不等。 据悉,邯郸文物部门从2008年7月起,开始对青兰高速邯郸西出口沿线的地下文物进行勘探。勘探线段东起邯山区隐豹村,西到磁县河口村。途经董二庄、北羊井、东西王庄、于二庄等村。勘探...
苏先生偶得的石斧,专家初步鉴定其为商周时期制造。记者李莉雅摄 昨日,市民苏先生打来电话说,他回藁城老家时无意间得到一块儿形状特殊的石头,希望记者帮忙请文物专家进行鉴定。 昨日上午,记者见到了那块儿石头。石头直径约10厘米,表面十分光滑,有明显人工打磨的痕迹,大的一头很像斧刃,而小的一头已经残缺,看不出原来的形状。苏先生告诉记者,石头是他回藁城老家拜访亲戚时,看到一群小朋友在玩闹嬉戏。不经意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