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向媒体发布清涧县辛庄遗址考古最新进展,考古工作者在该县李家塔镇辛庄村东的梁峁上发现一组由主体建筑和两级回廊组成的大型建筑遗迹,主体建筑加回廊总面积约4200平方米。专家说,这组建筑遗迹规模恢弘,形制结构奇特,是目前殷墟之外发现的商代晚期规模最大的建筑遗迹。更为奇特的是,它的回廊地面铺有3000年前的木地板,这在全国同期遗址中极为罕见。 专家称,考古发现,辛庄遗址是目前晋陕高原...
许多人都知道:“宝贝”这个词最早形容的就是货真价实的海贝;在古代,这些海贝是被当作钱来用的,因此才从简单的“贝”变成了绝不简单的“宝”。 事实上,先秦的文字、语言大多未能流传下来,从保存的碎片显示,那时的字词构成简单,复合词极少,“宝贝”之说应是后世附会,就商代而言,宝是宝,贝是贝,并不完全是一回事。...
商代青铜器在港拍卖 10月5日,中国嘉德香港秋拍“大观――香港之夜”专场中,“商晚期 饕餮纹青铜方彝 ”以港币3,450,000成交。彝是青铜礼器的统称,方彝又是青铜酒器的专名。青铜方彝出现于商代晚期,之后数量逐渐减少,西周中期以后便逐渐消失。在青铜器中,方彝是极为稀少的一个种类。因中国大陆相关法律法规对高古文物拍卖限制...
9月23日上午,记者在萍乡博物馆新设立的展厅中,见到了刚组装复原的商代古战车。这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博物馆和萍乡博物馆共同举办并于11月份展出的“甲骨、青铜、玉器—世界文化遗产文物展”的重要特色内容。 据介绍,这辆马车属商代晚期,出土于2004年,长约4米、宽约3米,重达30多吨。除战车还有陪葬的两匹战马和一名驭手骨骼,以及一些青铜兵器和车马饰...
四足鼎立的兽面纹鬲 兽面纹四足鬲为商代中期文物,1981年出土于陕西省城固县龙头镇,高22.8厘米,口径21厘米,腹深16厘米。这件鬲纹饰清晰,铸造精美,四足上各有一变形饕餮纹,饕餮的眼睛采用高浮雕手法,装饰效果极强。 鬲,用大白话来解释,就是古代的锅。它是中国远古最重要的炊具之一。大概在新石器时期,就以陶鬲的形制出现了。陶鬲是商周百姓通用的炊具,主要的用途是煮粥。粥在《说文解字》中作...
记者上午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包括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商四羊方尊在内的94件(组)国家一级文物即日起禁止出境展出。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了解到,为加强对文物出境展览的规范管理,切实保证珍贵文物尤其是一级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损品安全,2002年、2012年,国家文物局先后公布了第一、二批共计101件(组)禁止出境展览的一级文物名单。 为适应出境展览文物安全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国家文物局正式发布第三批禁止出境展...
正在上博中国古代青铜馆展出的“商代晚期小臣X方卣”。“商代晚期小臣X方卣”侧面正值暑假期间,展馆内还有不少家长带这自己的孩子前来参观。图为该件展品的铭牌记者从上海博物馆了解到,近日馆内的中国古代青铜馆展厅新陈列了一件极品青铜重器—“商代晚期小臣X方卣”。 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卣是盛放鬯酒的一种器具。而鬯酒是一...
商铜兽面纹钺 1965年,开封文物商店征集到一件由河南新郑县(现新郑市)农民送交的兽纹铜钺。钺身呈梯形,内作长方形,刃和阑部平直,上下边微内凹,阑内侧的上下各有一长方形穿。内长7.8,宽6.3,钺身阑长31.2,上下边各寛27,刃长38.3,通内长33.4厘米。重4.27千克。此钺形体巨大,气势恢宏,其器形之巨,在所见商代铜钺中仅次于妇好钺。 在钺身凹入的方框中饰一浅浮雕的大兽面,兽面的上部有...
昨日,广州市文广新局官网发布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的信息说,近日,地铁六号线萝岗车辆段来峰岗考古工地清理的12号墓中出土一石玦(见上图,文广新局供),直径为4.3厘米,石玦磨制精美,石质纹理清晰可见,温润似玉。 与石玦同时出土的还有一夹砂陶罐。该所表示,依据出土文物判断,该墓的年代为商代晚期。 该所介绍,在2706号探方内第二层出土一块砺石,在该砺石的表面有多道横竖相交的浅槽,从这些浅槽的形...
截至7月10日下午5时许,经过近20天的发掘,河北省卢龙县蔡家坟商代遗址考古工作取得最新进展,出土了夹砂绳纹陶片等系列孤竹文化遗存。 据卢龙县文广新局副局长赵全明介绍,卢龙县蔡家坟商代遗址考古发掘工作自6月20日启动,目前已经发掘面积250平方米,发掘至第4层,距地面深度约1.2米。目前,已出土了夹砂绳纹陶片和少量的细小石器,以及陶鬲、陶纺轮、陶网坠、石斧、石磨棒(残断)、石坠等可辨认器形的遗物...
截至7月10日下午5时许,经过近20天的发掘,河北省卢龙县蔡家坟商代遗址考古工作取得最新进展,出土了夹砂绳纹陶片等系列孤竹文化遗存。 据卢龙县文广新局副局长赵全明介绍,卢龙县蔡家坟商代遗址考古发掘工作自6月20日启动,目前已经发掘面积250平方米,发掘至第4层,距地面深度约1。2米。目前,已出土了夹砂绳纹陶片和少量的细小石器,以及陶鬲、陶纺轮、陶网坠、石斧、石磨棒(残断)、石坠等可辨认器形的...
昨日获悉,叶家山墓地已经出土的青铜器中,有三分之一可追溯到商代晚期,这一现象引起全国考古专家的高度关注。 曾国墓中为何出现商器? 对叶家山墓地出土的青铜器,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杨宝成认为:“从文化来说,叶家山的青铜器,时代有早晚区别,有三分之一可追溯到商代晚期,还有一部分是典型的成康时期,另有少数昭王时期的。” 叶家山西周墓葬群为何出现商器?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凤瀚说...
古老的孤竹国都遗址究竟在哪里?经专家学者勘察论证,河北省卢龙县城南的蔡家坟商代遗址,可以初步断定为孤竹国都遗址。为进一步确认这一研究成果,6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的考古学专家来到蔡家坟村,正式启动蔡家坟商代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据悉,该项目已被国家文物局列入2013年重大发掘项目。 文献记载,孤竹国建于夏末,兴于殷商。从立国到灭亡存在940多年(约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660年) ,是青铜时代滦河...
经过专家学者的初步勘察论证,卢龙县的蔡家坟商代遗址被初步断定为孤竹国国都遗址。今天,中国人民大学的考古学专家来到蔡家坟村,正式启动蔡家坟商代遗址考古发掘工作。 文献记载,孤竹国建于夏末,兴于殷商。从立国到灭亡存在940多年(约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660年)。孤竹国是滦河之滨最早的奴隶制诸侯国之一,是今冀东地区文明史的开端。 近日,蔡家坟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批准,批准发掘面积100...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